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符号学》:符号的构成 ...

  •   符号的传统定义:一物代一物。

      Aliquid stat pro aliquo.(拉丁文)
      Something stands for something else.

      quid或者thing 都不是物体,而是“事物”。
      an entity.
      一场表演,一个眼神,一场梦,一首歌,都不是“物”,而是“事物”。
      事物可能是符号。

      符号可以是非“事物”。
      符号需要的是一个“感知”作为符号载体。(sign vehicle)
      感知本身不是符号。
      符号是载体的感知与这个感知携带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符号载体”这个术语过于累赘,常把“符号载体”直接称作“符号”。

      大部分符号载体是具有“物质性”的,但是可感知的不一定是物质。
      例子:物理学家不能确定光的物质性,电磁波的源头不一定是物。

      符号载体的感知可以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缺失:空白、黑暗、寂静、无语、无嗅、无味、无表情、拒绝答复等。
      缺失是可以被感知的,并且携带重要意义。

      绘画中的留白、音乐中的休止、飞机从雷达上消失、情书久等不来。

      这种符号被西比奥克称为“零符号”(zero sign).
      韦世林教授称之为“空符号”,后者是一个比较清楚的术语。
      近年来,符号学界对所谓的“欲言还止”(aposiopesis)的讨论,说明了学者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

      零和空无,可以是极具意义的符号。

      符号载体必须是可感知的。

      感知只是符号定义的一半。这个感知必须在接受者那里成为一种被识别解释的体验,也就是有可能被“符号化”,才成为符号。
      符号的接受是分阶段的:
      感知(perceived),接收(received),接受(accepted),解释(interpreted)。

      这一过程能进行到哪一步始终是一个问题。
      “接收”和“接受”有细微差距,“接收”是意义实在化的开始,而“接受”是意义内化的开始。

      2.物、符号、物-符号
      在数量庞大的符号中,非物质的符号可能比较少,大多数的符号的确有“物源”。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着意义的具体物或者具体行为。

      符号根据“物源”分类:
      第一种是自然事物,它们是“落到”人的意识中的,被人的意识符号化,才携带意义。
      日光,雨雾,雷电,岩石。
      雷电代表天地之怒,岩石是矿脉的标识。

      第二种是人工制造的器物。
      它们是使用物,没有携带意义,当“被认为携带意义”时,就可能成为符号。
      石斧在博物馆成了文明的标记,食品在超市橱窗里引发我们的食欲。

      第三种是人工制造的“纯符号”,完全为了表达意义而制造出来的事物。
      例如:语言、艺术、表情、姿势、图案、烟火、货币、游行、徽章、旗子、棋子、游戏、体育。
      它们本身就是作为“意义载体”被制造出来的。

      它们的意义,可以是实用的,也可以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即艺术的。

      我个人认为这些之所以被列为符号,是因为它们是精神意义世界的,即可以被感知。否则不是作为符号出现。

      艾柯建议把符号分为三大类:天然事件、人为符号、诗意符号。

      世界上所有的“物-符号”在不同语境中,分别表现出功能的混合方式。

      这个世界上任何意义都要用符号才能表达,因此没有“非符号意义”这件事。
      在人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意义可变的“物-符号”。

      3.符号的降解:物化
      原本作为符号制造出来的纯符号,很容易变成使用物。
      很多“去符号化”是,不同程度的符号意义缩小。

      当使用性降低,它的意义可能越多。
      符号化和去符号化之间是可以上下滑动的。

      从历史规律看。符号表意性,随着文明的进程而增加。

      4.符号化
      即对感知进行意义解释,是人对付经验的基本方式。
      符号化取决于人的解释,这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人,同时还是个别的人。
      他的解释行为不仅受限于社会文化,也受制于此时此刻他个人的主观意识。

      任何符号解释都有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符号化的过程,从个人感受开始,最终的解释方式(理解符号所用的符码)可以是文化性的,也可以是个人化的。
      符号化是个人意识与文化标准相互影响的结果。

      符号化的过程。即赋予感知以意义的过程,经常称为“再现”。
      再现的对立面是“呈现”。
      呈现不是表现,表现是再现的一种。
      呈现是物自身的呈现,无任何意义,只有呈现对一个意义构筑者意识发生,在他的解释里变成再现,才会引向意义。

      5.片面化

      被感知的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某些特质。
      物不需要被全面感知才携带意义,让物的过多品质参与携带意义,反而成了表意的累赘。

      符号因为要携带意义,迫使接收者对物的感受“片面化”,成为意义的“简写式”。

      片面化是符号化之必须,这不是符号载体本身决定的,而是解释的需要。

      符号在传送与解释的过程中片面化,最后只剩下与意义相关的品质,这是感知成为符号载体的保证。

      符号载体只是与接收相关的可感知品质之片面化集合。

      感知本身是经验的捕捉,而捕捉哪些方面,被解释目的所控制。

      符号不是物本身,符号只是各种相关感知的寄宿地。

      符号不等于符号载体。也不等于感知,符号是感知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片面化不是简单化,片面化是感知对相关意义的定向汇集,是物源的自我取消。

      只有感知片面化,才能保证符号化。

      只有“何尝知道道理”的一厢情愿片面化,才能把幻想放大得精彩。
      片面化不一定“虚假”,它既能提高认知的效率,也可能导致非常有效的意义解释。

      6.符号的实用意义及其度量
      符号化是给某种载体以意义。
      7.文本
      文本的构成并不取决于文本本身,而在于接收方式。

      完全孤立地符号,不可能表达意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