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杯影·小夏 ...
-
1、
沙河镇因为清亮的小沙河流过而得名,河两边便是繁华的沙河街,每天清晨一到卯时。在一片“吱吱哑哑”的店铺开门声里,早起的妇女们就鱼贯地拎着马桶,蓬着头发蹲到岸堤下洗涮。
这群涮马桶的妇女队伍末尾,时常可见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秀气的少女。少女穿一身干净利落的青衣,总是低垂着头,神情十分羞涩。
少女名叫小夏,是镇西姚家铺子里哑婆婆的丫鬟。其实说是丫鬟,也算哑婆婆的半个义女,因为小夏幼年失诂,是被哑婆婆收留抚养长大的。小夏待哑婆婆也是至孝,不但用心打理店务,还为哑婆婆洗衣、打扫,还包揽了一切脏活累活,没有半句怨言。
过了卯时,到了辰时,是小夏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她要忙着去库房领货,然后带到商铺,再上架、记账,开始一天的买卖。一直忙到午后,小夏才有空闲休息,这段时间基本没什么客人了,匆匆吃罢午饭,如果哑婆婆午睡未醒,她还能抽空倚着商铺的门向外张望一会,养养神。
话说这天,小夏正向外张望,忽然发现对面老宅子的门开了,一位身穿月白长衫的少年站在门内。那栋老宅子小夏记得从来无人居住,这少年是谁呢?小夏不禁多留意了几眼。
仿佛感觉到小夏的目光,少年也抬头向小夏这边望来,他看到小夏,微微一笑,做了一个鬼脸,转身进屋把门掩上。
第二天同一时刻,小夏不经意又朝老宅子看去,她看到老宅子的门又敞开着,白衫的少年又站在门内,迎着小夏的目光,又微微一笑……
如此过了半月,小夏再也板不住脸,她放下少女的矜持,终于在一次少年微笑的时刻也回复温婉一笑。笑罢,小夏先自羞红了耳根,她赶忙低下头,却悄悄用眼角余光瞟向少年。
小夏看见少年的嘴唇上下歙合,竟象是在用唇语对自己说着什么,小夏从小和哑婆婆生活在一起,与唇语极是熟悉。她凝神细观,看出少年所说原来是一句赞扬的话:“你笑的真好看!”
我笑的好看么?第一次受人这般夸奖,小夏的心顿时一阵砰砰乱跳,她退回屋内,伸手抚摸双颊,已觉烫手。又寻了一面镜子,左右端详自己镜中的容颜……
此后接连数日,小夏都不敢再在门口露面,直到一周后,她才忍不住又站在门口,倚着门,她有些慌张地抬起头……
对面老宅子的大门紧闭,小夏心中陡然一凉,一丝失望的情绪爬上眉稍。就走了吗?她想,然后懒懒地转过身,准备回去干活。
突然,仿佛感觉到什么,小夏猛地又转回身,迎面和一双明亮的眼眸碰了个正着。
这眼眸小夏是熟悉的,有它主人特有的温和与笑意。
“你终于又出来了,前些日子可是身体不适?”眼眸的主人少年,学小夏的样子也倚着门,隔着一条街、一条河用唇语遥遥相询,神色颇为关注。
“不是。”小夏摇头。
“你不在的日子,我很想你。”少年热切地望着小夏。
“我们萍水相逢、陌不相识,你不要说这样唐突的话。”小夏有些生气,还从来没有人对她说过想念,在她看来这是登徒子的语言。不过,内心深处她又莫名地有些欢喜。
“真的,我真的是很想念你。”少年急了,他站直身躯再次向小夏表白:“我不管什么萍水相逢,也不管什么陌不相识,我只是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好了,我知道了,你别说了。”小夏羞涩地打断少年:“你再说我可要进去了,再也不出来。”
“好吧,我不说。”少年仿佛害怕小夏进去,他换了个话题:“你叫什么?”
“我叫小夏。”小夏告诉少年。
2、
日子象小沙河中的河水一样悄悄流淌,不经意就过去了半年。
半年中,小夏和少年每天隔着小沙河用唇语无声地交谈,彼此已经十分熟稔。这种熟稔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浪漫和暧昧,以及茫茫尘世内两颗孤单心灵的相互温暖。
当然,温暖并不能掩饰浮生的冷漠,人世间的丑恶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慢慢逼近每一个人。而逼近沙河镇的,则更见狰狞,它是一群异国侵略者烧杀掠夺的步伐。
“小日本打来了!”
街上开始有人扯着喉咙叫嚷,人们纷纷做好逃亡的打算,小夏和哑婆婆自然也不例外。
这天,卖完铺子里最后积压的一些货物,封好门,小夏搀扶着哑婆婆准备离开。她一转身,忽然看见少年正站在对面定定地望着自己。
“你要走了?”小夏看见少年无声地询问。
“嗯,你也快走吧,日本人很凶恶的。”小夏悄悄点头,同时避开哑婆婆视线,劝说少年也走。
“我走不了,我的根在这里。”少年苦笑。
“根?”小夏不懂少年的话,她猜测大概是一种不愿背井离乡的情结。“那你多多保重。”她只能这样安慰少年。
“我有一种预感,这次我们分开后或许再也无法相见。”少年神情黯然。
“不会的,我们一定还能相见。”小夏快速说道,哑婆婆已经在催促了,她无法多停留。
“我会很想念你。”少年目光温柔,这是他在上次说想念后第二次说这个词。
“我……”小夏这次没有生气,她犹豫了一下,也抬起头望着少年,目光坚定而明亮:“也会很想念你。”
说完,她随着哑婆婆匆忙离去。
3、
战火连天,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小夏和哑婆婆四处奔波流离,途中衰老的哑婆婆经不起这番折腾,第二年就在四川的一座小城里撒手归西了。
埋葬好哑婆婆,独自一人的小夏在当地住下,她重新操持旧业,开了一间商铺。
很快,勤劳善良又美丽的小夏吸引了许多小城里年轻男子的目光,他们纷纷向她示爱,亦有长者劝她,找一个老实可靠的早早嫁了,以便安定下来。
然而面对这些人的示爱和劝说,小夏总是淡然一笑,她想告诉他们,家乡还有一位白衣的少年在等着自己呢,他们约好了要互相想念。
她可不能失约。
不过在想念的同时,小夏亦有一些惘然。说起来,她和少年一直用唇语交谈,她连他的声音都没听过呢。他在侵略者的统治下生活得还好吗?是不是也象自己一样流落异乡?是不是还记得要想念的诺言?有没有娶了别人?
这些纷繁的担忧和疑虑时常困扰着小夏,让她在无人时一会皱眉,一会微笑;让她拉住每一个遇见的乡亲,孜孜打听少年的情况。
可惜打听到的结果总是令她失望,居然没有一个乡亲知道有少年这么一个人。
少年,仿佛只是存在于她印象中的一个虚幻的影子。
4、
这般又过了多年,小夏在想念和忐忑不安中可算熬到战争结束,归心似箭的她立刻赶回沙河镇。一放下行李,她马上来到街对面的老宅子前。
老宅子的门虚掩着,小夏伸手轻轻一推,把门推开。她看见里面一片狼籍,荒草丛生、蛛网密布,地上还有深深的一个大坑。
“他呢?他还住在这儿吗?他还记不记得我?记不记得我们要彼此想念的诺言?……”小夏站在门口回忆往昔,忽然百感交集,一时痴了。
良久,身边一个苍老的声音将她惊醒:“请问姑娘找什么?”
小夏一惊,闻声回头,发现说话者是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老翁。小夏识得这老翁,知道他曾是沙河镇上的更夫,为人很和蔼,小时候还抱过自己。
“我是对面姚家铺子里的小夏啊,你老忘了我?”小夏展颜一笑,亲热地拉住老翁的手叙旧。
“你是小夏?”老翁眨着混浊的老眼,上下打量小夏,终于认出她确是当年的清秀少女,不禁惊喜道:“原来真是小夏啊,你回来了,在这……?”
“我在这寻找一个人,他住在里面。”小夏告诉老翁。
“这宅子从来就没人居住,怎么会有人住在里面?”老翁惊奇地看着小夏:“莫非你记错了地方?”
“绝对错不了,就是这儿。”小夏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领你进去瞧瞧吧。”见小夏神态如此坚决,老翁领着小夏进入老宅子,一间间房屋推开来给她看。只见地上积满灰尘,蛇鼠窜行,确实是无人居住的模样。
“你看,我没有欺骗你吧,你肯定是记错了。”老翁领着小夏看完房屋向外走去,一边走,他一边唠叨:“这栋老宅子很久很久以前就无人居住,是我独自照料着。除了我,谁也不关心它,倒是日本人占据时期,有个鬼子军官看中了院子里的一株花木,挖了运回日本,留下这么一个难看的大坑。”
“什么样的花木?”小夏好奇地问老翁。
“一株茂盛的栀子花,据说有几百年历史,是这老宅子的第一任主人亲手种植的。唉!好好的一株花,也不知道运去异国他乡后水土服不服?”老翁摇头叹息。
5、
在老宅子找不到少年,小夏依旧回到以前的铺子居住。她重新把铺子打扫干净,一边开门营业,一边等少年回来,日子又恢复到战争前的模样,基本没什么变化,劫后余生的沙河镇也渐渐繁华热闹起来。
只是小夏已经不再是少女,也不再是丫鬟了,而是姚家铺子的老板娘。
她再也不用赶着卯时起床去涮马桶,每天午后也有更多的时间倚着门向外张望。
没有人知道她张望什么,只有小夏自己心里最清楚,她在张望一张笑脸、一抹熟悉的身影。
其实这抹身影究竟会不会再次出现,小夏心里也没底。综合各方面资料,都显示出这是个不存在的“人”,虽然他令小夏如此的刻骨铭心。
不过不管他会不会再次出现,也不管他是否存在,小夏都会为他守候的。
因为他们订了彼此想念的约,因为小夏想念他。
更因为这份想念无法割舍。
6、
时光一晃而过,转眼到了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
经历了数十年岁月更迭,沙河镇已经从一个小镇发展成一座中型城市,小夏的铺子也被拆除了,原址上兴建起一栋漂亮的公寓楼。至于对面的老宅子,则早就没了踪迹,现在是一方花园绿地。
这天,依旧独身一人的小夏坐在窗后,象往常一般朝窗外眺望。
她已经十分衰老,脸上布满皱纹,头发也花白一片。她的目光缓缓从街头扫向街尾,又从街尾扫向街头,最后长久地落在老宅子的旧址、那方花园绿地上。一株开满白色鲜花的高大花木映入她的眼眸,她记得昨天那块地方还只是一片草坪,大概是今早种上的吧,她想。
凝神细看,小夏发现这株高大的花木傍边还竖立着一块巨大木牌,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日籍友人送回百年花木’十四个字。“日籍友人送回的百年花木?莫非就是那株被挖走的栀子花?”小夏忆起往昔,手撑着桌子一下站起。
“这我可得去看看。”她自言自语,怎么说那也是老宅子里的事物呢。
小心翼翼地拄着拐杖爬下楼,小夏颤巍巍地来到绿地前,她抬头仔细地端详着这株花木,一缕栀子花特有的清香飘入她鼻端。
“真是好看的一株花木!”小夏赞叹。她伸手轻抚花木的枝干,幽幽感慨:“你历经波折,飘零海外,却终究是回来了。可是他呢?他又能不能在我有生之年让我看到?不枉我等待他一生。”
就在这时,一股熟悉的感觉突然从小夏身后传来,小夏心跳如擂,她慢慢转过身,看见身后咫尺之地,微笑地站着一位穿着月白长衫的人。
这人的样貌小夏在梦中已经见过无数遍,那嘴角温和温暖的笑意,她亦见过无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