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东西很快就送来了,天佑帝先看的是那几块大小、薄厚不一的石板。其中有纯水泥制成的,有添加了沙子的,有添加了石块的,也有添加了折断后的草木、树枝的等等。而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水泥板都坚韧无比,厚度越高越难破坏。

      接着周遇之又命人当场试验。

      结果当然是喜闻乐见,来自小葵花幼儿园的这本《水泥的制作方法详解》也不知是谁写的,按照上面的方式制作出来的水泥干得很快。加上水后不过是半天时间,便在地上形成了一块厚厚的淡灰色石板。

      所耗的时间比需要开采和烧制的砖石少了千百倍。

      “好,好啊!”

      “果真是难得一见的奇物。”

      亲眼看见水泥板形成的天佑帝大喜,连赞了三声好,然后看向周遇之道:“不错不错,此物确有大用,遇之你当得一功。”

      “唔,刚才你说是谁找到的这方子来着?”

      “是小儿冬冬,”周遇之知道重头戏来了,便道:“陛下您可还记得,奴婢的兄长于几个月前去世,留下了一个孩子。因为老家已无人,奴婢便将他接到了京中抚养。”

      “冬冬乖巧懂事。”

      说到此处,周遇之的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他见奴婢整日埋首于书堆之中,于是自告奋勇地来帮忙。但他今年不过三岁,字都不认识几个,书就更看不懂了,于是翻着翻着便只看那些带着图的,没想到竟找到了这本。”

      周遇之从袖袋将《水泥的制作方法详解》取了出来呈上,“水泥的方子便是在这上面找到的,工匠试验出来后,奴婢便赶紧来禀告陛下了。”

      “寿陵砖石不足,有了此物后砖石便不缺了,明年孝睿太子大祭亦能顺利进行。此乃社稷之福、陛下之福,亦是我们父子之福。”

      天佑帝听完,好一阵子没有说话。

      “孝睿,睿儿……”

      他忽地感叹道:“睿儿也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啊,朕还记得他刚满三岁的时候,太傅教他习字,回来后他见朕为那些奏章头疼,于是便说他来看,让朕好好歇息。呵呵,他当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看一个让朕教一个。”

      “朕的睿儿,今年三十五了……”

      天佑帝忽地又沉默了下来,没有了说话的心思,良久后他摆了摆手道:“这东西的确不错,你看着安排吧,莫要误了明年的大祭。”

      “至于论功行赏,唔,”他想了想道:“遇之你先是为朕除去了那不孝的赵熙,你们父子此番又解决了寿陵的难题,的确该赏。”

      “你想要什么赏赐啊?”

      “不敢欺瞒陛下,”周遇之的表情先是兴奋,然后又变得苦涩,“冬冬跟着兄长,从小就受了许多苦,而如今来到京城,奴婢又是这样的一个身份。奴婢不想他日后因为宦官之子的身份受人鄙夷,因此斗胆为他求一爵位。”

      “愿他往后衣食无忧,健康长大。”

      “爱卿你有心了。”

      天佑帝缓缓点头道:“那就赏他一个奉国将军吧。”

      奉国将军是最末等的几个爵位之一,前朝时郡王的曾孙辈便会被封为奉国将军,每年的俸禄为六百石,食邑两千。

      原本本朝也是这么规定的,但三十多年前先帝在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犹豫不决,直接导致了二王之乱。后来那场叛乱虽然被平复,但却造成了国库空虚,天佑帝登基后竟然连赏赐给平叛将士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当时的京城局势岌岌可危。

      时任吏部尚书的刘廉便提出了“功劳封爵、献金得爵”之策,并且将原本的公侯伯下的“四将军爵”即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往下再延了一阶,新增只有俸禄没有食邑的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恩中尉四爵。

      从此“四将军爵”便变为了“八将军爵”,也叫“上四将军爵”及“下四将军爵”。

      而“功劳封爵”顾名思义,就是只要你立下了足够的功劳,便能获得爵位。这在当时主要是针对平叛有功的将士及朝臣们的,通过以爵代赏的方式,解决了因国库空虚,发不出赏赐险些引发将士暴动的问题。

      天佑帝登基的三个月里,便封了三万多个爵位出去。

      至于“献金得爵”,指的是不管你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只要向朝廷献上一定数量的金银,便可获得一个爵位,最低等的“奉恩中尉”甚至只需要三千两银子。

      但进献金银获得的爵位不可世袭,没有食邑,俸禄也几近于无。好处是能免劳役及部分赋税,并且见官不拜,子孙可参加科举。

      上缴的“献金”一分为二,一半充盈国库,一半则收入内库。

      凭借着这个主意,国库当年便不再亏空,内库也能支撑起寿陵长达三十年的修建。是以立下大功的刘廉不但顺利进入了内阁,后来还成为了首辅。

      他也因此被封为敬廉伯,他的两个儿子也被封为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

      三十多年的上行下效影响下,若家中子弟没有什么才华,不能靠科举入仕的话,长辈就会考虑给他谋个爵位,好免除后代子孙的税赋及劳役。

      如今京城,有爵位者遍地。

      周遇之此前于废太子一事上立下了功劳,这次又献上了水泥,无疑也是符合条件的,而这也是他今天特意提到周冬冬和孝睿太子的原因。有了爵位,对孩子的将来有好处。当然他看不上献金得爵,给儿子谋划的是因功封爵。

      如今谋划已成,他当即跪了下来。

      “臣代犬子领旨谢恩。”

      ……

      新出炉的奉国将军周冬冬正在玩滑板车。

      周遇之安排工匠将花园某处的地面铲平,然后用细沙拌着水泥在上面仔细地铺了厚厚的一层,晒干后便成为了一片大平地。

      周冬冬非常喜欢!

      他觉得这地方就跟小葵花幼儿园里面的操场一样,光滑、平整,而且四周还种着好多花草,五颜六色可好看了,比幼儿园里面的操场还要好看。

      当然最让他满意的是这块地很平。

      用水泥铺成的地面比前院书房门口的那个青砖石院子还要平整,脚轻轻一蹬滑板车便能滑出去老远,都不怎么需要使力气。所以现在这块大平地已经打败了书房门口的那个院子,成为周冬冬最最喜欢的地方,给钱都不换的那种。

      他在这里玩得很开心。

      骨碌碌……

      不过玩着玩着,大平地边上的一堵墙上面突然冒出一个头来。他盯着周冬冬欢快的身影看了一会儿后,突然大声喊道:

      “喂,你在做什么啊?”

      谁啊?

      周冬冬用脚刹车,使自己停了下来。

      然后他侧过身子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疑惑地望了过去,就看到了一个比自己大一些,长得虎头虎脑的男孩子正趴在墙上,好奇地朝着这边张望。

      见他看过去,那孩子还好奇问道:“你玩的这个是什么啊?看起来很好玩。”

      周冬冬调转车头答道:“是滑板车呀。”

      “你是谁啊?”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四肢并用着爬上了墙,然后坐在了上面,神气地回答道:“你不知道我是谁?我姓尚哦,叫做尚寅,寅是老虎的意思,尚寅就是尚家的小老虎。”

      “尚是尚元洲的尚,你知不知道尚元洲是谁?”

      “他是我爹!”

      周冬冬:“……???”

      他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很耳熟,在哪里听过一样,但想了一会儿后还是没有想起来,于是直接问道:“你爹又是谁啊?”

      尚寅眼一瞪,似乎是没想到居然会有人不认识自己的爹,顿时便大声喊道:“我爹就是我爹啊,他好厉害的,是锦衣卫的老大,是指挥使,是他们的头头!”

      “这回你知道了吧?!”

      锦衣卫指挥使?

      周冬冬还是没想起来,于是转头望向了旁边的小厮顺子。

      顺子低声回答,“小少爷,隔壁住着的是锦衣卫指挥使尚大人,他是督主的,是督主的同僚。因为尚夫人前阵子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所以您未曾见过尚小少爷。”

      末了他还补充了一句,“但小少爷您见过尚大人的,那天您去前院玩的时候,尚大人也在书房。”

      “便是站在督主身后,同样穿着红色衣裳的那一位。”

      同样穿着红色衣裳?

      顺子这么一说周冬冬便想起来了,那天跟爹一起在书房的有三个大人,其中最年轻的那个就穿着红衣裳。

      于是他哦了一声,“我记得了,就是那位高高的,但没有爹高,长得好看,但又没有爹好看的大人!”

      顺子欲言又止,“……对,小少爷您说得对。”尚大人的确没有督主高,也没有督主长得好看,这样说似乎也不算错?

      而尚寅见周冬冬知道自己爹是谁了,顿时得意地道:“你现在知道了吧,我爹可厉害可厉害了,我娘说这条街除了隔壁住着的周督主之外,就属我爹最厉害!”

      “对了你爹是谁啊?”

      “你怎么会住在周督主的家里?”

      “如果你爹没有我爹厉害,你就要认我做老大!”

      这个我知道,周冬冬抬头挺胸地回答:“我爹是周遇之!”爹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叫做周遇,然后来到京城找到新工作后就叫做周遇之,爹解释过了。

      “周,周督主!”

      尚寅吃惊之下手一松,哎呦一声摔到了地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