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13章 ...

  •   据逍遥客所言,寿王李琩以李十八的名号递了拜帖,并没有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过多的遮掩,却也没有以权势压人,而是以寻求知音为名求见。

      只是李琩没有卢栀的好运气,前几次找错了地方,问错了人,后来又恰逢逍遥客有要事出门,就一直无缘得见。

      但这也是陈舟后来拆台所说,按照逍遥客自己的脾性,确实没把寿王放在眼里,也不在乎外界如何传闻自己清高孤傲,甚至有试图把这名声坐实的嫌疑。

      “那岂不是也没问到寿王的事,不过他一个皇子,能这样倒也难得。”玉环毕竟还是有几分记挂李琩,即便早没有了情爱,也不会吝啬夸赞对方。

      “难道王孙公子倚仗权势就是正常了吗?明明更应该懂得以礼待人。”卢栀这话脱口而出,可他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说完了才愣在那里。他生怕玉环觉得自己抬杠,故意挑错,即使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也还是小心翼翼地看了对方一眼,一副做错事的模样。

      “对不起,我说话太冲了,不是针对你,也不是针对寿王,我、我……”他词穷,感觉怎么解释都不对,而且他也很害怕自己突然变得这样具有攻击性,想破头也没咂摸出缘由。

      玉环虽然被他说的话堵得不上不下,可人道歉得更快,她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反应,就被那呆头鹅的模样给逗笑了,反而是陈舟若有所思,却不曾点破。

      “无事,我可能确实是对他较为宽容了,他也爱琵琶,爱器乐,也算得上是个知音。”玉环偏过头,回忆着上次见到李琩时对方的模样,又不免和自己上一世记忆中的作对比。

      李琩年轻多了,不过也正常,上一世的他们都认识二十多年了,她自己死在盛年,不知道对方最后如何,也实在是庆幸他没有多大的权力,在武惠妃死后更是没什么恩宠,否则一个当不上皇帝的得宠皇子会遭遇什么,简直不敢多想,能够善终便是兄友弟恭了。

      玉环还是将自己心底那个寿王李琩的模样描摹了出来,在她遇到他的那一刻,以及后来的日日夜夜中,她发现自己一点都没有忘却。只是记忆再美好,也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她不愿再带着任何一点会被强取豪夺为帝王妃的可能,不愿带着那种侥幸心理去和李琩在一起。

      那样玷污了他们之前的感情,更对不起李琩。

      何况,她对他的感情也早就被皇室无情地消磨,被李隆基的绝情给击溃。

      无关风月,唯有歉疚。

      玉环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可还是没忍住用指甲在掌心按出四道印记。没有经历过她的人生的伤痛,是绝对没有办法共情和理解的,甚至还会觉得是她贪得无厌、得陇望蜀。

      卢栀觉得她情况不对,想要问询却被陈舟拦下,后者轻轻摇头,抓着他的手不放,这才让他打消了念头。

      “之前韦夫人不就说,武惠妃和圣人都爱器乐歌舞,那寿王是此道中人也不奇怪,若下次有机会,我们再问问逍遥客愿不愿意,一道去湖中泛舟赏乐也是乐事啊!”他边说边冲陈舟使眼色,毕竟逍遥客看上去很在乎陈舟的看法,说什么也都无有不允。

      玉环对此倒没什么看法,她也知道不可能完全避开寿王不见,而且如果真的要实行她心中那个报复李隆基的计划,就更避不开了,索性大大方方地见面。

      倒是陈舟听了卢栀的话有点异样,不动声色问道:“你们说的这位韦夫人是何人呀?京兆韦氏的人吗?”

      “没错,她自称是先韦庶人同族同支之后,说是当年那场政变后唯一幸存的,那个被圣人放过的韦家人。”卢栀接道,他从不对朋友隐瞒,而且韦夫人也并没有让他们保密的意思,对方根本连皇帝都不放在眼中,这点小事被知道了也无妨。

      陈舟点点头表示明白,自然地转向玉环说:“韦夫人的事我大概知道一些,而且披香酒甚是有名,就算我这种不爱酒之人都想尝一尝了。逍遥客已经去了两回,每次都说不尽兴。”

      玉环很是了解披香酒的魅力,笑道:“既然那位逍遥客喜欢,下次再去仙实楼,我便试着问夫人多讨要一些,算是酬谢知音了。”

      “那我且先替他谢过九娘,”陈舟抱拳行礼,又多问一句,“九娘和韦夫人很熟悉吗?”

      玉环摇头,她其实也没把握,而且那位韦夫人的性情难测,说不定哪句话就触碰了雷区。而且对方显然是在她身上找故人的影子,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感受,只是对方是长者,又对她心中的计划有所指点,她就算有不满也不能表现出来。

      见她似乎不愿多提的样子,陈舟也体贴地不再追问,而是示意卢栀把他昨晚得到的消息告诉玉环。

      卢栀还是很上道的:“九娘,虽然寿王没见到逍遥兄,可他在酒楼连着弹了好几日,听到不少消息,而且寿王可是日日都去呢!”

      李琩不仅连着每日都去,还每次都在最佳的位置听曲,他对音律的感知似乎有超出常人的天赋,不仅知道中原流传的曲目,连西域的都一听即会。这些不值一提,在座几位哪个不是信手拈来!

      最让人不解的是李琩每次都不带仆从,贴身护卫更是瞧不见,有几次差点被贼人偷了银钱,要不是有人路见不平,只怕堂堂皇子连吃饭听曲的赏钱都拿不出来。

      逍遥客暗自留意过,并没潜伏在人群中保护这位殿下的侍卫,心大到让人啧啧称奇,根本不像是一个宠妃儿子的做派。

      可也从来不见寿王私底下与什么人相见,不太像是为了避开耳目所为。

      除了那日偶然遇到玉环。

      但经由卢栀之口,加上寿王当时的反应不像是早就知晓,谁也弄不清他到底要做什么,这样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简直与皇室格格不入。

      这个问题他们三人想了一夜都没弄明白,不过这不是卢栀去打探的重点,他更想知道该怎么摆脱极有可能的赐婚问题。

      按逍遥客的意思,武惠妃的人已经去了蜀郡,应该是要打听一下玉环父母生前的为人,以及玉环幼年的事情。杨玄璬那里虽然没有被明示,可暗地里也被摸了个干净。就连玉环三个亲姐姐,几个还有下落的堂姐姐那里都派人去调查了,可见武惠妃对这个儿子有多上心。

      “她把什么都考虑到了,人人都要调查一番,却怎么没叫我去宫中问话,也不问问我到底愿不愿意。”玉环哀叹了一声,她并非真的埋怨武惠妃的行为,而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悲伤。

      她似乎一直都是这样无能为力,上一世如此,这一生依旧。

      从前的她对于武惠妃的喜爱和寿王的钦慕只觉得受宠若惊,很多问题都没有细究,也根本意识不到有问题。不过死了一次之后,她看待事情的眼光就变了许多,凡事也都很难再以一个单纯的心思去面对了。

      “想必武惠妃也是不愿提前透露,省得打草惊蛇,万一她不满意,没把你叫进去就还能有退路,只是寿王未必会给她走退路。”陈舟点明了双方的用意,他甚至怀疑寿王这样是在对武惠妃表态。

      卢栀一边从婢女那里端来银耳羹递给玉环,一边追问:“那想来寿王也是知道他母妃这种行为了?”

      陈舟没有否认,只是也不能就这么下定论:“不好说,武惠妃许多事情也未必都会告诉儿子,不管再怎么说,她都是武氏女,提防她的人很多,寿王作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知道太多反而不好。”

      倒是玉环肯定道:“他、李琩他一定不知道。”

      说完,她就见二人都看向自己,一时慌乱得差点跌了勺子,把这珍贵的食补药材洒了。卢栀怕她被烫,拧了帕子给她擦手,照顾起人来很是像模像样。

      “九娘为何这么说?”问话的不是卢栀,陈舟更是因为这句被前者瞪了两眼,只是他坚持想要得到答案,并不因为玉环的失态就放弃追问。

      “你做事总是这样认真,有时候未免认真得不近人情。”卢栀嘟囔着,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被对方听见。

      玉环将银耳羹放在一边,令婢女先为他们两个上了茶点,这才开口:“如果我说是女人的直觉,那你也未必能相信吧?即使有时候就是这么玄妙。但就算认真分析,李琩也不像是一个会同意随意调查别人的人。他上次见我虽然欣喜,可还是保持着距离,那样一个藏不住心思的人,又怎么能瞒得住。”

      她这理由实在牵强,可陈舟也不是非要她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更多是奇怪于她对寿王的态度,有些过于信任了,不像是才见过两次面。听了她的回答,更让陈舟确信了自己的想法。

      卢栀就没这么多心思了,他颇为赞同地点头附和,又催着玉环先把羹汤喝了,不要耽误治病。

      “既然武惠妃已经行动了,寿王不管知不知道都不会赞同,那何不走公主那边的路?”

      “公主?咸宜公主?”卢栀看向陈舟。

      “对,咸宜公主的夫君杨洄虽然与九娘你并非同宗,却也是同姓,又都来自弘农名门,未必说不上话。”

      玉环捂嘴思索,她记得杨洄和武惠妃走得很近,未必没有卷入未来废太子那件事里。

      或许,这也是一个契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13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