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原始社会(远古-前21世纪)
      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人们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这就是早期植物学的发现。
      后来在渔猎时期,相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至氏族社会后期,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更多的药物,用药的知识业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
      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毒:药物)它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就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人们的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是由最初的“识识相因”“师学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
      夏商周时代(前21世纪-前221年)
      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酒不仅是一种饮品,又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用作溶剂,也是后世加工炮制药物常用的辅料之一,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酒剂的发明与应用对推动医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传商代伊尹始创汤液。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资治通鉴》谓伊尹“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汤液的出现,不但令人服用方便,提高了疗效,且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药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后世中药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用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药物学发展由零散记载向系统化专门化整理过渡。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专著)该书作者不详,应为集体创作,成书年代不晚于东汉末年,载药365种,按药物之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说的“三品分类法”。
      上品120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可以久服;
      中品120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
      下品125种,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
      《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还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以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并对中药的产地、采集、加工、贮存、真伪鉴别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四大经典”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成书与5世纪末,全书7卷,载药730种,其在“序例”部分,对《神农本草经》原文逐一加以注释,并增补了大量有关药物采收时节、产地、品种鉴别、加工炮制方法,古今药用度量衡折合,丸散汤酒膏的制法要点及合药注意事项,诸病通用药,中毒解救法,服药食忌例,凡药不宜入汤酒者,药物畏恶七情等内容。
      在单味药的分类上,该书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同时也保留了《神农本草经》的上、中、下三品分类,即把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实七类,并在各类之中(有名无实除外)再以三品为序排列药物。
      其首创的“诸病通用药”,分别列举80多种疾病的通用药物,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便于药物检索和医生临证处方用药。
      在单味药的书写方法上,该书采用“朱墨杂书,并子注”,即朱书《神农本草经》,墨写《名医别录》,附经为文,双行小字加注,是《神农本草经》较早注本的一种。
      它系统地总结了六朝以前的本草学成就,全面地发展了本草学基本理论。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奠定了中国古本草的编写体例。
      南朝刘宋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较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
      此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书中记载的某些炮制方法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它标志着本草学一新兴分支学科的诞生。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581-960年)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成书之际,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时期,用药习惯及见解难免有一定的偏颇,故唐代初年苏敬上言重修本草,唐政府采纳了苏敬的意见,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苏敬等23人,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进行重修,经过两年时间,于659年修成,定名《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全书共54卷,载药850种(一说为844种),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等九类,除有名未用外,其余各类又分为上、中、下三品。
      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唐政府通令全国各地选送当地道地药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从而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河。
      由于《新修本草》是由国家组织修订和推行的,因此它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性本草著作。
      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
      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唐慎微整理了经史百家247种典籍中有关药学的资料,在《嘉祐本草》《本草图经》的基础上,于1082年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全书31卷,载药1746种(数字略有出入),附方3000余首。
      方剂是药物功能的直接例证,每味药物附有图谱,这种方药兼收、图文并茂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著作又有所进步,且保存了民间用药的丰富经验。每药还附以制法,为后世提供了药物炮制资料。
      本书不仅切合实际,而且在集前人著作大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宋以前本草和方书的宝贵文献。
      该书使中国大型主干本草编写格局臻于完备,它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元代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著,介绍了不少回族、蒙古族的食疗方药,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明代(1368-1644年)
      李时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参考了800多部文献,对古本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多年,完成了200多万字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
      全书共52卷,载药1892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和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发挥,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其百病主治药,既是临床用药经验介绍,又是药物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的楷模。
      该书按自然属性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为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方法。
      该书被称为“十六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清代(1616-1911年)
      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主要是民间药及外来药,同时也收录了大量已散失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民国时期(1912-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日至今)
      中医药事业继续被继承和发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