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六 ...

  •   以前,听过一个典故叫《孟母三迁》。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出自《三字经》典故。
      大概的意思,就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可以长大后有所出息,三迁故居的故事。
      当时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的邹国,孟子的母亲仉氏,靠织席为生。孟子刚出生不久,父亲孟激便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但,三年后,孟激却因病去世,命丧异乡。得知这个消息的孟母,并没有为此感到沮丧。反而,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人才。完成,孟子父亲没有完成的梦想。
      因此,孟母便拉扯着孟子,一个人在邹县城北的马鞍山下生活。
      马鞍山下,没有什么景观。四处是一片坟地,幼小的孟子便学着坟地人哭丧,看热闹,并且时不时的想起坟地里的父亲。
      孟母,看到儿子在这里生活下去。恐怕,会对儿子的身心不利。于是,便决定换个环境。搬到热闹的集市居住,果然孟子的心情很快便恢复了,变得开朗了起来。
      但是,很快孟母又发现了儿子,开始在集市模仿起了,小贩的吆喝声和隔壁屠夫的杀猪嚎啕声。回到家后,孟子对母亲比划着集市上的热闹。
      孟母,感觉孩子这么下去恐怕会荒废掉今后的学业,变成执跨子弟。于是,又把住宅迁居到了学堂附近。
      孟子,每天听着郎朗的读书声,很快便对学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孟母,看时机成熟了于是就把孩子送到了学堂念书。
      当然,孟子也很争气。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成为了代表儒家学问的一代“亚圣。”
      朋友讲完,这个故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有风水这一说啊。
      朋友说:那可不。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个大王八。我们的人生,也总是充满着无尽的变数。存在于环境当中,存在于周围的人世当中。
      但是,真正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也不只是有环境的好坏,更主要的还是要看个人是否努力。
      你不可能教打铁的练习书法,同时也不可能让教书的去战场打仗。很多人,没有根据自身的喜好去选择行业或者环境,而是拔苗助长。
      我问朋友:拔苗助长,这个词汇的意义大不大。
      朋友说:或许,勉强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长期下去的话。你不一定把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带动的爱好学习。每个人,都有其天性。天性使然,有时候勉强做事未必会得到好的结果。
      就好像,乌鸦跟大鹏鸟一般。
      让乌鸦飞到九霄云外,也不现实。
      我一听心想:也是,但是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人类虽然没有翅膀,但却生产出了飞机。过去,只能靠苦力去工作的,现在多了很多的机器。所以,你说创业有用吗?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关键是,麦苗一定要生长在麦田里。
      朋友哈哈大笑:你说对了。我们没有翅膀,但是也能飞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