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锦衣卫 ...

  •   秦始皇表示,他也想要,天知道大秦现如今百废待兴,就连这五谷的收成也是少得可怜,哪怕他让人研究,研究,那是一时半会能得到成果的吗?

      听沈悠说来,好像那些从未听过的作物是不需要研究的,抗旱高产什么的,完全是应急之物!

      “陛下勿急,或许天幕会告诉我们,究竟这些作物所在何处。”李斯绝对是懂得始皇心思的人,他知始皇陛下如今忧愁的是什么,也知该如何安抚秦始皇。

      “虽然提高粮产非一朝一夕可成,但《天工开物》中所记载取油之法,臣已经派人普及。百姓缺少油水,容易饥饿,有了制油之法,百姓们都能有油吃,皆感谢于陛下。”李斯亲自去落实的这些事,其中多有墨家的功劳,毕竟在朝廷的大力推动之下,那可比墨家偷偷摸摸教导要有用得多。

      李斯这一波操作下来何尝不是为大秦收买人心。秦始皇千万记得。

      胡麻、萝卜子、黄豆、大白菜子、苏麻、油菜什么的,都可以用以榨油。具体如何榨油,《天工开物》更是记载得一清二楚。李斯细看之后,叹为观止,果然如后世所说,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就他们大秦现在所处的环境,样样都缺,样样都没有,想让大秦摸索出上面的工艺,不知要费时多少年。

      此时,李斯不得不承认,天幕第一个讲的人是宋应星,就凭这一本实用性极强,最能惠于百姓的《天工开物》,宋应星该!

      比起现在天幕总结所谓明朝的种种,李斯更觉得《天工开物》要实用得多。

      “说的是,朕不该太心急,天幕所说,仅这一本《天工开物》足以让大秦受用无穷,别的,莫急,慢慢来。”秦始皇有再多想要的东西,也明白不能急。

      同样被丞相所安抚的何止秦始皇一个,刘邦恨不得立刻把那些所谓的土豆、玉米、番薯弄回来,萧何提醒道:“陛下,咱们现在的船出不了海。再者,天幕所说的美洲地处于何,尚未可知。当下,不是寻这些粮食的时候。”

      大汉刚刚建立,朝中风云四起,谁能在这个时候把精力放在出海一事上?

      那些作物再好,再抗旱高产,既不知位置,想寻来千难万难,大汉不能把精力和人力放在未知的事情上面。否则一个不好,很有可能大汉就亡了。以后华夏子孙就不会称之为汉人了。

      刘邦理智也终于回笼了,赶紧拍着自己的脸道:“对对对,没错,没错,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寻作物,而是把天幕教的东西学好,用好。那什么纸改出来了吗?”

      其实大汉此时已然有纸,只不过那所谓的纸太粗,太厚,用的人太少。有了《天工开物》详细的制纸之法,改造改进,简直就是给他们开了外挂。

      萧何作为一个进咸阳之后,第一时间把丞相府所有典籍文书一锅端的人,尤其明白若是这些纸制出来,对于天下的意义。最是积极推动。此时兴奋道:“改进好了许多,不过想要做到如后世所展示的纸那样,还须费些时日。”

      刘邦挥挥手道:“不急不急。眼下就让百姓们慢慢恢复,我们可以悄悄做事,重心还得推动养地,增产。”

      民以食为天,刘邦也是过来人,岂不明白必须要提高产量。

      萧何应下一声是。

      唐太宗李世民这儿的情况也跟刘邦差不多,所不同的是,造纸和船只方面,大唐可比大秦和大汉好得不要太多。所以,相比之下,大唐的注意力除了在粮食上,更多在于大炮。

      “陛下,那西洋炮好生厉害,我们试着做了做,威力惊人。”对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会儿受突厥威胁,无奈中原经过数十年动/乱,人口凋零,以至于大唐没有和突厥一战之力,然而得了《天工开物》就不一样了。书中前面的记载都是属文治的,十五卷的佳兵啊,李靖在第一时间盯上了。

      对于突厥,身为武将,谁不是无时无刻想着打败敌人,以安边境,叫他们再也休想犯我大唐百姓。

      程咬金跟着李靖一摸索,正好有了结果,立刻乐颠颠跑来禀告。

      李世民正在想,那什么美洲在哪儿,土豆、玉米、番薯,要不要先搞回来?

      最终李世民心下否决了,现在不是时候。大唐得先提高本身实力,先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更得先把大唐的心腹大患解决再说。

      结果刚想到这儿,立刻得到程咬金送来的好消息。好啊,好!神兵利器有了,现在就等着未来。

      【永乐帝之后是洪熙帝,这位在位时间较短,可以忽略不计。继位之君宣德帝,宣德帝也算是一代明君,故后世将洪熙与宣德两代之君称之为仁宣之治。到此之前,明朝都算相对繁荣昌盛,然后就该说说大明的叫门天子了。】

      【没错,大明这位叫门天子正是宣德帝之子。这一位在宣德帝死后,年少登基,然后在成年之后,面对早年他爹留给他的辅政大臣相继离去,以及辅佐他治理朝事的张太皇太后病逝。这位就如同被关在笼子太久的鸟儿,立刻决定放飞自我。】

      【不过,放飞自己也是不能说实话的,必须寻个理由才行。这一位也真是相当没有自知之明,竟然想要效仿其父,更要证明自己绝对是朱家的种,所以以一己之力,带着仓皇集结的二十万兵马,对外称所谓的五十万兵马北伐,千里给瓦剌送人头。】

      【此战,大明全军覆灭,皇帝被俘,随行大臣,如四代老臣英国公张辅,及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史称“土木堡之变”,具体这位叫门天子如何败光了祖上数代积攒下来的基业的,有机会,我给各位搞个番外,就扒一扒那些败家子再细说。】

      不,天幕我们不需要番外,你告诉我们,到底这个败家子姓甚名谁,宣德帝又是谁,他们要拨乱反正。

      朱家的一干皇帝们恨不得立刻把这什么叫门天子揪出来,掐死!

      别的朱家皇帝或许尚未知道,宣德帝朱瞻基此时盯着自己的儿子。他就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已然被立太子,他断不可能在立太子后轻易更换,所以,宣德帝可以百分百确定所谓的叫门天子一定就是在他面前的儿子朱祁镇!

      哈!没想到啊,真是没有想到,他竟然生出了一个叫门天子!

      朱瞻基气吗?气的。然而在没有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朱瞻基能就凭那么几句话弄死自己儿子吗?

      因而,朱瞻基相当盼着沈悠细细的论论那位叫门天子何以成了叫门天子。

      【之前说了,叫门天子领二十万大军出征,全军覆没,更令大明无数官员惨死于土木堡中。自此,大明由盛转衰。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朝臣被杀,武脉断绝之事,在大明并不是第一回。咱们洪武帝啊,那可是几乎把所有跟他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全都干掉了!因此,叫门天子这波操作,方式虽不同,也算承以祖宗的风格。】

      朱元璋时期,一干开国功臣们!!!

      【也就是说,从洪武帝开始,大明就已经埋下了重文轻武的种子。不,不对,应该是从宋朝开始,虽然中间有个元朝过渡,架不住元朝人家是崇武的,对于文化方面真没多少兴趣。也是因为这样,才会把汉人视为最低等的人,就因为人家看不上汉人,认为汉人都是软骨子,没用的东西。毕竟,谁让宋朝是别管打输了或打赢了仗,都一味送钱保平安?人要是连自己都舍弃了自己的骨气,这是指望谁能把你们当人看?大宋,怂啊!】

      沈悠是每每说起宋朝就怨念无比,无比怨念。

      各朝各代的人......已经感受到了!打输打赢了仗都送钱的操作,谁也都为之不耻,也能体会到沈悠的怨念了。

      【大抵洪武帝虽然开局一个碗,打下整个天下,但从心底里,洪武帝是极度不自信,也极度不安的。因此,洪武帝费尽心思想要控制整个王朝,企图把天下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掌心里。唉,虽然无数人嫌弃洪武帝的控制欲,但也不能否认,洪武帝那是相当勤政的。】

      【有人统计,洪武帝曾在8天中处理1160件奏章。如果保守的算,一件奏章是1000字,那么1160件奏章就是116万字,平均每天阅览奏章的字数就是15万字。另外,一件奏章不可能只写一件事,这8天当中奏章所涉及的事情是3391件事情,所以,得出结论,洪武帝平均每天要处理423件事。】

      【唉,皇帝啊,确实不好当,洪武帝不容易。对于洪武帝这个人,其实大家都挺复杂的,说他心里没有百姓吧,他这一生都在致力于杀贪官,至死不歇。但是,因为他的不自信,以至于他对百官极其苛责,所以他就想出了好些个奇葩的操作。比如成立了第一个特务机构-锦衣卫。派锦衣卫监察百官,设诏狱,有随意擒拿大臣审问之权。大明朝惨死于锦衣卫之手的大臣数之不胜。哪怕最后洪武帝迫于压力废除锦衣卫,但不好意思,他儿子永乐帝重启了!甚至发扬光大。东厂什么的,再有后面成化帝所设的西厂,都是跟洪武帝学的。】

      【洪武年间,大明臣子在锦衣卫的压迫下,都已经是视死如归,每日早朝都得先跟家人道别再上朝。洪武帝设立锦衣卫就是想把所有人都控制在手里。最后,为了保证他的皇位能够顺顺利利的传到建文帝手里,他更是把所有的开国武将杀光!】

      【以至于到了建文一朝,重文轻武建文帝可学会了,临阵换将,最终成为永乐帝的手下败将。当然,必须肯定永乐帝是打仗的一把好手。毕竟他可是第一个封狼居胥的帝王。建文帝没本事,削藩不成反被永乐帝发起靖难之役,夺去江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抵如此。不过我觉得,对于洪武帝来说,他把功臣们杀了,是他清楚建文帝没本事镇得住各开国功臣,至于后续建文帝和他儿子争,天下只要不是叫别人夺了去,还是姓朱,他是不会在意最后究竟谁稳坐江山。】

      朱元璋!!!天幕,你懂得太多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