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她看了一会儿,依旧脚步未停地离开了凉亭,只是去往的地方不再是那不知在何处的庖屋——

      李闻歌:饿就饿吧,还能再忍忍。

      她从吊楼侧边不起眼的矮墙上点地飞身,踩着弯成弧的飞檐,一跃而上从那层没有点灯的回廊尽头步入其中,将身形隐在暗处。

      没有仆从穿行,也没有侍女守夜。

      蹑足潜踪走在廊下,连无意停留在木栏边上的夜鸦也不曾惊动。李闻歌踱步行至那扇掖得只剩半点缝隙的小窗旁,忽觉顶上一暗。

      原是廊口的夜风作乱,将里头的灯芯焰火给抚灭了去。

      她复又垂眸,没了那盏红灯晃眼,视线反倒是明朗一些。室内似乎有一盏画屏,屏风之后的柱梁上又系上了珠帘与素纱,层层叠叠挡着帘后人的身影,在迷蒙夜色里如同雾里看花,看不真切。

      隐约之中,她似乎见着里间好像点了一盏小烛。想必是玉姑娘卧病在床许久,仆从皆不敢将门扉与窗棂开得太大,恐受了风寒,故而即便是只略略露出了些微的缝隙,里头那股浓重的药味也一样能渗进鼻腔。

      那站小烛的焰光暗淡,瞧着明明灭灭,只能依稀分辨出春榻上躺着一人,还有似有若无的呓语,隐隐传入耳中。

      “三郎,三郎……”

      李闻歌凑近了些仔细听着,没有别的话,不过是三郎三郎这二字翻来覆去地念,还时不时或叹或笑,状似烧坏了脑袋一般,瞧着糊涂。

      想来只怕是高热未去,仍旧还是不能清醒,大抵也要等上个一日瞧瞧情况,才能再准备成亲事宜。

      只是她唤的那两个字,是谁呢。

      难不成玉姑娘在还未曾落水害病时,曾有个放在心里的少年郎么?

      神思游移之际,待她再度抬起头往屋内的光景看去,却见那盏小烛不知何时竟已熄了。屋内霎时只剩一片昏暗,连同方才那些怨语哀言一并消失不见。

      李闻歌见此也收回了视线,正欲转身离去,却陡然顿住脚步——

      身后有人。

      嚇嚇的低笑此刻近在耳边,冰凉的鼻息打在她的颈侧,激起了肌肤细小的战栗。她微微偏过头,便看见一张挨着自己的模糊但瘆人的笑脸,只有那双眼睛凹陷在眼眶里,眼白在余光中似乎还有些发黄,瞳仁死死地盯着自己。

      她转过身,将人推远了些,叹了口气。

      大晚上的可真会玩。

      头顶上的那盏八角灯笼又亮了起来。那人被她推了个趔趄也不动弹,就那般歪歪斜斜地倚在了一旁的雕花柱上,指尖拽着帕子绞来绞去,耷拉着脑袋斜眼瞥着她痴痴地笑。

      “三郎……”

      “三郎……”

      她将手中的巾帕咬进口中,眼珠子瞥着上头,抬手捋了捋乱糟糟的未束的发,还沾了一手的尚不曾风干的药汁,放入口中尝尝咸淡,又皱巴着脸吐了出来。

      李闻歌将手隔空虚虚在她的印堂探照,便见自己的指尖幽幽泛着黑气。与她所料想的没错,是鬼气不假。只是气息却并不稳定,不似怨灵上身时所有的凶煞之气,显得着实古怪。

      有气而无灵,便只是寻常失智之症,而非怨鬼上身。那么俞氏院中招来的魂魄,又在谁的身上?

      思索间,俞成玉已凑到了她的身边,那双混浊而空洞的眼睛明明是在看她,却总没有一个目光汇集的焦点,不知究竟在看些什么。

      “三郎……你是我的三郎么?”

      李闻歌顺着她的话问:“三郎是谁?”

      “三郎……”她胸腔震颤着,又嗬嗬笑了几声,“我的三郎,三郎……”

      眼见问不出什么结果,李闻歌便不欲再与她多言,只嘱咐一句:“廊下风凉,姑娘衣裳单薄,还是早些进屋歇息吧。”

      她抬步便走,身后人却莽然跑上前来一把箍住了她的腰,将她向后拖拽,嘴里念念有词:“你不是三郎,你不是三郎,你快救救我呀、救救我的三郎!他就要被人打死了!他要被人打死了呀!”

      “三郎就在下面,他就在下面你快去救救他——你去劝我爹,求求你去劝我爹停手!让他打死我吧!求他放了三郎,打死我吧!”

      “打死我吧!”

      她将身子的重都放在了李闻歌的腰腹之下,两条腿囚着她,不让她再走动一步,也不顾自己的衣裙被地上的尘土染地脏乱,就这般任由自己在地上拖行。

      只是李闻歌尚未来得及回应,便听得廊口有有人声传来:“什么动静!”她当机便往俞成玉的后颈一个手刀挥去,而后飞身踏着檐瓦匿于夜色之中。

      “怎么让公子出来了!”

      俞成玉静静地躺在地上,摊着摩擦之间发躁而粗糙的双手,耳边是越来越近的急促的脚步声。那些人将她架起身,扶着她的额头又将其送回了房里,喊来了又一群人替她擦洗身子。

      卧房内又是一股刺鼻的药味,她被侍女掐着脖颈灌下汤药,苦得她登时便反呕了出来,漫得满身都是。侍女也不在意,只是好言劝慰着:“公子喝了就好了……喝了就好了。”

      房门被人推开,俞老夫人风尘仆仆地从外头掀开了帘子,对于屋子里难闻的气味已习以为常。她站在一旁静静看着俞成玉服下那碗药,又命人换了她的被褥与衣裳,才将所有人都挥赶了出去,独自坐在了床榻边上,一错不错的注视着双眼禁闭的人的眉眼。

      她抬起苍老的手,从俞成玉的眼尾一路摸到腮边,一寸一寸抚摸着她被病痛折磨的憔悴的脸,与干涸的嘴唇。“我儿……不过志学之年而已,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她将俞成玉的手搁在自己的掌心细细摩挲,眸光之中有悲痛,有担忧,也有几分不为人知的疯狂的执念:“我儿放心,娘来救你了。”

      “娘带着人来救你了,无论要多少,娘都给你,只要你肯回来,只要你肯回到娘身边……”

      “娘拿什么来换都可以……”

      *

      院内无人,唯有清池中水映着银月,像是杯底见空后露出的浅花色,闪着水渍萤光,如若杯底处一条汹涌的暗河。

      李闻歌沿着来时的路走回暂住的那一处小楼,回想着方才俞成玉口中所说的话,一时间觉得好像有什么线索断了,又好像有新蔓缠缠绕绕在枝干上,等着她抽丝剥茧。

      她一直念着的“三郎”,是一个不知身份的人物,或许是她曾经的恋人,也或许是她青梅竹马的友人,又或许是那死了的三任冲喜郎君的其中之一。

      而她呼唤着要去救他,这样的故事到底是因为她神志错乱而胡编乱造出来,还是她潜在的意识里残存的未完成的执念,如今是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

      真是蹊跷啊。

      李闻歌蹙着眉走在小道上,猝然从一旁的耳房里钻出来一人,差一点便要与她撞在一块。她堪堪避过身去,心道:

      这宅子里的人都擅长在半夜里冷不丁窜出来吗?

      那人道了一句对不住便要离开,被李闻歌抬手拦住了去路,挡了回来。她借着月光仔细一看——

      啊,真巧。

      正寻思着得找找他呢,倒是阴差阳错就这么来了。

      “阁下是百草堂的医师吧。”

      那人眼中霎时闪过一缕惊诧,似乎是不太明白为何自己分明带着面罩,也能被人认出来。更何况眼前这位姑娘看着又如此面生,想必也没有打过照面。

      “正是,敢问姑娘——”

      “在下李闻歌。”她抱拳作揖,“白日里我带着小友去百草堂疗伤,出门时小友不慎磕碰着您,在此替他同阁下道声不是。”

      “原来是你们呐。”那人眨了眨眼,“在下实在受不起,是在下步履匆忙忘了看路,这才撞伤了那位兄台,该是在下心有亏欠才是。”

      “本想着改日那位兄台前来,再替他坐诊,不曾想竟会在此处遇见。”他忽而顿了顿,“各位是俞老爷的亲眷么?大姑娘亲事在即,俞家似乎接待了不少亲朋前来小聚。”

      “不是。”李闻歌笑了笑,“但的确与玉姑娘的婚事有关,具体就不便透露了。”

      “如此,在下明白。”

      虽然有罩纱遮面,但眉眼太过熟悉。瞧着平日在师门中心高气傲不可一世的梦留师兄,如今散了记忆步入人间,变得这般恭顺知礼,同她说得有来有回的,李闻歌没忍住打了个寒颤。

      真是别扭极了。

      “冒昧问一句,阁下可是在为玉姑娘诊病?”

      他既是渡劫,而这俞宅之中又有鬼气,想必要有什么发生,也应当就是在这里了。只不过他下山时她仍在闭关,也不清楚他究竟要渡的是天劫、人劫还是地劫。

      “是,大姑娘的药膳皆是在下打理,连同老夫人的膳食调养,也一并由在下负责。”

      李闻歌想了想道:“那……阁下每日都会见到玉姑娘么?”

      他垂着眼摇了摇头,“并非每日,大姑娘昏睡时日长,在下大多数时候都是两日一诊,脉象没有太大波动,药材便暂时不必变动。”

      李闻歌捉住了话中的某些字眼,试探着问道:“那玉姑娘醒来的样子,你可曾见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十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