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和琳(一)遥想当年

      话说永琰说完之后便带着小泉子扬长而去,留下永璘在后面气哼哼的咬着牙,暗恨不已。
      “祸害祸害,祸害个头!”
      “主子,这东西……”
      长顺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问。
      “挑!”永璘赌气的说,“接着挑,把我屋里的那些物件也拿出来,爷要挑着了为止!”
      “嗻!”长顺应了,却没急着去,只是迟疑了一下,“还请主子明示,那幅临颜真卿的字帖,也拿出来么?”
      永璘闻言一滞,那字帖是他临了好些时候,原想着永琰生辰做寿礼给他送过去的……不过随即想到前些日子永琰还笑过自己的字‘画虎不成反类犬’,于是心里又是一恼,道:
      “拿出来拿出来,全给爷拿出来!”
      “嗻!”

      翌日,和珅携其子丰绅殷德上殿谢恩。
      大殿里群臣寂静,只听得乾隆与阿德一问一答,中间还不时参杂着和珅的声音。
      阿德毕竟不是普通孩童,与乾隆的一问一答间虽是寥寥几句,但言行举动无一不尽显大家风范,与他稚嫩的外表相比则更显突出,一时间大殿之上群臣侧目,都琢磨着不但这和珅圣眷正隆,连和珅的儿子也是极得圣心,这一家子以后了不得啊。
      这么一番你问我答下来,看着群臣窃窃私语,乾隆显然是心情不错。这位陛下性子好大喜功,又极要面子,阿德表现的好,说明他那道旨意下的是对滴正确滴很有慧眼滴。
      这样一来,乾隆在群臣面前的面子有了,自然高兴,高兴之余又是一番赏赐,于是和珅父子再谢恩,看得群臣艳羡妒忌的都有,说不得心里在琢磨什么呢。
      一时间大臣们没有儿子的羡慕有儿子的,有儿子的则想,自己儿子怎么没那个福气见着万岁爷呢?这说是在寺里凑巧见着的,谁知道是不是和珅自己安排的呢?得,以后也得让儿子去寺里修行一阵子才行!

      大殿里谢恩谢的热闹,角落里也有人看的热闹。
      这个人便是和琳。

      兄长是身兼吏部右侍郎,户部及兵部尚书的和珅,是兼任侍卫内大臣,镶蓝旗满洲统领的和珅,同时还兼管理藩院与内务府(和大人这官真多……)。
      直白点讲,那可是万岁爷跟前的红人。
      眼下更好了,连带着其子也被圣上赐名,那可是皇恩浩荡啊。
      只是这和琳身为和珅的弟弟,丰绅殷德的叔叔,却还是如京城里其他名不见经传的世家子弟一般,领了侍卫职,只是在前几年时候进了骁骑营,后来就再也没动静了,哪里有其兄长的显赫。
      早在前几年时候,京城里还有好事之人散布一些不三不四的话,说是这兄弟两人不合,和珅怕弟弟后来居上,占了自己的风头,而和琳怨哥哥不通人情,有好的位子也不给自己人留着,等等一类的话。
      这兄弟俩却没受什么影响,该受宠的受宠,该低调的低调,一切还跟原先时并无二样,到了年末,打发出去几个据说是手脚不干净的恶仆,到过了年以后,城里的谣言便渐渐止了。
      到如今大家像是都觉得和家有一个受宠的大哥,还有一个不受宠的二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毕竟谁也不知道皇上老爷子心里想的是什么,不是吗?

      于是现在,受宠的和大人在殿里谢恩,低调的和侍卫在角落里发呆。
      和琳虽是领了侍卫职,平时却也不怎么轮得到他来,这次是替一个突发急症的好友来当值,偏巧赶上了阿德进宫谢恩。
      这每日上朝,零零碎碎的不过就是那些事,和琳听得心不在焉,但也不敢表现出来,身形站姿都与其他人无异,只是眼神稍显飘忽了些,熟悉的人一眼看去就可知他是在发呆。
      而和琳发呆,也是有原因的。
      自从前些天接了阿德回府,他大哥和珅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便展开了一系列的拯救父子关系的行动,这段时间下来已经完完全全有希望成为阿德的贴身小厮了(官方说法是‘儿奴’),和琳身为人弟和人叔,自然也厚道的知道不能打扰人家父子情感交流不是?于是便时不时的往外跑,而这一跑,就跑出麻烦了。
      这个麻烦便是皇十二子永璂。

      和琳与永璂相识的一幕十分狗血的发生在三年前,阿德刚被送入潭柘寺那会儿。
      阿德初见和珅时正是思绪混论心神不定之时,乍一见自己死去的至亲竟然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在大惊大喜之下却完全没想到阿玛会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而且执意将自己送入寺内。和珅虽口上说是修行,阿德明白其实阿玛就是怀疑他非人。这样的打击不可谓不重,以至于阿德进了寺以后,好长时间行为都没办法的正常起来,经常是抄经书抄久了便会发呆,一发呆就会不由得想到那日阿玛看他时,那眼中的惊疑与防备,以及那一丝不知是畏惧还是厌恶的莫名神色。于是时间久了,阿德表情越来越少,也越加的不爱说话了。
      直到半个月以后,和琳发觉不对劲,这孩子气色灰暗,神情萧索,周身竟添了一分死寂,瞧着便让人觉得心惊。
      而那时和珅被派了去甘肃平叛,地远路遥,时局动荡,和琳没有办法,一面派人给和珅送信一面要接了阿德回府,阿德却死活不回去,执意要呆在寺里,竟像是要断绝红尘入我佛门的样子。
      和琳拗不过他,又不放心他一人,所幸也搬来寺里住了。

      那日正值隆冬,年关将至,恰逢瑞雪初降,所以寺里的香客比往日里要少上不少,山道上也是人烟稀少。这时和琳刚从和府出来,又着人收拾了阿德的寒衣冬服带到寺里来,自己则倒持了点小孩子喜欢的玩意儿想给阿德带去。
      以前都是阿德吵着要自己还不给弄,现在反倒是颠倒过来了,自己还得上赶着拿些小事物去逗他开心。
      和琳这么想着,却一时忘记了自己那侄儿已经是换了馅的了,早看不上这些玩意了。
      就这时候,刚巧赶上那十二皇子永璂正气喘吁吁的往山顶赶。

      永璂前些时候染了风寒病了一场,日前这才刚刚痊愈,却不料那边他额娘乌拉那拉皇后因为担心他而思虑过重,也是染了风寒病倒了。于是永璂内疚了,听说这潭柘寺是素来灵验的,便想着要去庙里上柱香,捐点香油钱,来帮自己额娘去去灾气。
      谁知道刚刚上山走了两三步人就体力不支了。
      没办法,永璂在平日里虽说是弓射骑马一直没落下,可挡不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身体正是要好好休养的时候,自然是当不得如此剧烈运动的,于是一下子就小脸发青小嘴泛紫呼哧呼哧的在这天寒地冻的山腰里梗住了,眼看着就要过去了(…)。当时因为算得上是偷偷出宫,故永璂身边只有一个小太监跟着,这小太监急的浑身冷汗是哗啦哗啦的往外冒,生怕这位爷出个闪失,自己可就小命不保了。
      就在这时,和琳出现了。

      和琳那时还没现下这么懒,正处于男儿有血有汗不怕流的时期,见虽然读书人打扮但难掩一身富贵相的永璂小脸煞白四肢乏力,再看旁边的小厮也是一副弱不禁风即将烟消云散的小样,便心里琢磨着正好现在没事当件好事做了得了,也当给哥哥和侄儿积积福。
      于是和琳没什么废话的背了永璂上了山,边背还边想着现在这年轻人真是不行啊,小小一点山路就喘成这个样子,这要真是去赶考那可不得了,三天出来以后还不得一条小命去了半条。
      于是就在这上山的路上(或者说和琳的背上?),处于晃晃悠悠病秧子状态的永璂被和琳那生机勃勃的男子气概给震慑住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