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玉米糊汤 ...

  •   一颗杆上结,生出俩兄弟。

      外裹一层衣,头顶一胡须。

      剥开外层衣,露出金黄身。

      粒粒金灿灿,令人笑开颜。

      营养含量高,多吃让人壮。

      从小开始吃饭记事起,莫小新就不喜欢吃粗粮,尤其不爱吃包谷糊汤。

      随着年龄增长,他发现周围很多人,其实和自己一样,都不怎么喜欢吃包谷糊汤。

      可父亲、母亲,还有爷爷、奶奶喜欢吃,说玉米糊汤是好饭。

      为此每次在家,饭要是包谷糊汤,莫小新都会哭丧着脸,噘着嘴,极不情愿的吃一小碗,感觉好像不是在吃饭,而是在吃毒药。

      母亲笑骂、嗔怪道:“你奸残死,要是米饭,怕要吃两大碗。”

      莫小新那地方,主粮是小麦和玉米,一些熟悉的也都能种,像土豆,红薯,高粱,黄豆,绿豆什么的。

      但唯独自己爱吃的大米不能种,除了水稻没有,常见的粮食基本都能自给自足。

      老家那是个不错的地方,唯一不好就是穷,但也有很多金钱换不来的舒适、安逸和快乐。

      大家都一样的穷快乐着,可随着发展,社会进步,无孔不入的经济生活,冲击了原本安逸的小农生活。

      生活质量虽慢慢变好,可大家却变得,没原来开心快乐,大家都有了一种莫名的焦虑与忧愁。

      在莫小新还小,没长大的时候,干活或背东西力气不够时,一旁的大人就会笑着说道:“包谷糊豆子还没吃够,再多吃几年包谷,就能背动了。”

      莫小新当时就很纳闷,力气不够,跟吃包谷糊汤有啥关系,难道吃白面条,大米饭就不长力气?

      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莫小新,后来仔细想了想,有了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原因可能是,父辈们生活艰苦,兄弟姐妹人口多,温饱都没解决饿死人的年代,包谷糊汤能吃到嘴都不错了,于是脑袋心中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力气不够是玉米没吃够。

      后来上过学的莫小新,也知道多吃粗粮是有好处的,那张膳食纤维图最底部就有玉米,父辈们身体好也不是没有道理。

      其实吃大米饭、鱼鸭鸡肉更有力气,只是他们没条件,吃不到罢了。

      到乡上读书时,莫小新也吃了两年玉米糊汤,虽然自己不爱吃,但事实证明,人饿了,吃啥都是香的。

      挑食不吃东西,这不吃那不要,那是因为不饿,饿个两三天,吃啥都香。

      想起学校做饭的那个师傅,莫小新就会想起大人们谈笑,说起他们在学校读书时做饭的那个师傅。

      说当时他们上学,也是天天包谷糊汤,做饭的那个人,做饭邋里邋遢不怎么操心,学生们交上去的,都是干净上好的玉米,堆放在那里他也不多留点心。

      结果各种土灰、沙砾都落在里面,甚至还有老鼠屎。

      而做饭师傅,做饭下玉米也不挑选一下脏东西,水烧的差不多,就里倒玉米。

      有一天,学生们打完饭正在吃饭,一个学生看见碗里一个大块头,有点像红薯,高兴的说:“没想到今天运气这么好,包谷糊汤里还煮了红薯。”

      一旁的学生听了就说:“我也感觉今天包谷糊汤有点甜,还不错,挺好吃。”

      有一个学生就不满的说:“我碗里咋没有,就你碗里有红薯,咋打的饭。”

      另一个学生说:“我也没有啊。”

      大家边说边围了过来,这个学生就用筷子去夹碗里的红薯,结果夹出来大家看清楚时,都炸了锅似的骂了起来。

      原来是一个死老鼠,并不是什么红薯。

      学生看着那裹有玉米糊汤的老鼠,再看看自己碗里的糊汤,立马就犯起了恶心,干呕起来。

      他们把刚吃几口的糊汤,一股脑给倒了,好想把饭碗也给扔了似的。

      也有好多不知情的学生,把糊汤给吃完了,那些知情的把饭倒掉的学生,后来知道有人吃完了糊汤。

      原来气愤的表情一下子又大笑了起来,说自己没吃,别人吃了有死老鼠的糊汤。

      于是大家都知道,做饭师傅的把死老鼠给煮到了锅里。大家就都骂他,这破事一下传开了,沦为大家闲来无事谝闲传的笑话说起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玉米糊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