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后记 ...


  •   一直认为,《投海记》的后记比正文好,现在发现这里也一样,后记比正文好……唉……大家以后先看后记好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这样长的小说,她的前身,其实是我在二零零二年夏天构思的一部叫做《楼兰巫女》的小说。这部小说写了两个月都是在修改开头(当然,其中包括我突然写《仙音》去了),所以在二零零二年十月十九日,我将《楼兰巫女》一分为二,其一,成为《花尘》(目前还是大坑),其二就成了现在的《胭脂马》。
      我多次说过,我喜爱的女性是圣女贞德,所以,我本来想把丹鹰安排成一个圣女贞德式的人物——现在还能看出一点影子,她的执着,她对家乡的热爱,她十七岁率领她的人民反抗侵略,以及,她因为被人出卖而葬身火海。只不过,贞德的身上有太多“信仰”,而丹鹰,出身是族长的女儿,两人必定有很大的差别,贞德有她的圣洁,坚贞,是一种“上帝使者”的架势,而丹鹰,娇纵,艳丽,完全是凡人少女。可能有人会认为,她的形象在服装上类似《塞外奇侠》里的哈玛雅,但其实,我参考的人物只《红河谷》里的丹珠(看名字就知道)。我在写丹鹰和柳清野初次见面情景的时候,眼前不断出现《红河谷》里,宁静饰演的丹珠要求格桑为她打鸟时的情形——她娇憨地一笑,咬着手指,说:“听说你的乌朵打得不错,你给我把那只鸟儿打下来!”就是这种仿佛天下人都要听从自己的感觉。当然,丹鹰最后的死,也和丹珠的死安排成一样的,算是我对这部电影致敬。
      柳清野,我只是偏爱这个名字,但我很讨厌我写的这个人物——他优柔寡断,神经质,爱胡思乱想。不过,也难怪他,因为我总是希望借他的想法来表达我自己的思想——毕竟,这故事就是柳清野的回忆录,除他而外,简直没活人了(有人说:“窃书笔一挥,杀死一大堆”,果然没错)。结果,这部小说在柳清野这样一位大“活宝”的叙述下,就成为——纯粹的武打 + 纯粹的政治观点辩论 + 柳清野思想汇报(他和丹鹰、摩勒的感情纠葛简直就可以算成是随机扰动,忽略不记)。总的说来,柳清野写得我很累,读者将讨厌他,我也讨厌他。失败。
      相反,其他的几个人物倒还不错——比如摩勒,我很喜欢,比如富察涛,比如富察康,比如王春山(刚愎自用的家伙),比如李云生。而这些人物里,除了摩勒是一个单纯的大好人以外,其他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政治观点——
      富察康,他讲求的是政治,我认为他所做的并不都是错误的,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打算。政治,不是政治课和政治口号。
      富察涛和李云生,这师徒俩是理想主义的,为了天下苍生。这说来很好听,就好像当初我自己也很倾向于这个观点——《英雄》里的观点,在天下苍生来讲,两国的恩怨也算不得恩怨;萧如瑟《五十弦》里的观点“护民为上,护国次之”。但是,仔细想的话,果然需要质问——国都没了,民呢?做亡国奴吗?就是所谓曹梦生提出的质问:果然护民为上,不如投降准噶尔,不打仗,自然天下太平了。其实,这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无论什么人打到家里来,都要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即使我们看法国,每每打仗就投降,的确是为了保护巴黎,可是,抵抗停止过吗?多少法国抵抗组织的英雄,在诺曼底登陆前牺牲了?当然,纯粹为了权利争夺,而置百姓疾苦于不顾的,要坚决反对。
      王春山,他的观点更传统,几乎是传统武侠里宣扬的反清志士的观点,只是,我把这观点偏激化了。他所不能容忍,国家被外族统治,他要对国家效忠,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百姓报仇,就是这么简单。我只庆幸,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在中国人已经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年代。我没必要去操心这些事。
      我最初是完全反对王春山而赞同李云生的。后来,我让他们的观点统一在了阎铁笔的一句“应运而生,应运而出”上。我最终倾向了富察康的观点。
      政治的问题,不要讨论了。其实我选择了一个我很不擅长的题材——政治,军事,只是当时不服气,沧月姐姐说,咱们大约就是写言情。沧月姐姐侠情结合,比我高明的多,我虽然也真的写爱情驾轻就熟,但是我就是不服气——我还不服气有人说(仿佛是陈青眉姐姐),男写手擅长叙事,女写手擅长情景。所以我故意用了这种叙事的方式,而屏弃了我原先喜爱的电影镜头式的描写。无论如何,再多的砖头也好,我只是证明了我可以写言情以外的东西,我也可以写叙事性的文章。
      此外,写作这个故事花了我很多时间查找资料。简直像是写论文。于是要在这里感谢一下这些书本及其作者。黎东方的《细说清朝》《细说元朝》,王嵘的《无声的塔克拉玛干》(这里有关于阿莎古堡的故事,和很多关于新疆的地理、历史知识),马大正的《天山问穹庐》,还有一位作者的名字我忘记了,书不在手边,那是《塔里木河传》(关于维吾尔舞蹈习俗,乐器,还有历史),《梦溪笔谈》(关于石油的记载,沈括太伟大了),《孙子兵法》(不仅救了丹鹰,其实也救了我),凌力《少年天子》(我看了其中关于龚鼎慈慨叹投降的一段,很有感触)……其他的书也太多,不写那么多了。反正我都很感谢啦。
      还有,感谢无忌林,我们一直在讨论书里提到的那些可怕的政治问题、历史问题。我们的结论是,我们也许会想清楚,但是柳清野绝对不可能想清楚。其实,我也想不清楚了。感谢sinking,他是最初和我讨论这问题的人,为了答谢他,已经把他的名字用在书中的一个人物上了。感谢王锐,虽然一直说,鄙视我用字数来衡量作品(因为从来只告诉他我写到多少字了),但是,有很多写书以外的事,还多多劳烦他了。感谢非攻,在我写作最郁闷的时候,到杭州来陪我玩。感谢goodnight小青,楚惜刀,你们是我的动力呀。尤其叨叨,我看你写五十万字,我就觉得我还不会死。感谢……嗯,我导师,目前还没有因为我拖欠论文而杀我……
      哈哈,终于结束了。值得纪念呀!

      窃书女子
      二零零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凌晨两点三十分

      复稿后记

      一直认为《胭脂马》是一部充满遗憾的作品。文字上的失误就不提了(罗嗦已极,我写完之后一年多也没有恒心自己看一遍),单是那结尾,我就一直觉得很别扭——我好象是为了要丹鹰死,而杀了她。我耿耿于怀,说要修改,结果再改时,还是觉得丹鹰非死不可,且非这样死不可。于是我唯一改动的,是她临死说的话。初稿时,她喃喃说了句“来世吧。”此番改成大声说句“等胜利了吧”,似乎更符合丹鹰的性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