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风云突变 ...

  •   “我和他已经没有关系了。”

      秦姝定定地看着云太傅,眼神坦然而坚定。云太傅心中惊讶,疑惑不解地看着她。

      在他惊异的注视下,秦姝平静地说道:“父亲,我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从前想不通放不下的,如今都释然了。”

      是啊,都死过一回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她总不能两辈子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

      秦姝在心中讥讽地腹诽着,抬头看向云太傅时,笑的温柔沉静。“改日我带楚仪来见您,您一定会喜欢他的。”

      见她心境释然,纵然心里仍为陆之珩遗憾,云太傅也终究不再反对,慈爱地笑着应下。

      “好,无论你做什么决定,父亲和你兄长都会支持你。”云太傅真诚地笑道。无论是从前她坚定不移的追逐着陆之珩,还是现在她释怀后选择并不相爱的楚仪,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她的身旁。

      秦姝感激地笑了笑,贴心地为他倒了一杯热茶。“多谢父亲。”

      云太傅接过茶杯,愉悦地摸了摸她的头,像从前一样,宠溺地说道:“傻孩子,跟自己父亲客气什么。”

      在他宠溺的目光下,秦姝红着眼睛,却笑得格外灿烂。有父亲宠爱的感觉真好,从此她的背后就有了一座坚硬挺拔、无可撼动的高山,一个无论何时受到了怎样的委屈都能飞奔而去的港湾。

      父女间温情脉脉,秦姝知道,无论过了多久,无论是生是死,父亲对他的爱从没变过。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一转眼就到了腊月底。牵连甚广动静极大的工部贪腐案,在陆之珩和唐怀安的通力合作下,终于迎来了尾声。

      以朱茂为突破口,工部的两位侍郎,工部尚书全部落马。户部尚书文崇,弄虚作假、私吞库银,勾结工部、收受贿赂,因为一己之私,勾连地方官员,陷江南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导致数万人流离失所。

      龙颜震怒,哀鸿遍野。凡是牵涉其中的人全部被收押,等候圣上裁断。

      文崇是户部尚书,又是陆之珩的上峰,他一倒台,陆之珩的机会就来了。朝会上,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陆之珩和唐怀安大为夸赞,尤其是陆之珩,就差没明说要把户部尚书的位置给他了。

      有知情识趣的大臣,立刻就顺着文帝的心意说道:“皇上,贪腐一事,陆明宣功不可没,如今户部尚书之位空悬,臣以为,陆明宣正是最佳人选。”

      文帝满意地看了他一眼,收到这个讯号,立马就有人附议道:“臣也如此如此认为,陆明宣精明强干,有他为皇上守着户部,皇上无忧矣。”

      此话一出,引来不少人跟风称道。文帝神色愉悦,正要发话时,沉默已久的张朝年站了出来。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

      “哦?张大人觉得哪里不妥?”文帝眉间的笑容一敛,眼中划过一抹深思。

      张朝年稳稳地举着手中的笏板,不紧不慢地说道:“本朝没有父子二人同为两部尚书的先例,还请皇上三思。”

      他没有往下说,可话里的意思却让所有人都沉默了。父子同朝为官的他们见多了,可父子俩都做到尚书之位的,确实前所未有的事。

      文帝也沉默了。他的确很欣赏陆之珩的才干,陆鸣在吏部经营了多年,从没出过岔子,一直让他很放心。

      可他提拔重用陆之珩,为的是培植新势力,将来可以和张朝年分庭抗礼。他可不想再培养一个张朝年出来。

      “皇上,臣以为张大人说的对,陆家父子二人不应该同任尚书之职。陆明宣虽有大才,可其年岁尚轻,不足以担此重任,请皇上三思。”

      说话的是张朝年一派的阁臣方元庆,他年过四旬,一双狭长的眼微微眯起,看着十足精明。

      方元庆话音刚落,立刻就引来一片附和声。“请皇上三思。”惟张朝年马首是瞻的一众大臣整齐划一地站出了队列,齐声应和道。

      文帝面容一沉,眼底的火苗越烧越旺,看向张朝年等人的目光炙热得令人胆寒。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陆家父子,陆鸣低眉敛目地站着,没人看得出他在想什么,只有那微微蜷起的手指,泄露出了他心底的烦闷和不安。

      陆之珩则面色淡淡,眸光平静地注视着前方,看起来格外地从容。

      隔着人群,张朝年的目光渐渐飘向了他,带着些意味不明的审视。陆之珩微微抬眸,不慌不忙地迎上他的打量。

      两人对视片刻,忽然陆之珩手持笏板,从队列中走了出来,对着文帝肃然一拜,语气平和地说道:“皇上,户部尚书之职权责重大,上承天子,下接黎民,掌管着一国命脉,其身需正,其志当坚,其行必慎。微臣资历尚浅,的确还需要多磨砺几年。”

      张朝年有些讶异地看着他,没想到他会拒绝地如此干脆利落,反倒让他们这些本就反对的人一时语塞。

      文帝眼神微动,眼底的怒火渐渐消弭,转而露出一抹赞许的笑意。“你说的不错,户部尚书这个位子的确需要一个稳妥正直的来坐。”

      说着,他的目光落在了人群中垂首站立的云太傅身上。“云太傅,你是朕的老师,又替朕悉心教导了几位皇子是朕最信任的人。你可愿意为朕守住这大魏的命脉吗?”

      文帝此话一出立即引发出了一片哗然。云太傅显然也有些惊讶,但还是镇定自若地站了出来。

      “多谢皇上信任看重,微臣自当鞠躬尽瘁。”

      云太傅已经位列三公,论品级地位,让他去做户部尚书属实是降低身份的。可户部尚书是实权,太傅不过是个虚名,孰轻孰重,有眼睛的都会看。

      “好,好,好!有老师看着,朕就安枕无忧了。”文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对云太傅的看重不言而喻。

      张朝年此时的神情已经很是微妙,然而更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文帝心情大好地笑了几声,随后看向还站在队列之外的陆之珩,朗声说道:“陆明宣,你既然想多多磨砺,明日起就去内阁吧。”

      陆之珩眼光微动,心里却是难掩的雀跃。正要垂首应下,张朝年突然出声了。“皇上……”

      然而没等他说完,文帝神色一变,意味深长地对他说道:“哎,张爱卿,年轻人想多磨练是好事,往后还要爱卿你多多指点才是。”

      张朝年没说完的话就这么被文帝堵了回去。心底的怒火越烧越旺,他的手指紧紧地捏着笏板,眼神晦暗不明,幽深中蕴藏着滔天的愤怒。

      然而他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不能说,只能强忍着怒火沉声应下。“是,微臣定会尽心指点。”

      “好。”文帝大笑出声,看向陆之珩说道:“陆明宣,进了内阁以后,好好跟着张爱卿学。”

      “是。”陆之珩眉眼温顺地躬身致谢,眼底的微光一闪即逝。

      朝会就在文帝的笑声中结束了。陆之珩和唐怀安并肩走着,户部的人不时围上前来恭贺。

      “陆明宣,恭喜你啊!你可是咱们这些同年里第一个进内阁的人啊!”兵部的程思源一脸灿笑地走过来拍了拍陆之珩的肩膀。

      陆之珩面上挂着淡淡的笑,但笑不语地看着他。进内阁算是这一次查贪腐案的意外之喜,不过自从他顺着文帝的意思进了户部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迟早会进内阁。

      他布置了那么久,好不容易将文崇扳倒,除了文帝的心腹大患,进内阁就是帝王给他的嘉奖。

      人群渐渐散去,神色不虞的张朝年从他身边经过,陆之珩拱起手朝他行了个礼,温声叫了一声“张大人”。

      张朝年脚步一顿,看向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意味不明的审视。五年前陆之珩刚高中状元的时候,他就极为看好,曾经有意无意地拉拢,却被他拒绝了。

      当时两位皇子之间的竞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朝臣们纷纷站队,偏偏陆家父子选择了中立。

      陆之珩在翰林院里做了两年的编撰,老老实实地编修史册,让人看不出他的野心。后来他外放去了冀州,反倒是大展拳脚,做出了一番事业。

      张朝年自诩眼光毒辣,看人一向很准,却几乎看漏了这条蛰伏已久的蛟龙。陆之珩去了户部后,他也有意让自己的人游说拉拢,却都被他轻描淡写地拒绝了。

      六部之中有一大半都是他的人。他不是不知道陆之珩拒不站队的背后有文帝的推手。可这些年来,文帝扶持过的人那么多,又有谁真的是他的对手呢?

      一个陆之珩而已,还没到让他慌张的地步。

      张朝年讥讽地笑了笑,轻飘飘地应了一声,抬脚从他身边离去。

      “首辅大人可不是文崇,你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唐怀安怅惘地拍了拍他的肩,叹息地说道。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除了迎难直上外,我没有别的选择。”陆之珩眸光微暗,却闪着无比坚定地决心。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畏难的人,何况攀过那座山,便是梦寐以求的旖旎风光。他从小就许下弘愿,要继承祖父的遗志,剑指首辅之位。

      现在才刚开始,今后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 作者有话要说:  陆之珩的事业副本开启啦,虽然目前是情场失意工作顺利,但应该不会太久的,后面就是追妻工作两不误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