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大熊走过来小声对杨光说,木易已经失眠好几天了,每天可能只睡了3个小时。现在能不能让他稍微休息一下。杨光点了点头,看了看表,才7点20,还早,今晚博物馆都是12点才关门,还有些时间。杨光趁着现在给花花发短信问她还要不要一起去逛博物馆。花花立马回了消息说,不去了,她工作临时有变,她正在陪王一一拍写真,现在走不开。但是,花花大后天离开巴黎回国,在离开前,一定要和杨光再聚一下。于是他们约了后天一起吃午饭,这样她们可以多聊聊。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木易因为脖子疼,醒了。一睁开眼睛,就看见杨光在旁边发短信,天空依旧很亮。木易这样盯着看了30秒,才慢慢从朦胧的意识中醒来,然后尝试着挪动脖子,放松一下过度扭曲拉扯的肌肉,并缓缓坐直了起来。杨光见木易醒了,便把手机收到了包里面。而大熊也从旁边递了瓶水给木易。
      木易接过水,在椅子上呆坐了1分钟,好像依旧有点没分清楚自己现在到底在哪里,来回看了杨光和大熊两眼。
      “不好意思,我睡着了。“木易明显很抱歉的说。
      “没事,才8点,现在过去,时间刚刚好。“杨光昨天才认识木易,也不好意思问他为什么会失眠,而杨光也挺喜欢这个公园,所以这样稍微休息一下,她也觉得挺好。
      小憩了一下的木易,感觉自己整个人状态都不一样了,除了脖子还有点疼,等完全醒了后,头脑变得异常的清晰,心情也变得轻松,之前的紧张慌乱都不见了,吃过甜食后,人也莫名的振奋。
      杨光带着两个大男人,在马路上走了10分钟,然后右拐进一条小巷子,就来到了罗丹博物馆的门口。
      进去后,杨光并没有带着木易和大熊径直去毕宏宅邸展示厅,而是先在博物馆的花园里逛,毕竟罗丹博物馆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将自然空间当作陈列雕塑的宝地。
      花园里面开满了玫瑰花,透过这些盛开的花朵的间隙,可以隐隐约约看见不远处罗丹最著名的大型青铜雕塑“思想者”。
      杨光带着木易沿着博物馆的砂石小路一直往前走,穿过修剪整齐的欧洲云杉,这座高1.8米的“思想者”豁然出现在眼前。此时,花园里人不多,金色的夕阳铺满整个天空。杨光走到“思想者”正对面的木头椅子上坐了下来,木易也跟着坐在旁边。大熊则远远的站在了雕塑外围。
      此时,金色的天空成了“思想者”最绚烂的背景,仿佛天使背后的圣光。青铜的颜色也被照成了深黑色。而它长长的影子笼罩了杨光和木易。这样的景色,一年也只有在博物馆白昼之夜才能看到。
      杨光盯着“思想者”,观察着他。这个男人,一身肌肉,手脚很大,仿佛是一个辛劳了一生的男人。他俯首而坐,右肘支在左膝上,右手手背顶着下巴和嘴唇,目光下视,陷入深思。两只手都放在同一条大腿上,但是紧张的肌肉、紧收的小腿肌腱以及痉挛弯曲的脚趾,看得出这个姿势其实让人很不舒服。但是,这样不平衡的姿势,却让这个雕塑看上去充满了动态的活力。
      在这样的不平衡中,一个人还要用心去思考,一定意味着,这个人忘记了身体扭曲带来的痛苦,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他在想什么呢?这个答案,不得而知。

      “他这个动作好像非常的别扭。“木易也盯着“思想者”,随意的说了起来。

      “嗯,你可以尝试一下,像“思想者”一样,把两只手都放到同一边的大腿上,你会发现,这样撑着,其实挺不舒服的。“ 杨光回头看了眼木易。

      木易想学着“思想者“一样的坐着,发现这个动作扯到了他刚才就有点疼的脖子,顺带着拉扯到了背,他立马就放弃了模仿。

      杨光看着木易模仿失败,忍不住被他扭曲的动作逗笑了,“我们等下去看罗丹的“地狱之门“,你会对这个雕塑的感受更深刻。现在我们正坐在人间,他正俯视着我们在思考,而他背后的夕阳,看上去更像天堂,而不是地狱。“

      木易听的有点一头雾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木易模模糊糊的觉得,这座雕塑在动态中展示着安静的力量,仿佛在传达向内迸发的精神。

      又盯着“思想者”一会,杨光对于雕塑的着迷,让木易轻而易举的捕获到,也顿时对这个雕塑产生更多的好奇,打算回去后,再搜搜这个雕塑的信息。杨光问木易想不想去看下一个雕塑,木易便起身跟着杨光走,在离开“思想者“时,木易从各个角度给“思想者”拍了很多照片,他问杨光怎么不拍照,杨光回答说,“我之前拍过很多了,这次就不拍照了。”
      木易离开时,一步三回头,由近而远的观察着这尊雕像。突然,木易仿佛感觉到”思想者“有什么话想对他说,但是,又好像在犹豫着该怎么告诉他。那要传达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木易停下脚步,想着。拍了最后一张照片后,木易追上了杨光。

      一路沿着砂石小路,走了几分钟,他们来到一面巨大的青铜门前。木易看到这张青铜大门时,先是被其震撼到。一股强大的压迫感让木易觉得有点摇摆。

      杨光先是站在门前一动不动,细细的观察着青铜门上的每一个雕塑。并让木易也认真看看这张门。
      突然木易发现刚才看到的“思想者”,也出现在了这个青铜门上。
      “门楣正中央上,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思想者“吗?”
      “嗯,是的,刚才我们看到的那尊大的“思想者“,是这个小的复刻,罗丹把它放大并单独展示了出来。”
      木易走近了一点青铜大门,想看清每一个细节,但是现在天色越来越暗,有些小的地方看不清,而大门也显得越来越阴森恐怖。

      “大门上的雕塑都显得非常的痛苦扭曲,看得我心里有点发毛,但是,这样一对比,让处在高处的“思想者“更显得冷静和矜持,刚才看那尊大的“思想者”时,就仿佛觉得他好像有话想说,但是却不知如何传达,现在,在这样的整体下看,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木易从门前退后来到杨光身边。

      杨光对于木易的观察能力和艺术美感的敏锐度感到很惊喜,便滔滔不绝起来:“这是罗丹最著名的雕塑之一”地狱之门“。它的灵感来自于但丁的神曲,但丁在诗中写道“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这张门上总共雕刻了180多个痛苦的形象,每一座雕像都分别代表史诗中的一个人物,表现着情yu、恐惧、痛苦、理想、希望、幻灭和死亡等感情。而这张“地狱之门”就描绘着,此刻他们来到了地狱的门口,接受最后的审判。而坐在门楣正中央的“思想者“,有人说这个形象就是诗人但丁,他看着九层地狱,俯视着那受折磨的一百多个人。他朝着地狱之门外面坐着,面向着人间,思考着。他坐在人间和地狱的交界处,一旦打开这张门,里面便是地狱。一面人间,一面地狱;一面生,一面死。他思考着,但是他的思考永远不会有结束的那一天,他没有给我们思考的答案,却给了我们思考的姿态。他在生死之间,掉入一个永恒的刹那里,并且不会从那个状态中解脱出来。这个作品给人太多的想象空间,每次看着它,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现在,在人间的你我,一同站在地狱之门前,也是一种缘分。”杨光说着,转头朝木易粲然一笑。“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就觉得,这地狱之门后也许也不是地狱,而是闪着金色光芒的天堂。”杨光看着地狱之门后面的树荫和夕阳,再看看被夕阳笼罩的木易,忽然就更加喜爱罗丹的雕塑了。

      木易则呆呆的看着“地狱之门”,久久的沉浸在震撼中。

      昨天还互相不认识的两个人,现在一同站在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前,一同感受地狱之门的魅力,幻想着“思想者”的感情。与艺术品一起融合在这个花园里,成为整个展览的一部分。忽然间,两人间的尴尬不见了。只留了共同的对艺术品的无限欣赏和喜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