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12.

      周星星临走时交代,由他负责的第一阶段实验已过,接下来要扩大试验范围。换句话,更多的人要遭殃了。林非和赵敏心知肚明,接下来负责实验的人,再不会像周星星一样平易近人。

      这个外星实验的范围没多久就扩大了,因为肿瘤期刊和年会上异常高发的脑癌报道越来越多。林非心里非常沉重,很多人问他们,你们当时的异常高发脑癌,后来是如何处理的,林非都不知如何回答。这时科研基金越来越少,NIH的pay line一降再降,大家都囊中空空,研究愈发艰难,很多项目只能靠私人基金支撑,竞争趋于白热化。林非手头的R01一个接一个的到期,新的钱又找不到,急得满头冒火。这时他以前的一个成果有公司和他联系,愿意邀请他技术入股,共同开发,同时请他担任研发部门的领头人物。面临如此机会,林非却犹豫了。

      赵敏问林非,是愿意选择做千万富翁,还是选择得诺贝尔奖。林非毫不犹豫的选择诺贝尔。赵敏又问,那是选择做亿万富翁,还是选择得诺贝尔奖。林非思考一下,惴惴的问赵敏,“你呢?”赵敏怔怔的过半晌才说,“我不知道你做亿万富翁会不会更加幸福,但知道你得诺贝尔奖一定特别快乐。”林非点头,又说,“可是接着科研也未必可以得诺贝尔。”赵敏立刻说:“去industry也不一定会变成亿万富翁。”

      谁知道下一步外星人会再怎么扩大试验范围?这样任人宰割又束手无策,不论如何也要尽力而为。资金有限,林非决定砍掉原来一些其他的项目,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肿瘤治疗上,合作者有斯蒂文.琼斯,和另外一个脑外科医生,罗伯特.肖。

      当中研究基金一度断绝,他左支右补,拆东墙补西墙,艰难度日。好几次面临资金不足差点儿要解散实验室的地步,幸亏林非一向在业内人缘好,关键时刻得到系里秘书/学院资金协调人/基金管理协会/等等的火速线报,才又活过来一口气。全身心投入,几年之后,终于取得成果。2009年6月,美国第一例采用干细胞治疗脊椎神经损伤的病例成功之后,干细胞研究日益广泛。林非的方法是用药物把癌细胞转变成为停止分裂的分化干细胞,然后再对干细胞实施标靶药物,让免疫系统来消灭这些干细胞。这个方法的一个关键是利用血脑屏障来控制药物起作用的区域。正常情况下,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之间有屏障,叫做血脑屏障。血液当中的大分子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系统,所以一般药物无法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但是脑部肿瘤在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增生血管。这些新分化出来的血管,没有血脑屏障,所以血液中的药物可以进入肿瘤。杀死癌细胞方法很多,但是靶向确定一向是个难题,否则杀敌八百自损一万,什么脑癌病人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林非的两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逆转癌细胞为干细胞,以及靶向制导药物。不论哪个,有效应用于临床,都是划时代的突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