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路 ...

  •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元代·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以前的马路是泥土,沙土路,没有用水泥硬化。

      莫小新盖新房,搬新家时,马路才开始硬化打成水泥路。

      在莫小新儿时的记忆里,马路都是石子路,泥土路。一开始在老家那山旮旯里,通往莫小新家的路都是羊肠小道。

      在莫小新三四岁时,村里才动员大家修路,大家用锄头,洋镐,铁锨挖出了一条通往老家,那旮旯里的大路。

      这样农用车啥的就可以开过去,大家种地,拉东西也都方便许多。

      大路修好以后,以前经常走的羊肠小道,就几乎没人走。不久那小路就长满杂草,荒废掉了,要不是村里的人,估计是不知道那地方以前是人们常走的路。

      莫小新最熟悉的小路,应该就是老家去村里小学的那条小路。

      那条小路莫小新走了有六七年,从四五岁走到十一二岁,那还正是莫小新年龄比较小的时候。

      现在让很多大人走都费劲,而当时莫小新一天却要走两个来回。

      不论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莫小新都一个人背着书包,孤独,孤零零的来回走在那条小路上。

      这也是莫小新小时候,为啥老爱逃学的一个原因,路实在太远太难走了。

      莫小新也害怕老师,并不怎么爱学习,不喜欢到学校去。

      但被心狠手辣的母亲,狠揍几回之后,莫小新就只能走这艰辛修远的小路。走的时间长了,莫小新对这条小路熟悉无比。

      哪个地方有坑,哪个地方有一块绊脚石,莫小新心里门清,闭着眼睛都一清二楚。所以在那条小路上,莫小新走起来是如履平地。

      一次上学,路上遇见一个村里种地的大人和莫小新一块。

      莫小新虽然小,但走起路来,和跑似的,如风一样快。

      那大人看了之后,惊奇的笑说到:“哎呀,你咋走那么快,我一步步挪的走,都生怕摔跤,你到底是小娃娃啊。”

      莫小新听后心里却乐了,心里想到:“什么小娃娃,大娃娃的,这路我莫小新天天走,当然熟了。”

      那条小路,去学校都是下坡路好走,可回来就是一个很长很难走的上坡路。

      小路两旁几乎都是农田,他们那是山地地形,农田都是有很高石槛砌的梯田。

      那时的莫小新一个人上学,有时无聊,为了找刺激就和土匪似的,顺着人家地里的石槛往下跳,摔的也不觉疼,却感觉好玩,刺激,乐的莫小新心里美滋滋。

      到乡上读五年级时,莫小新还走了一年。

      上六年级时新家盖好,莫小新一家就从山旮旯搬到山下,他们是最后一户,从那山旮旯搬走的。

      搬家以后,莫小新就很少走那条小路了,此时大马路也刚用水泥硬化好。

      莫小新他们一群小伙伴,就用轴承和木头做成那种简易的三轮车,在马路上,下坡段玩的不亦乐乎。

      当时路上车也不多,他们一群孩子胆子也大,那三轮车在下坡马路上越跑越快,车上的伙伴发出尖叫。

      胆子大,车技好的人,会用脚磨蹭地面来减速,那样很费鞋也伤脚,偶尔也有失误会翻车。

      结果就被摔的掉皮流血,即使就那样,依旧不长记性,还乐呵呵的玩,现在也真佩服当时莫小新他们那股热乎劲,只想说一句:“人年轻,踏妈的就是好。”

      马路没硬化以前,马路是石子泥土路,路上车很少,行驶的大多是农用车,摩托车。

      当时放学,有小伙伴调皮的去扒人家农用车。

      因为当时农用车跑的慢,只要你胆子大点,就很容易扒上去。

      莫小新胆子小,从来没有扒过人家的车,他心里很羡慕那些,嘻笑着去追着车跑,扒车的伙伴。

      觉得他们胆子真大,真勇敢,马路硬化以后,车跑的速度就快起来了,也没有人敢去扒车了。

      莫小新从老家搬走以后,那山旮旯里就没有人家。

      平时只有种地,才会有人上去,那小路走的人也就少了。

      莫小新也很少走,有时和母亲一块去老家干活会走几次,发现小路已经张满杂草,要是一个人感觉都不敢走,害怕那荒草里藏有什么虫蚁野兽。

      随着社会发展,老家几乎没有人在家里种地,老家许多地都荒芜掉了,地里杂草,野树长的比人都高。

      那羊肠小路,一年也很少有人走,路两边和中间都长满杂草,一眼望去不见一个人影。

      村子里的人家住户也没有什么人,基本家家闭户,感觉人少了很多很多,也不知道他(她)们都去了那里,真是一派萧条凄凉。

      以前路不好交通,不方便,莫小新老家家乡感觉很热闹有情味。

      路修好交通方便,老家家乡却不热闹了,也少了情味,似乎那方便快捷的水泥路,抽走了家乡的灵魂,空留一个躯壳、一间间老屋、荒田、杂草、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里,好像是被抛弃了。

      老家,家乡,故乡,似乎成了一个不愿不敢触碰的伤疤。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