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酒店的事情就这么被搁置了一段时间没有动静。群里已经没人看好这个项目,最近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端午节马上要到了,第一波放假的学生群体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组团来方家村旅游。不过学生群体都是没啥钱的,这些做旅游的人更看重带着孩子来玩的那些家庭。因此,端午节三天长假可谓是各路神通大显身手的时刻。
      方悠阳也没闲着,上次稻子主题的套餐活动深受好评,为此他还拓展了不少业务链条,跟周围的种田人达成了合作关系,又跟山上的山鸡养殖场、蘑菇养殖场签了合作协议,手头上已经有一定的资源,就决定在端午搞一次大的。
      方家村的粽子也算有名,当地本就盛产竹子,箬竹叶子作为粽子的重要材料,在当地也是随处可见。新鲜的箬竹叶摘下来,过一趟水就拿来包粽子,那清香味远比干粽叶要香的多。因此村里每年都特别重视这个粽子节,各种粽子比赛,民俗活动就会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上演三天三夜。
      方悠阳想的不是当天去广场上拉客——到那一天,只要是卖相好的客栈,其实都不愁卖,就看谁的价格能比平时翻更多。他想的是这个活动肯定会来电视台的人,不管是网红直播,还是常规电视台或者本地报纸,只要来人,肯定是多少会带一些周边景点的介绍。方悠阳想的就这个——蹭热度。
      方家村没什么大景点,都是一些农家乐,山溪,山林,文化广场,农田,记者想要多拍点别的都难。因此他绞尽脑汁在那里想,如果想要记者来,至少得主动提供些什么素材。
      他的花园,太普通;他的客栈,再怎么装饰都大差不差,端午节主题大家都只能往粽子、龙舟上凑,否则更不合时宜;外面的柿子树,压根不到最好看的季节;他做的饭菜……得了吧,当天肯定忙得跟狗似的,他都打算找外边的饭馆帮忙了。
      方悠阳坐在院门口,一边撒米粒喂鸡一边思考。
      临近傍晚的太阳特别温柔,还没到最热的时候,阳光一下去,空气的凉意和湿度就上来了。方悠阳还在想这么舒服的天气,今天怎么没订单,手机就响起了独属于某个人的铃声。
      方悠阳猛地站起来,过于快速以至于头昏眼花,但这不要紧,接听电话的声音仍然是热情的,稳稳的,靠得住的:“喂,蒋总,你好!”
      “今天忙吗?”那边的声音像是在车上,背景隐隐有说话的声音。
      “不忙不忙!”这家伙每次来的时机是真好,不用因为美色而疏忽其他客人,专门为他服务也没有任何心虚!方悠阳美滋滋地想。
      “我今天带了个团队过来,有点事情想跟你探讨,如果方便的话,晚上就在你这边吃饭,可以吗?”蒋维的语气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不是那天听他们讨论的时候得知他是投资公司副总,方悠阳跟他一点阶级距离感都没有。。
      这可是纯纯的资本家,面对他一个纯纯的农民阶级,这样的态度让他的好感值更是拉到满格甚至超标。
      “几个人?我现在就可以安排!”他和附近饭店的老板谈好了合作,客人多的时候,他就不自己下厨了,否则煮到天亮都出不来,饭店老板只要他不在饭点高峰期下单,基本上都会帮他做好饭菜然后让自己爱人开车小三轮送过来。
      饭店老板用的米面粮油肉菜都是方悠阳这边提供,这样就能在保证口味的基础上,还能保证自家的“绿色食材”口碑。
      “八个。我们六点半到。可能有点紧张,今晚不住这边,所以麻烦你稍微弄快一点。我还需要……”他非常有条理地列出了一堆需要准备的会议材料和道具,这种细节,按道理是可以让助理来弄的,但他没有说让助理来跟方悠阳对接,而是自己一边思考一边说,方悠阳也一边记一边提问。
      一个伍分钟的电话,就安排好了一个小时后的多人会议,方悠阳看着自己的笔记和时间安排,心想:这可真是个挑战,也难怪他不去找其它客栈。
      可转念一想又觉出他的厉害。
      如果不是相信自己有办妥的能力,也不会马上提出这么详细的要求。
      这人,有很厉害的识人本事。
      方悠阳一边感叹一边快速地开展工作。现在他的店里已经有三个固定的帮手,没事的时候就可以回自己家干活,有事的时候就可以紧急叫过来。因此他的安排也是有条不紊,一个小时后,蒋维带人出现,会议场地已经布置整齐,茶水、糕点、投影仪、纸笔,甚至是欢迎的牌牌都做好了。
      蒋维眼底的满意让方悠阳像吃了糖的孩子,脚步都失了稳重。
      等会议主题展开,他才知道为什么蒋维说是“有事情跟他探讨”。今天来到这里的是一个专门搞乡村公益建设的国际团队,前段时间才在四川某个乡村做了一场在网络有点影响力的乡建活动,免费帮助村民建设了一个图书馆、一个活动中心,参与者有大学教授,有留学生,有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通过带动当地人一起建设,激活乡村的活力。
      “蒋先生说您是本地人,而且很好沟通,所以就想跟您探讨一下方家村开展乡建的方式和内容。”开场白是由一个白发的老教授提起的。
      方悠阳第一次跟这种知识分子开座谈会,有点局促,也有点不好意思:“教授您客气了,方家村是我老家,我在这里干了半年,称不上特别了解,但您有什么问题,我要答不上来也可以去咨询村里的老人。”
      这本来就不是一场严肃的会议。大家开始畅所欲言,主题就是:如何改善方家村的人居舒适度。
      说起来,方家村并不穷,作为一个常年在贫困地区开展工作的公益团队,会被蒋维说服来到这里,只因为蒋维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如果连这样的村庄都不能成为青年回流农村的示范村,那他们费尽心思改造的贫困村建筑,也不过是给当地人增加一些网红建筑罢了。
      老教授听完,拍了拍蒋维的肩膀:年轻人,你是做实事的人。
      他没把之前的偏见说出口,但他也知道蒋维肯定知道。他们认识时间不短了,一直说不上熟稔,因为在教授心里,像蒋维这样的资本家代表大部分不是真心实意要改善社会,各种行业补贴和扶贫政策在他们的眼里都能拆分成“捞钱三步走”:首先摸政策然后套政策最后玩政策。
      也难怪老教授对他们偏见那么大,那几年风投热度极高的时候,他作为一个老实人都不知道被拉出去当虎皮多少次了,老脸被当成了吉祥物,结果事情没做好,钱落别人袋子里,他呢,满心的热情被洒落在泥地上。
      方悠阳听到老教授感叹的时候,不免又看了眼蒋维。美人半垂着眼眸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写写画画,很显然在一心二用——这场会议他不是主角,他只是攒局的人。
      没想到这么资本家外形的一个人,竟然是一个共产主义理想者。
      大家聊了足足两个小时,晚饭都是在会议桌上吃的,方家村天然的食材说不上特别顶级,但是方悠阳找来的食材都是应季的,不贵又好吃,整个团队都对方悠阳的安排赞不绝口。
      直到会议结束,方悠阳也不知道他们最后要在这里做些什么。他送蒋维到门口的时候,跟对方一起在竹林前抽了根烟。
      蒋维喜欢抽细烟,而且是比较小众的雨花石,抽惯了黄鹤楼的方悠阳自从试过以后,就换了这一款。
      也许,人的品味相通的话,在某些地方总会有互相吸引之处。
      蒋维跟他聊天的状态已经非常放松,他俩不再像客人和店主的关系,那种隔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消失了。
      方悠阳就提起今天自己在烦恼的事情,本也是随便聊聊,没想到对方还认真思索了一下:“你不如试试从粽子上着手,电视台要的是没见过的主题,只要有新话题,你想把人拉过来拍两三分钟都容易得很。”
      没见过的粽子吗?方悠阳被点了下,马上就想到了什么,声音兴奋起来:“哎,好主意,你说,弄点棉花糖粽子,八角形粽子,超大型粽子,超迷你粽子……然后往大厅的桌子上一堆。又多又好看,他拍的时候我就站在粽子前面……”一旦被打开思路,他就滔滔不绝起来。
      蒋维一边抽烟一边淡笑看他,时不时帮他补充一些思路,最后又说:“只要你做好了,我可以联系一下电视台,我再那边有点关系,与其找村长,不如我这边直接约。”
      “您可帮了大忙!”方悠阳忍不住挽着对方的肩膀用力地拍了拍,这一激动,就忘了彼此的界限,竟把对方当做了哥们。
      拍完,才意识到尴尬的方同志马上挪开视线,转移话题,如果不是语速太快,逻辑有点混乱,你很难从里面找出他心虚的端倪。
      只是蒋维也没说什么,挪开视线后,方悠阳也没法再从他的表情上发现破绽。
      最后方悠阳把他送走后就在想,这人看着也不大像很容易相交的类型,怎么来几次就跟自己关系这么好了,难道是因为我个人魅力的缘故?
      他一边抑制不住地高兴,一边又努力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沉迷,等他回到房间洗澡的时候,看到镜中的自己,才赫然呆住。
      那是一张带了点羞涩又带了点呆气的笑脸。
      他瞬间涨红了脸,用冷水拼命地冲去自己的羞愧和胆怯。
      这样的笑容,他看到了吗?他会发现吗?他是不是也……
      方同志洗了一个小时的澡,一直到躺在床上,脸都是麻的。
      他不敢想。
      他哪敢想?
      哎呀……他好想知道……
      抱着被子翻来滚去的中年男子在床上像个陷入初恋的少女,失眠了足足一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