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太阳每天从东山升起,每天都笑眯眯的。尚大学每天看到太阳都会产生喜滋滋的感觉。乐感的源头在于他的家里有一个勤快持家的老婆,一对儿女天真活泼好学上进,特别知恩感恩。外面有一个聪慧洒脱,适时改造他的红颜知己,还有一群不离不弃的朋友、工友。他深深地感觉到已经融入了当地社会,成为社会上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尚大学按照金行长的指点,尝试给本市学校捐款捐物,逢年过节给贫困户送慰问。当然不忘记在同行中给金行长拉储蓄。三年时间,尚大学变成了政府表彰对象,作为荣誉市民戴上了大红花上台领奖。有一次尚大学应邀参加市民生问题座谈会,市长慈祥地寻问他什么困难,他说,打工一族的孩子转学的政策需要调整,期望小孩上学取销户籍限制,免得中考、高考回到原籍不方便。市长当场表态,督促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限期办理此类民生诉求。市长一句话,解决了尚大学及其他类似情况小孩的户口迁入等上学难题。尚大学高兴得一跳三尺高,他请金行长、宋科长陪同办理小孩迁入手续的好人吃了一顿便饭,按照规定没有喝酒。然后,每人送了一箱家乡上等的面粉。
      据金行长描述,请好人们吃饭的那一天,尚大学简直就像一个盼来了过新年的小孩,两个小时笑不离脸。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楼上楼下跑进跳出的,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他的心情。回家后的尚大学与艳春商量,乘机把自己的户口也迁入本市。艳春沉默片刻,摇头表示不同意。他微笑的脸凝固了,问为什么不迁入,艳春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打工的人就像大海中的小船,万一被惊涛骇浪打翻,在外面生活不下去,自己的承包地就是活命的港湾,回去种几亩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也安然,晚也安然。农村人手上有土地,手中有粮,荒年心里不慌。
      尚大学听了,觉得艳春说的有道理,转念一想,他拿不定主意,决定找到金行长请教。几年来,尚大学养成了遇事吃不准就向金行长诉说请教的习惯。
      金行长在电话中说,明天抽空听听。尚大学说,不行,姐,我现在就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金行长说,你来小区附近的清心茶楼吧。尚大学喝了酒不敢开车,召唤的士直奔清心茶楼。金行长听了尚大学的想法,说,你老婆的想法是正确的,看你们已经近四十的人了,在城市里有房、有车,小孩已经转入城市学校上学,可以说衣食无忧。如今市场经济时代,有了物质基础,根本不在意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以后多买几份商业保险,加上农村的房屋、承包地都是养老的物质条件,退可守,进可攻。在外发达了的农村人赶上了好时代呀!尚大学辩解,没有农村人,城市人居哪儿、吃什么?金行长说,不争了,傻大粗壮的兄弟。我肚子饿了,快找几个朋友陪姐吃饭。尚大学故意问,你知道我哪里傻大粗壮,要不试试。金行长嗔怒,正经点!我时时处处把你当作小弟看待。别意想天开,赶紧灭了邪念,你得不了手的。尚大学不好意思说,玩笑而已,姐不可当真。然而,他的心里却在咒骂,白骨精,打不死的白骨精,狡猾的白骨精,几年来,你请客、买衣服、化妆品,花费我多少钱?过去,我村子一个光棍汉,用两块钱就把山后面的女人睡了。他妈的,城市女人套路深。看到眼前丰满滋润的金行长,他遐想老光棍睡过的可怜的女人。在他的印象中,那个女人比眼前的金行长瘦多了,黑不溜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