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攘外必先安内 ...

  •   “二小姐出府,差四人护卫随行——”

      曹莽走镖刚回来休息了一个月,期间隐隐约约听到少东家的传闻,赵忠又似有似无地敲打了他几番,话里话外无外乎是少东家要赶他走之类的,要他最近好好表现,争取留下来诸如此类。曹莽倒是没怎么上心,也没有想那么多。

      “蒋锋,你们三个跟我一起。”听到少东家要出府,曹莽另带着三个人一起出府护卫,他也想见见这位少东家。

      “曹哥,怎么今天你亲自去,你才刚回来,还是好好休息,我们几个去就行了。”

      “少废话,快走。”曹莽锤了一下蒋锋,“你小子,皮痒了?”

      “曹哥。”蒋锋方才还嘻嘻哈哈地跟曹莽打闹,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姑娘,小心。”廖春扶着邵衡出了垂花门,越过曲折环绕的长廊出了正门。

      曹莽看着面前还不到自己胸膛高的小姑娘,不由地舔了舔后槽牙,这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少东家?他们这些粗人平时可是见不到这等贵人的,不过今天这是要去哪儿?

      邵衡看到一道锐利打量的视线,顺着那视线就看到高高大大的曹莽,只一眼便移眼,径直上了马车。

      待邵衡坐稳,廖春便喊了一声‘启程’,一车四马便动身了。曹莽和蒋锋走在最前面,另外两个走在最后面。

      邵衡这次是去查看邵家的田产,实地勘察一番。邵家的田产账簿上所列的收支严重不符合田地产出,邵家除了给邵萱的陪嫁一千亩肥田,还余下了五千亩水田,三千亩山地,林林总总少说也有一万亩田地。南方多水田,多种水稻,一年两季,亩产差不多四百至五百斤,即便年成不好,至少也有四百万斤的粮食,可是实际账目上的粮产差的远不止如此。

      邵家历代都是一族混住,虽然主支人丁稀少,但是分支旁系人倒是不少,所幸邵家田多地多,族人再多也养得起。

      目前邵家庄园还住着五系族亲四世同堂,主要是邵老爷子的堂庶表亲等。邵家家大业大也不能坐吃山空,邵老爷子就将一部分田地交给族亲打理。到了邵衡父母这一辈,更是变成甩手掌柜全权把地产交给族人打理,自己乐得悠闲,这才变成了现在这般境地。

      经过一上午的奔波,邵衡在午时到了庄子里。庄子的管事叫王二,昨日就接到消息说少东家要来庄子上,王二远远见到邵衡的马车就一早出来迎接,态度倒是十分恭敬。

      “东家,小的是这庄子的管事,您一路劳顿,不如先稍作歇息。”

      “嗯,也好,你前面带路。”邵衡被廖春扶着随着王二往庄子里面走。昨夜似乎是下过雨,地上还有些泥泞湿滑,曹莽眼尖瞅见邵衡的裙角沾了些许泥巴点子,眉头不由地皱了皱。

      邵家各处的庄子上都种着时蔬,养着鸡鸭猪羊,有鱼塘的还养着鱼,螃蟹。几个庄子的产出都是要送到府上的,自给自足倒是完全没有问题。

      庄子上的伙食虽然不如府内那般精致,不过有点像现代的农家乐,也颇有一番滋味,邵衡还有些怀念。

      邵衡用完饭就四处走了走,现在正是春耕的时节,庄子上种的早的蔬菜也已经发了芽,一片生机勃勃。

      下午的时候,王二带着邵衡去了庄外的田地,这个庄子管着附近的五百亩的的田地,都是肥田。春种秋收的时候府上还要额外招人,否则人手不够,也误了时节。牲畜,长短工的吃喝住又是一大笔开销,毕竟是古代,生产力底下,也费时费力费人。

      “王管事,去年庄子上收成如何?”

      邵衡看到田里多的是男男女女在犁地,一男子挽着裤腿赤脚走在田里,牵着牛走在前面,一男子立在牛拉着的耙上,最后面还有一妇女撒着农家肥,每个人动作有条不紊,没有一丝懈怠。

      还有一些田地耕的没有那么细致,大多都是男子干活,后面还有人拿着鞭子吆喝催促,倒是趾高气昂的。

      王二找摸不透邵衡的心思,模棱两可地回答道:“东家,这片田超过五百亩,一亩产粮在四五百斤左右。”

      “一年两熟,稻麦轮作,那去年的收成该是在四十万斤了?”

      “这,”王二一噎,说是这么说,老百姓都是看天吃饭,哪能年年都达到那个标准呢?而且这田都还没完全种完,当然这话可不能叫主家知道。

      “回头把庄子的账簿拿上来。”邵衡轻哼了一声,不等王二回答,继续沿着田埂往前走,王二蔫巴巴地更在后头。

      田间耕作有男有女,不远处还有几个小孩在田埂上追逐嬉闹。他们身上的布料看起来都已经发白了,但是却很干净整洁。有几个男孩远远看到邵衡一群人,就远远吆喝着同伴跑开了。

      王二跟着邵衡走了莫约半个时辰,不由地开口:“东家,咱们也看的差不多了,您看时辰也不早了,咱们就先回去吧?”

      邵衡看的差不多了,也觉得有些疲惫,“这里是哪位族叔管着的?”

      “是三老爷。”邵衡听罢没再往前走了。

      三老爷邵关是邵老爷子的庶兄弟,按照辈分,邵衡还要唤他一声三叔公。这位三叔公啊,向来是个好面子的人,这事儿还真不太好办了。

      “回吧。”曹莽隐隐感觉到这位小主子回来时脾气明显没有去的时候那般好了。

      再回到庄子时,已经是申时了。

      王二也察觉到少东家面色不虞,想起之前她说的话,忙道:“东家,晚点我把账簿给您呈来……”

      “不必了。”邵衡打断他,“你且将三叔公私下出赁田地之事,事无巨细,详细禀来。”

      王二听到邵衡的话,还楞了一瞬间:她什么时候知道的?

      待王二清醒过来,唰的一下跪在地上:“东家,小的,小的……此事与小的无关呐!”

      “三叔公是什么时候开始做起这等营生的?”邵衡看着都成筛子的王二,“你是庄上的管事,此事没有你介入,他又是怎么将地划出去的?”

      “东家,三老爷吩咐,小的也……不敢不从啊。”王二咚咚咚嗑在地上,额头都出了血。

      “行了。”邵衡提醒他:“我无意要你性命,你只需将你所知道的从实招来便是。”

      王二听闻邵衡的话不喜反悲,就算邵衡不计较,三老爷要是知道是自己供出他,自己一家老小恐怕也没好日子过了。

      “怎么,你怕三叔公?却不怕我?”邵衡漫不经心地望着王二,声音很肯定。

      “小的不敢。”他们都是主子,主子斗法,输也好,赢也好,再怎么斗他们都是一家人,而他一家老小就会成为主人家的牺牲品,总要有人背锅,总要有人承担错误,而他们是签了死契的仆人,无足轻重,只能是那个替罪羔羊。

      邵衡攥了攥拳,“廖春去取账簿。”邵衡虽然在古代生活了十四年但是还是无法做到草菅人命。

      曹莽看着邵衡的模样,觉得是她过于胆怯,处世不深,这王二一看就是滑头,也就仗着邵衡是个姑娘,又年轻,没什么阅历,才敢如此欺主。要是他,二话不说先一顿痛打,看他说是不说。

      邵衡坐在回府的马车上,仔细思量了一番,其实三叔公这个法子倒也不错,这不就是佃户么?地主将田地出租给农户,既省了大量的招聘长短工的费用,还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租金和粮食收成,果然是原始的生产资料积累啊。待农户收了粮,邵家还能低价购入,囤积再卖出,不管怎么算都是极赚的。

      又过了两日,赵文过来了,赵忠安排他在书房伺候。

      “东家。”赵文一副文文静静的书生模样,周身一股儒雅温顺的气息。

      “你来的正好,将这些账簿全部看完。”邵衡指着桌上的是来本账簿,都是从庄子上带回来的。

      “是。”邵衡给赵文指了一处位置,让他以后就在哪儿坐着。

      昨日赵忠将府上护院护卫的明细整理好了,连带着府上的开支账簿和库房钥匙一并送到了邵衡处。

      邵衡看了一天的账簿,看的累极了。邵衡仔细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未来,还是必须早点培养几个心腹为自己分忧吧。

      邵家的记账方式是“四脚账”,这是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账法。

      “四脚账”的账簿是以“进、缴、存、该”四类按项进行分户核算,根据业务经营的需要,又分为日清簿,银清簿,货清簿,分别反映各类商品购进与销售事项。同时设置“纲头”,以“纲头”作为分户核算的标准:如茶商在进货总簿与销货总簿中,通常按红茶、绿茶、花茶、白茶,以及乌龙茶等设“集”,从而在进、销货总簿中,按商品大类进行分户核算,这样做不仅能够比较集中地、系统地反映商品进、销、存状况,而且便于分类计算、结转已销商品的成本,核实各大类商品的销售毛利。

      邵衡看着账单,看来这林平和张成还算是尽职尽责,每一项都是按照四脚账的标准记录的。既如此,回头就让赵文再看一遍吧。

      邵衡又想起了佃户的事情,简单地列了一个章程。

      眼下急需解决的事情一是田地租赁,二是商道走镖,只要这两项定下来,邵家根基基本上也就定下来了,她也算是解放了。

      人呐就是要有奔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攘外必先安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