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傀儡&除魔&拜别 ...

  •   郭玉华直到离开客栈,也没有打听到小孩子家的地址,然而在经过老板娘一番诡异的对话之后,她心里直犯嘀咕。

      她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慢慢觉察出一丝不对:人太少了。

      孱陵地处九江平原,来自高原各处的九条江在平原上汇聚成大江,奔腾向东。由于九条江分别从西北昆仑、西南巴蜀等地汇入,水利方便,沿江各地码头云集,商旅往来不绝。

      这也是郭玉华假托为赵家商队的原因。比起修士,略有修为的镖客恐怕在这个小县城里更为常见。

      然而郭玉华在城中漫步半天,却几乎没有看见商队。甚至本地居民也行色匆匆。此时太阳已落山,沿街的店铺纷纷关门,夜禁的更鼓响起,郭玉华慌忙施展轻功,跟住一位街贩的后面。

      只见那街贩面露惊慌,越跑越快,最后更鼓停下时,简直是冲入一户人家中。郭玉华蹬腿上墙,悄悄揭开瓦偷听,却听到里面妇人诧异道:“李家二郎,你怎么上我们家来了?”

      “别提了,更鼓快三百下了,我家还有两条巷子呢!陈嫂,今日我只能借住你们家了,陈哥在吗?”

      “那天二小子打听到有丹鼎派的医修来城里,大晚上的带着妮子去看病,就再也没回来。我老头子一急就也病倒了。现在还躺在床上呢。你不介意的话,就在老二那张塌上将就一晚吧。”

      “陈嫂,您觉得咱城里那大王有没有当年草头王的气运?”

      “人家草头王好歹是个活人,手下也都是活人,不然怎么一路打到长安。你年纪小,当年他们打进江陵城的时候,我们家还有从江陵城里逃难过来的,说起义军比大昌的官兵们厚道多了。也就是先帝殉了国后他们才变成现在这样子。咱们大王据说手下都是浸了修士血汤才勉强入道的活死人,估计还没等打出城去,各大宗门马上就要围剿了,哪能和草头王比。”

      “丹鼎派的那些医修们真的被煮了汤?”

      “那还有假,我家妮子跑回来带出的消息。那群医修还托她向其他几大宗门烧了传信的符箓,说是那大王只有元婴期修为。”

      “那岂不是围剿的修士马上就要来了。”

      “老陈说了,如今剑阁怕是不会管蜀地之外的麻烦事了,其他宗门自顾不暇,凑不出元婴修士的队伍,能来的也只有道宗了。李家二郎,不是我泼你冷水,你别太期待了。即便是咱大王被剿灭了,道宗也不会留人手在这里,你说这日子有甚区别?大王把县令杀死前,咱孱陵的日子就好过?我家老大就是死在那些狗官手下!最起码大王不搜刮家产,不对我们老弱下手。我家老二是没了,好歹妮子跑了出来,若是再派来一个县令,岂不是连妮子都没命了!”

      郭玉华趴在屋顶上,听得津津有味,心道是难怪都说民间出高人,听这老妇条理清晰,口齿伶俐,不似俗人,心中颇有好感。又瞥见有入了邪道的兵士远远地过来,当下便翻身从屋顶上跳入屋内。

      里间两人顿时都吓了一跳,郭玉华拱手道:“二位,我非梁上君子,而是昆仑山道宗弟子,实在是访查丹鼎派道友时发现有邪魔手下搜寻,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打扰二位了。”

      陈嫂摇手道:“打扰倒是谈不上,不过你落到我们家倒是凑巧。”随后她将两人的对话又向郭玉华复述了一遍,最后说:“丹鼎派和邪魔的事情,我也说不大清楚。你问我家妮子吧。丹鼎派的医修们治好了她的病,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可惜我们凡人力量微弱,也没有什么报答的,能帮到你们一点是一点。你今晚回去怕是路上有危险,不如就跟我妮子挤一宿吧。”

      郭玉华谢过后便来到了陈家妮子房内。说实话,陈家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明显家境殷实,这一点从他们家屋顶就可以看出——时下屋瓦可不常见,大多数人家还是住着茅草棚屋。

      陈妮子告诉郭玉华,自家历代都是货郎,不仅常去附近村落和荆州城交易,甚至一些偏僻的寨子也有所往来,因此消息比较灵通,二哥也比他人更及时地知道丹鼎派医修的消息,才带着她去看痨病的旧疾。没想到自己病好了,二哥却没了。

      同时,陈妮子描述自己逃出经过时,也佐证了丹鼎派弟子所说的邪魔只有元婴期修为的情报。若是化神期修士,不管敌人在何处都能够有所意识,这也让郭玉华松了口气。她从包袱中拿起符纸和朱笔,画下传音符后向聂彩文等人传递了自己得到的消息。

      然而陈妮子接下来的话却让郭玉华头皮发麻:孱陵根本没有疫情,这个消息是故意放出给丹鼎派的,目的就是将医修诓骗来此取她们性命!

      “丹鼎派掌门也不过化神期修为,那邪魔笃定派出的弟子中最高不过金丹期,因此才设下此计,将修士放血煮汤,一并倒入大瓮中,将人投入沐浴,我二哥就是被他如此抓了过去。丹鼎派的姐姐们临终前反复叮嘱我,回家烧她们给的传音符时一定要强调邪魔是元婴期修为,否则恐怕来支援的道友也是有来无回。”

      郭玉华不禁头皮发麻。通过修士血沐浴修炼的邪道她有所耳闻,然而若是高阶修士通过血浴修炼,不仅修为没有寸进,反而会走火入魔,得不偿失,只有凡人或是炼气期修士才勉强有用,因此郭玉华也少有耳闻。

      事实上,郭玉华在此之前只听说过一起案例,是曾经的一位西域魔国魔王为了自己的凡人妾室能够保持美貌。然而那妾室也不过多活了百年寿命,并在临死前才开始进入天人五衰之期。至于所谓修为,则是聊甚于无,任何一个正经修炼的炼气期修士都能轻松胜过她。此外整个人都慢慢没有了神智,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玩物。因此即便是魔国魔王们,也不会对自家废物子侄使用此术。

      郭玉华没想到这邪魔居然另辟蹊径,拿来创立军队了。

      陈妮子随即说:“我阿爸是个有见识的,他说现在是我阿哥被抓去,恐怕等壮丁全抓完了,那邪魔就会想办法引诱其他小宗门修士来此,然后设下埋伏,再把城里人全部变成我阿哥那样的活死人,所以他都愁病了。但是我阿妈说其他宗门看到这邪魔是元婴期修为应该不会理会,若是道宗派来了人,必定能够剿除邪魔。只是道宗一向不问俗事,若是能像其他宗门一样有人据守就好了。听说蜀地现在掌权的都是剑阁子弟。”

      即便明知此话是专门说给自己听的,然而正中下怀,郭玉华假意道:“我现在便向宗门汇报你们的难处。但即便是据守,我也会在朝廷派来新县令,一切步入正轨后离开。”随即她又画下一道传音符,向宗门告知了事情的原委。

      果不其然,不多时,掌门的传音符传来,也是言简意赅的几个字:“可,你据守等候新县令。”郭玉华心想,等师姐们剿灭邪魔后离开,我就是不向朝廷通报又能如何?即便通报了,按照大昌历来的惯例,恐怕也是直接将我封为县令吧。

      当然,这些话她自是烂在肚子里,绝不向任何人说。这时间,她又收到了聂彩文的传音,让她立刻画上一些攻击符箓,先将城中巡逻的活死人兵士击昏,再进入府衙汇合。

      临走时,陈妮子泪眼朦胧地握住郭玉华的手问:“我哥哥他们会死吗?还有苏醒的机会吗?”

      郭玉华叹了口气,安慰她道宗讲究因果,不会像剑阁一样下狠手,只要不伤人那些兵士就不会有事。还有半句话她没有说,这些兵士恐怕毕生都会沦为没有神智的傀儡,区别只是听命于谁。

      这也是宗门同意她留守,而她想办法争权的目的。倘若你心慈手软,那么你就是把主动权交给了敌人。郭玉华并不相信昌廷派来官员的素养,她更想把局面控制在自己手中。

      城中的战斗很顺利,然而在进入府衙汇合后遇到了一点麻烦。那邪魔修为原来已到了元婴期末期,因此众人战斗得颇为艰辛。

      好在有两个道修在场,郭玉华将被自己符箓放晕的活死人士兵们按照阵法放在府衙中的关键位置绊住邪魔,李丽娘则口中念咒施法。只见她身影浮动,手结大光明印,如同姑射神女,脚踩七星阵,口中呼喝道:“玄天散天湄,绩汉紫云迴……”

      其余几人则结成五行阵,唯一的剑修张守一站在金位,不停地挥剑向邪魔破绽之处砍去。聂彩文站在水位,运起内力治疗几人伤处。耶律婷站在火位,掷出法器将邪魔煮修士的大瓮销毁。

      这大瓮销毁时有紫气散出,想来也曾是某个修士的重要法宝,可惜最后却落到了这个邪魔手中,被迫助纣为虐。

      整个战斗过程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得上异常顺利。一开始,郭玉华还在担心这个邪魔背后是否有后手,抑或是背后有一股更大的势力,因此一直紧绷着神经,直到聂彩文答应会告知宗门,派人来进一步调查才松一口气。

      相当而言,张守一就显得很放松,甚至还缠着旅舍的老板娘请了一顿午饭,当作众人的犒劳。

      “其实我们赢是正常的”,他在饭桌上说:“毕竟人海战术最好使。”他安慰郭玉华道:“你要想,像我们这样的金丹期修士,如今也就一万人左右,元婴期修士更是只有几百人,再往上都是整个修真界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即便是魔王也必定在元婴期或是化神期时留下姓名。他即便有后台,也都是我们宗门的那些老熟人,肯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懒得来寻仇。”

      聂彩文接话道:“所以魁首大会才如此重要。”她像叮嘱自家师妹一般对着郭玉华絮絮叨叨:“你虽然在此留守,也别忘了准备魁首大会。”

      耶律婷点头道:“如同姬师弟,当年便是魁首大会上一战成名,才成为如今的首席弟子。我们这些年长的如今反而不让他了。”

      郭玉华整个人都不好了,宗门中威望奇高无比的姬师兄居然要被人当小师弟!不过她转念一想,姬师兄如今而立之年,的确在修真界过于年轻。

      张守一接话道:“我才叫惨,你们好歹当年都是拿过魁首的,我和他是同窗,当年我未满而立便以金丹期的身份参加魁首大会,好不得意,结果他来了个金丹期魁首,原来我们还被并称,现在我已经默默无闻了。”他随即伤感道:“我好歹还留在了宗门内,一想到会在此次魁首大会的筑基期会场中,看到那些被分配到外门的好友,我就浑身不自在。”

      李丽娘却道:“你还年轻,这就不自在了?等你那些还在内门的同窗一个个全部被分配到外门,再看到那些最先到外门的好友渡劫失败离世,那才叫人世无常。更不消提入门前的亲人好友,某一次闭关不见便是天人永隔。”说话间,几人便感叹起来。

      道宗一向奉行宽进严出,内门弟子若是未结金丹,魁首大会中又未进三甲,便从内门逐出成为外门弟子。与此相反的是,外门弟子若是在魁首大会中进三甲,宗门则会结合年龄升入内门。

      然而前者多,后者少,有时郭玉华两个师兄去外门学堂讲课回来,也会忍不住唏嘘感叹。同样是听课,内门则分为文武两处场地,学生在习剑、扎针、炼丹炼器等武场中都是亲身实践,由长老在旁逐个指点,即便是道法、经文、符咒等文场中也可随时向长老提问,并接受长老们指点。

      而外门弟子却智能站在学堂外的空地上,听学堂内的金丹期或是元婴期弟子讲课。由于人数太多,也无法对讲演内容进行实践。

      平心而论,相较于其他宗门,道宗已算是给足外门弟子机会。道宗也从不在入山时设置修炼门槛,对于未弱冠之人来者不拒,全部收入外门,每年进行考核,由各位峰主挑选优秀弟子,进入内门继续修习。

      只是对于曾经进入过内门的弟子而言,昔日同窗如今成为自己师长,还要和刚入山的娃娃一起参加考核,其煎熬可想而知。宗门不给年满弱冠的外门弟子提供食宿,很多弟子最后只能下山。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大家都有些颇为神伤。郭玉华站起来,大声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不管各位道友身在何处,心中一定向道,如此足矣。大家何不以茶代酒,痛饮此杯,庆祝我们此行除魔卫道,并愿我们日后再次相聚之时,河山早已太平。”

      郭玉华在异世中发现,自己曾经熟背的陈太宗诗篇居然在异世中也有出现,只是分属于不同作者。不管怎样,大家都颇为振奋,离去前也充满着豪情壮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