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一剪梅·漆簪上发 ...


  •   一剪梅·漆簪上发

      时装稍现本家意 罗裙慢系 明扣榫卯 舞袖顽感见肘意 心如放量 乐庆东宁①
      长丝及腰拢云髻 素漆簪发 非古利行② 衣衫曳摇汉风韵 人在母地 心胶子居

      ————————
      ①东宁,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土地。明代驱逐了荷兰侵略者的中国爱国英雄郑成功改称“东都”,后继承其位的儿子郑经改为“东宁”。
      乐庆东家,是想表达对台湾汉服活动举办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欣喜之情。只有复兴汉文化,才能守护好海峡两岸有共同的文化根。

      【以下内容同第18篇《漆聚赋》的注解④: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养郑成功为嗣,并赐其姓为朱。隆武帝不幸被清人俘虏时“君为臣纲”也坚决绝食殉于社稷,郑成功在其去世后仍坚定地抗清奉隆武帝为正朔。这对君臣共同完成了儒家中的“纲”。
      而郑成功的儿子做为明遗民继承郑成功之位之后,出于孝纲、臣纲坚定地不愿剃发易服,做到了继承父辈遗愿的孝纲、忠于国家的臣纲,可见也是一精忠之士。
      可内外联动吹捧满清灭汉的新清史学派,在马大正的《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一书中,为吹捧清朝,将秦唐明从汉明朝代中拆解出来,还将爱国志士郑经也叙述成了导致台湾不能回归“中国”的责任人。
      可清帝康熙明明在康熙六年(1667年)同年接见了荷兰使团,清统治者对荷兰曾侵占台湾的事没有耳闻吗?他们不但不驱逐外夷侵略者,还在之前就成立了清荷联军反过来攻打中国人之领土,其中包括台湾(对其承诺向晚清时一样交出经贸管治权)。要不是中国人民的奋力抗争,或许在清初就早早的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形。】

      ——————————
      ②汉式装扮绝不会做古,在当代社会完全可以利落地出行,且能带给着装的人知已之根的自信。汉服、汉式发型绝不等于“古装”,会一直传承在中国人的每一代“当代人”中,活在每一个当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