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栗县许氏是很大的一个宗族,散布在栗县各个地方,算不得豪富,也没有田连阡陌,低调守礼,贯彻了耕读传家的祖训,出了不少秀才举人,因这,族长也算是当地的一大乡贤。许晴初的家不过是许氏之中普普通通的一户农家,土地大半租给了佃农,自家也打理着一部分,如同所有的农人一样,勤劳质朴踏实肯干,日子也算是蒸蒸日上。许晴初儿时过得无忧无虑,放牛割草,追逐打闹,再就是上学堂。她天生就是一个聪明的脑袋,在学堂里的进度一日千里。管着许氏族学的老举人极喜欢她,带着几个先生单给她开小灶,因材施教。明年她就该去应童子试了,若是一切顺利,她会一路应考上去,打破许氏当世没有进士朝官的困扰。
      但是一切在十二岁的时候戛然而止。那一年的雨特别大特别凶,怎么也停不了。农人之家靠天吃饭,眼看着这一季的收成落空,大人们在檐下望着连绵不断的雨发愁。小儿是不会在意这些事的,她们只关心下着雨无法出去玩耍。许晴初趴在榻边就着烛光看书,她的小妹妹拉她袖子,要她陪自己玩,许晴初架不住她磨,翻身起来陪她玩斗草,其他姐妹几个也凑过来一同玩,逗得小儿咯咯笑。
      夜深了,都睡了,如同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夜晚。然后许晴初就记不清了,她记不清是什么时间开始的喧闹,记不清阿娘跟她说了什么,记不清铺天盖地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记不清什么时候松开的大姐姐的手,记不清洪水滔天之中她是怎样的挣扎,也记不清她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或许是运气好抱住了一块浮木,又或许是幸运地挂在了一根树杈上,总之,当大水退去,家园毁于一旦,许晴初坐在泥泞的田垄之上,如同失了魂,怔愣呆滞。
      有人捡到了她。眼前的这个女人自灾后的田地里一路走过来,袍角沾了泥,有些狼狈,可衣料里仍能看出富庶的底子。许晴初认得她,上个月她在族长家里见过她。听说是个什么远亲,族长特意带着许晴初这个小神童去给人家显摆,她也很是客气,考校一番后送了她一枚玉佩温声勉励。
      那人蹲下身来,与她齐平,轻声细语地问:“你叫……晴初?对不对?”
      许晴初转了转混沌的眼眸,渐渐找回了神智:“……我认得你。”
      “认得就好,认得就好。我叫许岳遥,我纵山许氏与你栗县许氏祖上也算是一家……我先带你回去,好吗……”许岳遥抱住了她。
      许晴初无知无觉,她轻声问道:“您知道我的家人在哪里吗?”
      “我不知。”许岳遥抱住她的手收紧了一些。
      许岳遥是来救灾的,暴雨连连,冲垮了丰江堤坝,江水崩腾而下,栗县首当其冲,瞬间倾覆。她上月来时,此地还是民和年丰,许氏族长与她一见如故,甚至在考虑连宗之事。而一月后再来,便什么都没有了。老族长的遗骨还是她帮着收敛的。整个栗县死伤惨重,尸横遍野,剩下的人也没了口粮,更不要说大灾之后的大疫了。就算是这样,丰州上下官吏竟还想着瞒!丰州几位主官归属不同阵营,支持不同的皇子,本就矛盾频频,现下更是吵作一团,互相推诿,竟没一个想到受灾的十几个县还需要赈济。
      许岳遥是商人,却也不止是商人。许氏的粮草、药材、布匹从四面八方向丰州而来,她要扮演一个奇货可居、坐地起价的商贾,这些物资一部分要用于与地方官博弈,一部分用于从富户手中低价收买田地与商铺,剩余的一小部分才用于救济灾民,但这已是雪中送炭了。
      许晴初用了一些时日接受家破人亡的结果,她没有哭闹,只是沉默。许岳遥把她带在身边,带着她去施粥散药,带着她去看人们重建家园,也带着她去听活下来的人为家人收敛遗骨时的哀泣。许岳遥的学生不解,她问:“晴初还小,带她看这些是不是过于残忍了?”
      许岳遥说:“真正残忍的是天命啊。她生来早慧,与其让她自己胡思乱想,不如引她直面一切。”
      她们替晴初找到了离去的家人,替晴初安葬了他们。风扬起烧化的纸钱灰烬,飘飘摇摇,像是一场大雪。晴初伸出一只手去接那落灰,却什么也没抓到。她抬头向许岳遥问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该怪谁怨谁呢?”
      许岳遥哑然。她牵着许晴初,低头正视她清澈的眼眸:“你愿意做我的学生吗?”
      “好。”

      许岳遥把许晴初带回了丰州。她没有子嗣,但有一些学生,有些学商有些学算有些学武有些学文也有些学手艺,许岳遥根据她们的性格和偏好给她们安排课业,年纪大的已经独当一面,小些的还在她身边学习,许晴初是最小的一个,姐姐们怜惜她,对她很好。
      许岳遥给许晴初定的路子仍是科举出仕,请最好的先生为她讲解经书提点文章,她则亲自教导纵横捭阖之术。许晴初足够聪明也足够努力,许岳遥很惊喜,对她也有更多的期待——她的学生里还没有能走仕途的,她们的生意需要在朝中有一个真正的自己人。
      那一场大水让大半个丰州陷入困境,加之官吏不作为,足可称之为民不聊生。许岳遥周旋在丰州官场各个派系之间,动以厉害,巧辞机变,为丰州灾民谋也为自己谋。这一切她都让许晴初在身边看,许晴初也因此搞清楚了这场惨剧的缘由。丰州府上下、河道上下、朝中户部工部、政事堂宰辅、支持大皇子的外戚、支持二皇子的勋贵、支持三皇子的清流……自下而上,没有哪一环是干净的,但也没有哪一个人期待着这场大水,不过是每个人都盯着自己那点蝇头小利,贪腐、怠政、推诿、互相使绊子……要说有罪,他们每个人都该死。但也恰是每个人都该死,所以每个人都不会死。所以难道就是那几十万的灾民该死吗?
      许晴初想不明白,她夜里闭上眼就是小妹妹拉着她的衣袖要她来一起玩。她累极了,像一张拉紧的弓,只需再施加一点力就要崩断。
      那最后一根稻草来自赴宴的河道官。许岳遥设了宴席请都水监的都水使,他统管着丰州治河的大小事宜,许晴初侍立在许岳遥身侧,也就听清了他说的每一句。
      “……我也没有办法……谁知道那堤就塌了呢……都水监不是什么好干的差事,整日里在河堤上跑。餐风饮露……我就拿了一点,只是为了活动一下换个舒服的位置……大头?大头当然是上头拿走了!我哪敢呢?……别说那没用的,运来的材料它本就不合规格!哪儿去了?你说哪儿去了?一层一层的过来,一层一层的剥,到下头就剩了个芯子……”
      他喝得上头,句句都是抱怨,绝口不提自己的错处,说的却也都是实话。
      这个人是离这场灾祸最近的一个人。许晴初死死地盯着他,眼眸充血泛红,攥紧了拳头,电光石火之间一个暴起,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匕首,扑上去就要取他性命。好在许岳遥留意到了,一把攥住了她,缴了她的械,只用一只手就把她两手扣在身后,另一手捂住了她的嘴,不叫她出声。
      “怎……怎么了?”都水使已经喝得迷糊了,抬起头的时候只看见在她手里挣扎的许晴初。
      “无事,小儿闹脾气罢了。您少坐。”许岳遥笑着安抚,起身便沉下了脸,拎着许晴初出门。
      “阿虞!”
      阿虞是她另一个学生,本在一旁躲懒,闻声便知不对,忙上前来应到:“老师?怎么了?晴初做错什么了吗?”
      “先关回房里,你看着,等我忙完再来处理。”许岳遥把许晴初交到阿虞手里,她是武人,手上有的是力气,只是将许晴初夹在怀里,她便动弹不得。许晴初自知失败,不再挣扎,乖巧地窝在阿虞怀里,仿佛方才暴起的并不是她。
      “是。”
      许岳遥看着阿虞带着许晴初离开,在夜色里叹出一口气,而后转过身,换上一副笑脸,接着去与都水使推杯换盏。

      这场宴直到深夜方散。许岳遥踏着夜色推开了许晴初的房门。
      “老师。”阿虞听话地守着,应声站起来见礼。
      “出去吧。”
      阿虞退了出去,顺带着阖上了门。
      晴初窝在床榻一角,抱着膝团成一团,又像是被捡到时失了魂魄的模样。
      许岳遥站在榻前看她,无悲无喜,叹道:“你要他的命?你以为你的一条命能换他的一条命吗?”
      许晴初抬起头望向她,迟来的恨与怨在眼眸里清清白白,她咬牙:“为何不让我去死呢?”
      “晴初,死是最简单的一件事。若天要绝你,何不让你在大水中死去呢?”
      “那是为什么!”孩童忽然爆发出来的嗓音尖锐又刺耳,“为什么留我一个人!”
      许岳遥不为所动,冷硬又残酷:“我不知。但天命替你做出了抉择。那你就只能活下去。”
      大灾过后许晴初没有哭,安葬家人时许晴初没有哭,而此时,她终于像一个普通孩童一样哭出声来,她哭到几乎喘不上气,呜咽着道:“活着做什么呢?我做错了什么呀?为什么我要承受这一切?我该怎么活下去呀?”
      许岳遥叹气:“你没有错,晴初,是这世道的错。你的仇不指向哪一个人,而应指向这世道。杀一人是没有用的,你能杀一个都水使,难道也能杀掉丰州上下,能杀尽朝中蠹虫吗?一个六品都水使哪配得上你这条命?你要复仇,就要把这世道改过来!留着你的命!做些有用的事!”
      许岳遥是个温和的人,对许晴初对其他学生对下属都是极沉稳的,许晴初见过她果决的模样也见过她温婉的模样,但从未见过她用这样激昂的语气说话。许晴初怔愣了,哭声停了,但她哭得太用力,一时停不下来,一抽一抽地问她:“我该怎么做呢?请教教我吧,老师。我要如何报我满门的仇,如何消我心头的恨啊……”
      许岳遥温暖的手落到她的发顶,轻轻揉乱了她的发,声音又回复了往日的平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要颠覆这世道,就要先把这世道看明白。”
      小儿的眼泪哗哗地涌出来,不再撕心裂肺,只是无声无息,打湿了许岳遥的衣襟。但至少许岳遥的怀抱足够温暖。
      她哭累了,不知不觉便睡了,许岳遥在她榻边坐了整夜。
      这一夜是难得的安眠,她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家人犹在,祖父母做了点心唤她们来吃,谁多一个谁少一个争执不休,小叔叔小姑母也要来分上一口,爹娘一边忙碌一边听小儿女们打嘴仗,笑着说理,姐妹们嬉笑打闹,笑声清清朗朗,敞开的院门外,先生板着那张脸喊她去念书,老族长笑着拉走她说就当放一日假。日头正好,春日融融,一切都是最好的时候。然后他们一家出了门,好似是要踏青去,大人与大人牵着手,小儿与小儿牵着手,一路都在笑,直到了码头上,家人们都上了船,只留下晴初一个人还站在岸上,大姐姐探出身向她招手,走在最后的小妹妹回过身如同每一次要她陪着玩的时候一样攥住了她的衣袖。但这一次,她从小妹妹手里抽回了自己的衣袖,轻轻地将小妹妹推上了船:“走吧,走吧,别回头。公道我会去要的。一定。”
      小船渐行渐远,消失在了烟雾里,再无影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