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生活不易,兰台叹气3 ...

  •   郡王府
      赵修齐一回到郡王府,沈先生就匆匆赶到:“殿下今日为何要答应太子,他明明知道陛下……。”
      赵修齐神色平静:“今日,本王拒绝不得。”
      他是欠了中宫恩情,又被中宫抚养过一段时间,如今已经是实打实的太子党。
      太子打定主意要他出头,若非做好与其决裂的的准备,他就推据不得。
      明白沈先生心中的顾虑,赵修齐摆摆手:“还请先生替本王出谋划策,几日后如何御前奏对。”
      末了,他加了一句,“劳烦先生了。”
      至此,沈先生连忙敢起身:“若非王爷相助,小人早命丧黄泉,父母之冤也无从辩白。小人愿为殿下赴汤蹈火。”
      沈先生思虑道:“太子拉拢士族,却也不敢轻拭陛下锋芒,这才让您做这个领头之人。”
      “此事本就违了陛下的面子,如论如何进言,恐都会使得龙颜大怒。”
      赵修齐默默无言。
      他也知道,但是此事他拒绝不得。
      “殿下,属下听闻您与楚世子乃是旧交。”
      沈先生恭敬的行了一礼,抬眸到:“楚王世子出生贵重,陛下看在冀州也会卖世子几分面子。”
      听到楚兰台,赵修齐眉心皱的更紧了:“此事风险极大。”
      他其实并不想此时拉楚兰台下水。
      沈先生正色道:“今日众人皆要动刀兵压制民工,唯有楚王世子提议以粮待币。”
      “众多士子之中当真没人知道粮贵钱贱?只是都舍不得出粮罢了。”
      “但是世子却说让户部拨款,这便是楚世子的高明之处。”
      要知道户部是前几日魏王才从太子口中夺过来的,以粮代币,粮从何来?
      户部哪里能筹到那么多粮?唯有向世家借粮。
      世家都是太子的簇拥,魏王如何借的到?
      到时借不到粮,修不了渠,自是户部筹备不利的措施,到时户部说不得又会落入太子手。
      所以即使可能要出粮,太子与众人才会欣然同意楚兰台的提议。
      “世子建言不但解了太子之围,还能体恤百姓,可见世子聪慧,殿下不妨一试。”
      更重要的是此事风险极大,此人既要能在陛下面前有几分面子,又要冒这个风险帮赵修齐。
      整个长安,唯有楚兰台。
      杏园
      杏园位于长安东面,楼阁设计,甚至一草一木都是请了当时最有名的工匠亲自监工,更从山上引了温泉活水,四季都是一片温暖如春。
      赵修齐被引入院内,一眼便看见独自站在杏树下的楚兰台。
      楚兰台微微一笑:“殿下果然赏脸,杏园的杏花一开,殿下就来了?”
      赵修齐动了动嘴,有些欲言又止。
      多年未见,开口就要让对方帮忙。
      饶是他脸皮再厚,一时也无法开口。
      楚兰台发现了对方的犹豫,笑了笑:“长安闻三殿下之名如雷贯耳,怎的见了旧友,反倒说不出话了?”
      赵修齐心下放松:“我能个有劳什子的大名,就是有,只怕也是混名。”
      楚兰台笑了起来:“我还道殿下从军之后威严正色了不少,谁知殿下还是同往年一般不拘小节。”
      他昨日在太子府邸见到对方的时候,还以为对方转了性子呢。
      楚兰台的打趣打破了二人多年不见的隔阂。
      “本王不拘小节,那你是不知道汴州军里那些混子,那才是真的不拘小节。”
      赵修齐也故作恼怒:“好不容易再见,你还要嫌弃本王,故友情谊何在?”
      楚兰台挥退身边的下人,脸上有了些真实的笑意:“所以,我这不是请殿下来杏园赔罪来了?”
      时正暖春,杏花正好。
      水磨的青石,干枯的枝桠,风一卷,便是一场飞雪。
      赵修齐点点头,煞有介事的数落:“嗯,本王回长安半月,楚王世子一面不见,上次诗会也半面不漏,还得本王自己下的拜帖。”
      走在院内的小路上,楚兰台开口,声音恰如温水般适人。
      “殿下在汴州塑边多年,好不容易回了长安,未面圣我便先一步拜会算是什么回事?”
      赵修齐嗤笑一声:“我算哪门子的殿下,才刚在汴州站稳脚,就忙不迭的把我叫回来……”
      “殿下!”一听道如此言论,楚兰台便控制不住的脸色微变,压低声音,“隔墙有耳。”
      老子不把小子当儿子,但是却不能听到小子口中半句不好。
      昭妃当年疑似私通可是奕帝心头的一根刺,虽然后来奕帝留下了赵修齐,可是赵济明也因此不待见他。
      他再乱说话,明天那些钉子就能把这话传到奕帝耳朵里,到时赵修齐的日子还要难过。
      赵修齐叹了口气:“这里说句话都麻烦。”
      他敢说这句话,是因为面前是楚兰台。
      寥寥几句,代表的,却是不曾说出的信任。
      心似乎在一瞬间被什么柔软的东西充满,楚兰台看了赵修齐一眼,是真正从唇角笑到眼里。
      “殿下是为了新科状元之事来的吧?如今也没什么其他事能让殿下如此欲言又止了。”
      昨日他们一齐去的太子府,赵修齐的想法并不难猜。
      “三郎……”
      一声叹气,赵修齐苦笑:“你就不能偶尔笨一回。”
      楚兰台笑了笑敲着折扇:“我若是笨一点,殿下打算如何行事?”
      ……
      听明来意,楚兰台略一沉吟:“殿下从军得了个好属下。这方法倒也不失为一条道路。”
      “只是……”
      他折扇微扬,转头打趣道:“殿下欠了我这么大一个人情,打算如何来还?”
      赵修齐不由微微有些晃神,杏花树下,青年折扇轻摇,仿佛人间富贵花。
      二人离别六年,都已经不是少年模样,唯有对方言笑晏晏的模样,像极了当年。
      想到以往,他嬉笑着搬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本王两手空空,也唯有任君驱策了。”
      “我可不敢使唤殿下。”
      楚兰台唇角挑起,露出了一抹笑:“金风楼以善羞珍歌舞出名,若有哪日,殿下带我去领略一番如何?”
      要知道,根据他听到的传言,齐郡王在去汴州之前,每月流连于长安最好的乐馆金风楼,还十有八九会包一个最红的头牌。
      这半个月,他可是听尽了齐郡王的大名。
      赵修齐一僵:“这个。”
      楚兰台笑眯眯:“殿下才说了任凭驱策,如今也不需殿下做什么,不过是带旧友去故地听曲,怎的就能让殿下如此为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三.生活不易,兰台叹气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