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雁过留风】【一】李雁 ...

  •   李雁从五岁起便知晓了自己未来五十年的人生。
      六岁,入柳家医馆,拜柳药师为师学医;二十岁,返回李家堡继承家业,娶一位名门之女,双宿双飞;二十五岁,成为新的武林盟主;五十岁,死于非命。
      安排这一切的人是他的亲生母亲——现任武林盟主夫人林红蓼,她是连江湖都能握在手里的人,有得是法子握住她儿子的命运。
      诸如,李雁身边近侍李甲在柳家暗中替林红蓼传授李雁武功;护院借巡防之名在柳家四处打探消息;教书先生替林红蓼沟通书信、长随负责联络附近的李家据点……总之柳家内所有人,包括李雁的一举一动都被一张名为李家卫的网牢牢捕捉,消息顺着网的脉络丝毫不差地传递给坐镇中心的林红蓼。
      舟车劳顿,拜见柳家家主柳药师后,管家领着李雁前往预先修整好的院落。李雁环顾一圈,察觉四周景致和屋内布置与李家堡内的院落有七八分相似,必定是林红蓼派人精心打点过的。只是院墙外有一株高大繁茂的柳树,枝条随风悠悠地在白墙灰瓦上轻扫,李雁忽然觉得鼻子有点痒。
      李甲替他合拢了翎纹窗扇,他在房内靠着软垫坐下,等着随从将行李打点好,接着果然端来了一碗药。
      他自小体弱多病,时常呕血,看了许多名医也治不好,只得来柳家医馆求柳药师照料——多么完美的实情和借口。
      李雁将药一饮而尽,再机械地咀嚼已经尝不出味道的果脯,切身体验“如同嚼蜡”四个字的含义。
      他挥手让随从退下,不觉又将目光移到雕花窗格,忽然觉得自己也只是一块被人雕刻成想要的图案的木头。
      明媚春光和破窗声打断了思绪,窗外的小女孩已经换下了方才见客的裙衫,身着常服,卸了珠环,只用绸缎束发,收回推窗的手交叠在窗框上,笑盈盈地歪着头问他:“雁儿,要不要一起去玩?”
      那是柳药师的女儿柳风,比自己还小两岁,今日入柳家拜访柳药师夫妇时才与她初见。听闻她仿佛故旧又如亲朋般以小名称呼自己,他不禁蹙眉反问:“你叫我什么?”
      她滴溜溜的眼眸一转:“不该先问问玩什么吗?”好个避重就轻的反问。
      他凝着脸没回应,李甲上前躬身行礼:“柳小姐,我家少爷初来乍到,对此地风物尚不熟悉,况且一路奔波劳累,近日还需休整,请柳小姐别处去吧。”
      “哦。”柳风背着手后退两步,李雁便只看得见她发梢,她又“咻”一下重新搭在窗台上,仿佛将“近日”听成了“今日”,狡黠一笑:“那我明日来。”
      李甲按流程答道:“明日公子要拜会书塾的张先生,随他念书。”
      柳风不假思索:“散学后呢?”
      “需请柳药师为其诊脉,开方医治。”
      “我爹爹医术很好,开药很快的。”
      “只怕公子会劳累了,不能陪小姐玩耍。”
      “那后日……”
      “后日也……”
      “好了。”
      李雁打断。
      李甲躬着身转回,向李雁请示。
      “为何一定要找我?”他终究没说出那个“玩”字。
      “为何不找你?”柳风的发丝与墙外的柳枝飘成相似的景致,像是遥远的暖日真实地降临在他的眼前,她身影瘦小,却有主人翁姿态,理所当然地笑道:“爹爹说,你要在这里住很长一段时日,你的随从也说,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若连我都不带你玩,只怕你更难适应这里了。若不适应自己要长久身处的环境,该有多难过啊。”
      李雁拢在袖筒中的手微微颤抖。
      是啊,难过。
      他偶尔会有种恍惚,自己明明才六岁,却被迫接受了自己未来五十岁的命运,从此世界只剩下一条路径。他按照母亲的指令服药、习文、背诵武功招式,也见过李家堡中所有同龄的“小孩子”,都是要按照规定的章程强身健体习武学文才有饭吃,才“有人要”。
      离家途中,他才见到“外面”的小孩,是依靠在父母肩头朝着糖画“嗯呀”伸手,也是帮着爹娘算数找零、包好商品递给客户。
      夜深时,李雁安慰自己,心想天下孩子不外如是,都被安排好了未来人生的轨迹。他能帮上那身为武林盟主夫妇的爹娘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病情在柳家医馆常住,学柳药师的医术,然后取而代之,将医馆收入李家堡麾下。
      直到柳风说出“难过”二字,他才发觉,自己真的很难过。
      并非肌肤口腹的困苦,而是心中的寂寥荒芜。
      每天睁眼后闭眼前,都有两个数字裹挟着他。
      四十四年,是他剩下的时间。
      十四年,是他能用来完成在柳家医馆的任务的时间。
      可是不知为何,今日总觉得这时间好像长得很。在这个天高双亲远的地方,只要他下令,李甲和张先生应该都不会多禀报一句。
      就让他像普通孩童那样先玩一会儿吧。就一会儿,他还有时间。
      “玩什么?”
      他低着头声如细蚊,但柳风听到了。
      “你想呢?”她轻巧地一撑手踏着窗枢进来,越过愣在原地的李甲,拉着李雁的手腕便往外走:“啊对了,雁儿我跟你说……”
      他的情绪也被这样的“小孩子”调动,不顾所谓礼仪打断道:“我比你年长。”
      有李雁的示意,院中众仆并没有拦,柳风便脚步不停地拉着他出了院子,一边道:“我知道啊。你可以叫我小柳或者小风。”
      他有些无奈地反手拉住她让她走慢点,把他的意思听仔细:“不,我是想让你别叫我小名。”
      “那不行,叫雁儿多亲切啊。”走得更快了。
      往后多年无论他怎么争辩,柳风依旧偏执地称他“雁儿”,一唤便是十四年。
      在李家堡时,李雁曾听负责情报的李家卫提过柳风,说柳药师夫妇将她保护得极好,养在闺中不见外客,在闺房外也只听闻她轻声细语,从不出格。偶尔还有琴声泠泠,大概是柳风在随母亲杨芊习琴。
      而李雁亲眼见到的柳风不学医、不练琴,她会上树掏鸟、下河摸鱼,男扮女装入私塾,文通武绝,使得一众男同窗心服口服地尊称她为大哥。她做事全凭心意,指不定哪天就突然杀到他窗前,院中侍卫也是凭借廊下灯光才看到她的身影:“柳小姐!”
      两年了,习惯了她行事作风的李雁闻声迅速折起手中还未读完的信笺递给李甲,李甲立刻接过信笺塞到信封里,夹到书页中塞回书架上。柳风推开窗扇时,李雁端坐在书桌后凝神练字,笔下微顿,闻声抬眸;李甲面朝书架而后扭头,右手伸向腰间佩剑,看到柳风直盯李雁,未注意这边的动静后才松了口气。
      那伪装成每月家书的信笺里写的可都是柳家医馆近期的情报。李甲每旬总会按林红蓼的吩咐,教李雁如何整理和分析情报背后的事件走向、人物性格和各方势力之间的交错影响,但每次都提心吊胆,总担心柳风会不会突然出现。早两年,李雁说了好几次“下次请走正门”,可柳风就是固执地轻功翻墙、推窗为门。他还能咋办?只能商量怎么更快地收好情报呗。
      柳风说她只是突然想去看日出。他觉得奇怪:柳风平日寅时三刻必定出门又失去踪影,轻功又日益精进,想来是勤勉有余且有名师指导,那个时辰便是要去寻她师父练功。此时亥时将过,若去看日出不得生生等到寅时?她又何日松懈过?
      可他来不及细想,巴不得和柳风赶紧离开这里,于是他示意李甲收好桌上未整理完的情报,自己披上衣服提了灯出门,和柳风爬上后山,然后熟练地伸手让她带自己上树。
      二人并肩而坐,李雁问道:“你怎么了?”
      这一路上他就发现柳风比往常更关心他的举动,问起他的身体如何,吃的什么药,吃药后有没有什么不适。他按设计好的回答一一答了。柳风沉默了后半程,李雁便也默默跟在她后头。此时和她并肩,借着日出前的微光才隐约看到她脸上的愁闷和落寞,李雁隐隐觉得应当和自己有关。
      远方朝阳渐升,只听柳风说:“雁儿,我师父曾说,没有人生来便注定是什么样的人,要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其实全看自己的心意。所以,即便所有人都认为我应该是个温柔的医女或琴师,我却偏要练好一身武艺闯出去。”
      柳风怎么突然说这些话?莫非她爹娘开始劝她学医了?还是劝她收敛些呢?她今夜专程找他看日出而不是养精蓄锐去练功,是为了这个吗?
      习惯了分析她表情和语气的李雁总会想太多,试探道:“你虽有心,可是父母之命如何能违逆?”
      “那就看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李雁正想着柳风何出此言,可柳风话音刚落,便听闻有人呼喊他们的名字,想来是柳风的义妹珮珮寻过来了。果然一个小小身影和李甲一同奔到树下,喘着气急忙慌地招手让柳风赶紧下来,说柳药师催他们赶快梳洗,更衣见客。
      柳风倒也不拖延,带着李雁飞身下树,李甲仅仅来得及在李雁落地后扶他一把。
      李雁知道李甲一直默默跟着,就在附近,只是中途假装和珮珮一同寻来罢了。
      二人被分别领走更衣,李雁低声问:“来的是谁?”
      李甲用只有他们两人听得见的声音答:“北山郡王携子出游,途径柳家,来此小住。”
      柳药师的妻子杨芊曾是北山郡王府的琴师,可是郡王出游来“访”嫁了人的女琴师,多少有点奇怪,在柳家小住就更奇怪了,竟还专门叫柳风去见客……李雁问道:“他们两家是什么交情?”
      “据说柳药师多年前曾救回濒死的郡王,郡王重情义,出资建造了这座柳家医馆作为答谢。”李甲顿了顿,打量着李雁的神色回答道,“郡王此行有结亲之意。”
      李雁停步:“谁和谁结亲?”
      “郡王府二公子林夏至,和……柳风。”
      李雁蹙眉攥紧了拳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