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分歧 ...

  •   八月十四。中秋节前一天,考卷评阅最后期限。

      连续三日歇在文渊阁的评阅官员们只剩下一份试卷难以定夺。

      若只是微弱争执,众人各退一步还好商议,可是分歧之大,已然不是他们随随便便能下定决心的。

      永宁公主与万历皇帝在乾清宫讨论工部制作出来的一些新武器。

      这事还要从考试那日从国子监回来说起,永宁公主注意到锦衣卫和禁卫军配置的火器,她记忆中似乎从未出现在皇宫,于是直接问万历皇帝要了一件看看。

      万历皇帝让锦衣卫的人展示给永宁公主,没想到她看了一眼便会使用,而且使用得有模有样,不说弹无虚发,起码十发七中,这可是她第一次接触啊,万历皇帝和围观的锦衣卫们惊叹不已。

      永宁公主自己也吓了一大跳!她力气真的很大!

      这不,工部设计了一批新武器,万历便请永宁公主与他一同观看。

      两人正讨论得激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两个小孩子在讨论玩具要怎么玩。乾清宫掌事来报:三位阁老和申时行申大人求见。

      “皇兄既有政务,我便回去了。”永宁公主重生后,最大的愿望便是万历皇帝能早日掌权,励精图治,将大明带出日薄西山的泥沼中,只是没想到她还没做什么,似有高人在万历皇帝背后指点,一切都往更好方向发展。

      “你等一等。”万历皇帝放下手上火器,让人收起来,“他们这个点来,恐怕与这次考试有关,你也听听。”

      一开始万历皇帝如此豁达,永宁公主还不敢置信,后来次数多了,她也就习惯了。可能还是因为他后面那个高人吧。

      高拱、张居正、高仪和申时行很快进来,见永宁公主也在,并未想太多。

      高拱性子急躁,一进来单刀直入:“陛下,臣等评卷时遇到难题了,您快来评判评判。”

      永宁公主看了眼万历,两人相视一笑,果然如此。她也就放心留下来了。

      万历问道:“出了何事?高阁老慢慢说。”

      高拱擦了擦脸上的汗,说道:“这有一份试卷,按我和张阁老的意思,可以给一个‘甲上’,但小高阁老和申大人以为此为不及格之答卷。”

      永宁公主和万历大为惊奇,这评分区别也太大了。

      “给朕看看。”拿过那份试卷,万历低头认真看了起来。

      永宁公主一直盯着他看,见他目不转睛,神色如常,但额头青筋紧绷。越发好奇,试卷上写了什么,让皇兄如此激动?

      片刻后,万历抬头,平静问道:“高阁老、张阁老为何认为此卷可评‘甲上’?”

      “以小见大,以家类国,针砭时弊,有理有据。”高拱已经习惯在万历皇帝面前直来直去,丝毫没有犹豫说道。

      听他如此说,永宁公主意识到他们在讨论考试的最后一道策问题。

      这道题出得极为刁钻:“巧者劳而智者忧”①何意?何解?

      初一看这题很好理解,又未限制话题范围,只要识字,多少也能写上几句,可正因为自由度大,才很难把握。

      写闺阁之人之事可以,写小家大户亦可行,甚至说理言志未尝不可,但论国事政策,需得有胸怀、有勇气、有见识才行。

      张居正接着说:“此女熟读史书,又于内宅生活观察入微,文风内敛而不失锋芒,用词精准不求华丽,难得!难得!”

      万历未置一词,又问:“小高阁老和申大人为何以为此卷为不及格?”

      申时行看了眼高仪,见他让自己先说,便也不再推脱,说道:“臣以为此文措辞尖刻,又有清谈之嫌。”

      高仪道:“臣深以为然。”

      永宁公主看了看高仪,他好像一直都这样,不轻易表达意见,模糊地站队。

      只不过,他是少有清廉实干的人。毕竟自家房子被烧,钱只够租房子住的文官能有几个。更重要的是,他也许会有不同想法,但始终站在皇权这边。
      这就是永宁公主对高仪的印象。曾经还当笑话听,经历了许多,她明白这种人在大明也是凤毛麟角的。

      万历皇帝将试卷递给永宁公主,说道:“你看看。”

      永宁公主:“……”她读书真的不多!
      硬着头皮看下去,永宁公主很不自信地说:“四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

      万历皇帝眯了眯眼睛。妹妹还是那个妹妹。

      “高阁老和张阁老道出了朕的心声。”万历又说,“此文难得。”

      高拱毫不掩饰高兴心情。

      申时行委婉道:“事关诸位公主,不如请慈圣太后娘娘也看看?”

      永宁公主虽确实不敢评论谁的说法更准确,但隐隐明白这篇文章后面有更多深意,才会让申时行坚持请母妃出马。

      万历皇帝让人立刻送到慈宁宫。

      李太后命人传话,意思与申时行差不多。

      众人又陷入僵局。

      永宁公主忽然说:“我听闻李贽李大人曾开设讲坛为女子讲学,想他见多识广,不如请他评阅评阅。”

      若说对女子最无偏见的人,非李贽莫属。

      答案毫无悬念。李贽支持高拱和张居正的判卷。

      申时行和高仪暗自叹气。他们与文官走得最近,政治主张偏温和。没有万历、张居正、高拱破釜沉舟之激进。

      万历是因为从人身兔子头主播那里得知大明自他这里快速衰败,不得不革故鼎新。而张居正和高拱,他们历经三朝,潜心钻研国策,知道重疾需重药。
      无关对错,立场不同。所以他们天然偏好激进锐利之言。

      这也是林如海对着贾政所说的道理。
      不同环境,选择不同;不同立场,选择也不同。

      万历问:“考卷是否全部批阅完成,明日一早可否张榜?”

      高拱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红榜,慢慢展开,双手递给万历,笑呵呵道:“回陛下,只剩这一份试卷定排名了。倒也容易,直接写在第一个便好。”

      永宁公主伸头看过去,十一个名字中没有找到林黛玉。

      万历挑眉,问道:“那试卷是你们重新糊上名字的?还怕朕偏心!”

      今日过来的四位大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在他们面前,他不必时时刻刻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偶尔露出十三岁少年应有的模样。

      “那是谁的试卷?”永宁公主心跳加速,声音微微颤抖。

      张居正语气中无不赞赏道:“姓林,闺名黛玉。林御史家的独女,年仅七岁。共三大题,前两道林姑娘皆为甲上,再加此道题,如此便为魁首。”

      太好了!永宁公主喜上眉梢,林妹妹果然这么厉害!

      当时看了题目,她还替林妹妹捏了一把汗,如今看来是她想多了。
      不过,转念一想,又冒出一身冷汗。林妹妹胆子也太大了!四位主评阅官,分歧那么大,不是极好,便是不及格,这差一点便要落榜了。

      正所谓闺阁中代代有人,不少闺秀第一道大题或第二道大题都得了甲等。若林黛玉这题真被判了不及格,肯定落榜了。

      万历见永宁公主果然高兴,心里也跟着高兴。
      林如海是他看中的人,他还要委以重任,女儿留在京城,他也更放心。见永宁那个样子,很可能选林如海女儿作伴读,这样岂非一举多得。

      永宁公主也在暗暗看万历,因为她很早便发现郑梦境的名字在此次参选之中,而且还在这十六人之列。

      这就意味着,她要与郑梦境要成为同窗了。

      郑梦境,上一世,她是皇兄的宠妃啊!
      还有王喜姐,上一世,她是皇兄的皇后,只不过是母妃喜欢的,而不是皇兄喜欢的,没想到也在这十六人之列。

      这可真热闹。然而皇兄一无所知。

      “这个郑梦境。”万历皇帝突然说。

      永宁公主一惊。

      “没想到真能考上,李时珍恐怕又要暗自得意了。”万历又说,“不过这样也好,他也不会动不动要辞官还乡了。”

      永宁公主翻了个白眼。她后来才知道郑梦境拜了李时珍为师,因此才有资格参选。

      八月十五,中秋节,放榜日。

      一大早,荣国府便派了人去国子监大门口等着,众人围坐在贾母的屋子里。

      黛玉绞着手帕,时不时往外张望,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第一,还是被诟病标新立异?考完后,她将应试文章默写出来给爹爹看,爹爹说她必能夺得魁首,她又高兴又忐忑,这两日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除了薛宝钗一贯表现得十分稳重,其她人也都坐不住,伸着脖子往外看。

      没有让她们等太久,有林孝之家的进来,一脸笑意说道:“恭喜老太太,贺喜各位姑娘!”

      贾母道:“我们家这几个都考中了?”

      “正是。我们家三位姑娘、林姑娘、宝姑娘、史姑娘都榜上有名呢。”那林孝之家的腿脚麻利,说话爽快,拿出两张纸,“我知道姑娘们着急,便让小厮抄了名单来。另一份是试题,也张贴出来了,也不知道姑娘还想不想看,便一道抄回来了。刚刚进角门时,老爷那边也抄了一份名单、一份试题过去,才让姑娘们多等了一会。”

      宝玉连忙接过来,一看,高兴道:“林妹妹是魁首,太好了,林妹妹是魁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分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与完结文《励精图治怎么会亡国》一样背景为平行世界的明朝,有联动但【不看】完结文【不影响】新文阅读,感谢支持!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