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4、163章 ...

  •   元神与魂魄合二为一后,女孩儿便有了两个人的记忆、感情,也明白了这具肉身的身份!

      女孩儿姓何,因为出生那日,父亲在地主的家里为其挖藕,便为其取名藕,何藕便是她的名字。不过,平常都叫她三丫头,因为她在家中排行第三!

      何家本是个大家庭,何藕的爹娘、爷奶具在,还有叔伯兄弟、姑婶姐妹。可是,家里地少人多,都是靠叔伯、兄长们打零工贴补家用,勉强养活着一家人!

      今年先是干旱后又是蝗灾,谁都知道今年,甚至是明年,粮食都很珍贵,是以粮价越涨越高!他们家哪里还买得起粮?

      爷奶为了给儿孙们省些口粮,生生饿死了!爷奶一死,叔伯们便分了家,带着些许家当各自逃难去了!

      爹娘带着何藕兄弟姐妹六人,一路逃难逃了六百多里地!沿途卖了三妹、四弟和六妹,才堪堪等到了朝廷赈灾粮下来。

      可是,谁能想到呢?眼看赈灾粮下来,大家都能活命了,却又爆发了瘟疫!爹娘把没有染病的她托付给了同乡,和大哥、五弟被隔离了起来。一场大火,烧没了瘟疫,也烧死了她的爹娘、兄弟!

      没了爹娘,同乡又怎会靠得住?那同乡趁何藕为爹娘、兄弟收拾骨灰的时候,抢了何藕的家当,跑了!

      什么都没了的何藕,也没了求生之念,跟着逃难的人群,走了三天,水米未进的她,便悄无声息的倒在了路上!

      要说苦,这些逃难的人,谁家没有些伤心事?但是苦到了何藕这地步的,却也是少有了!也难怪这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儿扛不住了!

      女孩儿很是无奈的摇摇头,手撑着树干,站了起来,仰头看着大树,比划了一下,踩在小庙上,掰了一根树枝下来。

      树枝也是没了树叶、树皮的,且长度正好给她当一个拐杖。就她现在的身体,若不借助拐杖,只怕走不了多少路,就得再次倒下去!

      下了小庙,她也不急着走,而是动作缓慢的将小庙收拾了一下,也算是为自己踩了小庙,而作出的赔礼。因为没有香,所以她只好捻土为香,拜了拜。

      拜完后,女孩儿深吸一口气,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走了。全然没有注意到,她身后的小庙里的神像,睁开眼睛看了她一眼。

      走了没有三里地,她就看到了城墙,于是所有的难民都激动了起来:有城墙就有大城,就有人施粥,就代表着他们又可以苟延残喘了!

      女孩儿身体太过虚弱,等她一步一步挪到城门下,五六个施粥的粥棚早就排了长长的队伍!她咬咬牙,忍着粥香,没急着排队,而是观察了一下,选择了最平和的一个队伍。

      但是,轮到女孩后,她才发现,在这个粥棚排队的难民,为何气氛最平和,不争不抢:锅里的粥稀的与其说粥,不如说是汤!且一人只半碗~!偏偏女孩儿连婉都没有!

      施粥的小厮见女孩儿愣愣的站在粥棚前,手里什么都没拿,见怪不怪的给她手里塞了一个发黄的馒头,将她推至一遍,开始给下一个人打汤。

      女孩儿握着手里的馒头,走到一旁,低头一看,馒头不大,只有婴儿拳头大小,且浑身发黄,也不知是哪年的陈粮所做。但是,她低头咬了一口后,却发现,馒头虽小却是死面做的实心馒头,想来很是饱腹。

      她抬头看了眼那个小厮,那个小厮也不是谁都给馒头的。只有没拿碗、明显孤身一人的老弱,小厮才会塞一个馒头过去的同时,将人推至一边。所以,见到自己没拿碗,才会如此熟练吗?

      她牙齿磨着嘴里的馒头,若有所思的想,这小厮的主家,想来应该很有趣!

      女孩儿寻了个不远不近,能看清粥棚动作的地方坐下来,眼睛盯着粥棚,一点一点的将馒头吃进肚里。

      待到夜晚,施粥的人走了以后,女孩儿钻进粥棚,躲在背风、可以遮蔽外面视线的地方里,开始打坐。

      之前元神已经探查过女孩儿的资质,很差,只能勉强算是五行黄灵根,灵根多就算了,灵根纯度也很差!

      但幸运的是,五行、阴阳还算平衡,可以修行《万物诀》!而且元神、魂魄合二为一后,便是全新的灵魂,情根也恢复了。

      就算因为元神与本体联系断了,需要从头开始修炼,也没关系!只要能修炼,就可以签婚契,她的修炼速度就有保障,有了一定实力,研究男子生育秘法的事,就不会被人视为魔道!不会被群起攻之!

      不过,现在混迹在一群难民中间的女孩儿,是没有条件立祭坛的了,也就只能先修行吐纳法,缓慢调养身心,为之后的修行打基础了!

      毕竟身体虚,打坐没一会儿,她就脚麻了。起来换姿势的时候,起的猛了些,就头晕目眩。她摇摇头,本意是试图让自己清醒些,却撞到了一旁的棚柱,咚的一声,彻底晕了!

      第二天,施粥的人过来时,看到睡在粥棚里的女孩儿,皆是一阵摇头。昨日给女孩儿馒头的小厮,对女孩儿还有些印象,他唤醒女孩儿,又塞给女孩儿一个馒头,便把女孩儿赶出去了。

      女孩儿出去后,揉着头神色有些古怪:那些人,只怕是把她当成不守规矩、想多吃多占的那类人了!可她却只是想寻一个,可以避开众人视线的地方,打坐修行吐纳法而已!

      不过,这事儿也没法解释,所以纵然神色古怪,女孩儿也还是走了。她走到昨日吃馒头的地方,坐下来继续一边吃,一边看着粥棚里的人。

      待到了中午,她便去再次排队,又领到了一个馒头。小厮照旧是塞给她一个馒头,把她推至一边。女孩儿便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继续一边吃一边看着粥棚里的人。

      但吃着吃着,女孩儿心里忽然一动,不再看向粥棚,而是看向一对新来的母女。那对母女,不像其他难民那样,衣衫褴褛,而是穿着整齐,甚至还穿着布鞋!

      女孩儿看了看其他难民,确定她没记错:大多人包括她自己,都是赤脚!少数人,比如老人、年幼的孩子等,会穿草鞋!而穿着布鞋的人,只有那对母女!她们真的是难民?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还有一半的馒头,想了想,拄着拐杖起了身,走到那对母女身边。那对母女不解的看着女孩儿,女孩儿轻声道:“嫂子,我可以用半个馒头,换你们一个碗吗?”

      其实她是想换衣服来着,但半个馒头实在不值一件衣服,所以她才说,要换一个碗。

      那妇人一愣,看了眼馒头,又看看女儿,犹豫了下,到底不想惹事,便同意了,给了女孩儿一个碗口有些破损的小碗。女孩儿没在意,将馒头给了妇人,拿着碗走了。

      女孩儿没回自己的位置,而是拿着碗,进了城外的树林里。因为城门口有人施粥的原因,这片树林的树叶、树皮还长在树上,且还是绿色的!想来水源应该还未干涸。

      女孩儿寻到树林里的小溪,见溪水过于细小浑浊,便收集了些小石子,把自己的衣服撕了一块下来,开始用小碗过滤水源。

      一番折腾后,得到了半碗相对较为清澈的溪水。她不是很放心,便将碗放下,耐心的等着溪水静置。待碗里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都沉在碗底,溪水看起来清澈多了以后,她才端起碗,将溪水饮了下去。

      喝下水后,女孩儿长呼一口气,舒服多了!虽然吃了馒头,命是保下来了,但到底还是渴的,现在总算能喝到水了!

      她也没回去,也没在意别人的视线,一下午都在溪边,折腾这点事儿。忙碌了一下午,总算喝了个水饱的女孩儿,到了傍晚,将碗放进怀里,又去排队,领了个馒头。

      拿着馒头,回到自己的老位置坐下,一如往常的边吃,边看着粥棚。待入夜,施粥的人走了以后,女孩儿便钻进粥棚里继续打坐。

      如是过了半月,难民们修养一阵子以后,有的继续往别处逃难去了;有的卖儿卖女,筹措到了一笔银两,留在了当地;也有一些,听闻过往商人说,家长那边终于下雨了以后,回乡了!

      因为难民越来越少,粥棚也渐渐的少了。终于,在女孩儿逃难至此的一个月后,最后一个粥棚,也就是她日日领馒头的粥棚,也拆了。

      吃完手中最后一点馒头渣后,女孩儿拍拍手站起来,有些遗憾的看着粥棚。往后可就没有免费的馒头可以吃了,她也得想办法,给自己赚口粮了!啧,麻烦!

      正想着,她就看到那个一直给她馒头的小厮,向她走来。嗯?她赶紧站好,疑惑的看着对方,不解对方找她做什么。

      “你叫什么?可还有亲人?可愿入我们府里?”小厮一连串的问题,让女孩儿明白,她这是被怜悯了?不过,好事啊!

      女孩儿想着,详细的回答了对方问题:“ 我叫何藕,不,还是叫我何漪吧!”女孩儿本沿用魂魄的名字,可是又一想,她现在已是新生,自该有新名字才对!所以,又临时改口,说自己叫何漪!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4章 163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