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美强惨3 ...

  •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秦王宫的大门了。】
      【没错,我们来的是影视城的秦王宫,这座秦王宫是国内某位著名导演拍摄某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时,花了十几亿按照秦朝咸阳宫一比一复制的大秦王宫。】
      【而真正的大秦王宫已经被楚霸王项羽一把火付之一炬了。】

      【对,楚霸王烧毁的并不是大名鼎鼎的阿房宫,其实是秦王宫,这已经是得到历史学家证实的事。】
      【而所谓的阿房宫,其实只建了地基和基座,并未真正建造起来。】
      【但是,就算只是秦王宫,却已经占地八百多亩,建筑面积达到了11万平方米,拥有27座宫殿,主殿更是将近45米。】

      伴随着画外音,画卷中出现了“秦王宫”的航拍视频,却见宫殿林立,廊桥长廊穿插其中,高墙巨柱耸然而立,很是恢弘大气。
      而与这些古色古香视频相对应的,则是远处充满现代感的高楼大厦,在违和感中,又充斥着理所当然。

      随着航拍视频播放完毕,画面转到了“秦王宫”大门口的停车场,镜头在门外停靠的众多汽车中一晃而过后,转到了入口门楼处。
      只是,同满满古风的城墙城楼比,正门口处的一处红色牌楼却异常的显眼。

      这座红色牌楼上写着一行喜庆的白底红字,这行字在历代帝王看来,虽然好像每个字都不认识,但是仔细看又似乎每个字都很熟悉。
      朱元璋就很快认出了其中一个字:“标儿,那倒数第二个字,可是‘庙’字?”
      鉴于他曾经做过和尚,就算大字不识一个,这个字却是他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更不要说他现在已经能批阅奏章了。
      此时马皇后也试探地道:“最后一个字可是‘会’字,只是写这字的人莫不是白字先生,这个字错了呀。”

      “皇后大才,就是‘会’字,这也太俭省了写,还不如朕。”朱元璋下巴都快朝天了。
      “不过,这字虽然是白字,倒是比之前的字好记了些,笔画也少了不少。”朱标仔细看了一会儿后,略略点头。
      “哼,这庙会开在王宫也是太儿戏了,秦始皇那老儿要是知道了,还不得气活过来?”朱元璋还是不服气的哼了声。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察觉了文字的不同,但是都无一例外的猜出了牌楼的意思,只是有些帝王的注意力并不只在牌楼上,或是在刚刚一晃而过的高楼大厦,或是停靠在门口的汽车上。

      赵政:在秦王宫办庙会?好大胆子。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大箱子是什么?难道后世流行棺材摆在地面上?等等,被烧了?那竖子是楚国的?还自称霸王?

      李世民:“观音婢,那宫殿后方的高楼可是有千丈之高?”
      观音婢:“好像有几十层。”

      刘彻:那楚霸王着实是暴殄天物,难怪高祖每每提起这秦王宫,都痛心疾首。

      顺治:才八百亩,远不如紫禁城。

      康熙:这在空中记下图影的宝物不知是何来历?这要是用在军中刺探敌情,岂不是所向披靡?

      【当然了,虽然这座复制的“秦王宫”很是恢宏,但是同真正的咸阳宫比起来却还是逊色多了,更不要说那座只建了基座便烂尾的阿房宫了。】
      【据说每次秦始皇攻下一个国家,便会在咸阳宫内仿照那个国家王宫的样式建座宫殿,所以秦王宫是越建越大越建越大……】
      【咳咳咳,扯远了,我们是来探寻少年始皇虐心的少年时光的,我们回归正题。】

      赵政:每灭一个国家,就在皇宫里扩建一座那个国家的王宫?好主意!

      刘彻:何时朕若是能将匈奴王庭搬到我未央宫中来,也算此生无憾了。

      朱元璋/顺治/康熙:或许朕(寡人)可以再扩充下版图,顺便修个园子。

      赵匡胤:之前那些后周后唐后汉可以算进去吗?

      【秦王宫的正殿是‘四海归一’殿,是始皇陛下接受朝拜,让大臣们禀报政事的地方。】
      【但这并不是我们此次的重点,让我们转去后面的偏殿看看,据说是赵姬曾居住的宫殿,在这里,我们少年天子秦王政经历了一场让他永生难忘的背叛。】

      背叛?
      赵政暗暗皱眉。
      而在此时,一直在旁边安静看着的赵姬却轻轻开口道:“政儿,这天卷上说的太后赵姬难道是我吗?”

      上次的画卷展开的时候,赵姬并未留意,只是事后听到府中下人提起此事,说赵政会回国成为未来的秦王,还会统一六国。
      但还未等她细想,便在府中门客的保护下逃出了邯郸,前往秦赵边界。更在半路上遇到了前来迎他们回秦国的秦国死士。这才能来到边界处安顿下来,只等一鼓作气返回大秦。

      但在为儿子开心的同时,却也有些担心。因为她还听说政儿未来会屠尽邯郸欺负他们的人。
      这让她便有些惶惶,甚至难以置信。毕竟这么多年谨小慎微的活着,只想着能够保住一命,周围那些欺负他们的人,她可是一点儿都不敢得罪,生怕惹祸上身。

      今日“天卷”再现,她自然也很是关注,但是看到宏伟的秦王宫也就算了,听到太后赵姬这几个字,她却有些在梦中的感觉,很不真实。

      赵政略微沉吟了下:“若这天卷所言是真的,应该就是阿母。”

      “这么说,我们能平安回到秦国,回到你父亲身边了?”赵姬眼睛亮了起来。
      显然,对于太后这个目前对她来说还十分虚无缥缈的称号外,能平安归秦,才是她最大的愿望。
      “阿母放心,一定可以。”

      【说起赵姬,自然离不开“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传言中,他是赵姬同嬴子楚的月老,更是在后来成为大秦丞相,主持编纂了流传至今的《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中的故事至今都让读者深省,吕不韦从商人成为名相的故事也被人津津乐道。但是如果没有遇到嬴异人,他可能终其一生都是一个商人。】

      【也正因为他同嬴异人夫妇关系亲密,在后来嬴政归国后的华阳宫变中,才会传出赵政是吕不韦骨肉的流言,甚至让很多人都深信不疑。】
      【但是,后来在赵政被父亲嬴异人亲自册立为储君,赐姓嬴,成为嬴政后,这个传言也便不攻二破了。】

      【想也知道,一国储君何其重要,若是不能真正确定是自己的血脉,嬴异人怎么可能毫不犹豫的将王位传给赵政?】
      【但是六国统一后,甚至在大秦被灭数年后,这个说法竟又被翻了出来,就不得不说是有心人为之了。】

      【这些有心人是谁?正是被灭了国的其他六国士子。】
      【从这也看出,六国士子对始皇帝是多么的痛恨,即便大秦二世而亡,也不能让他们停下口诛笔伐。】

      【始皇帝再残暴,能比得上同样二世而亡的隋炀帝。】
      【始皇帝再草菅人命,能比得上隋炀帝仅登基短短十三年,隋朝便从七百多万户的人口降到了不到三百万户人口的‘丰功伟绩’?】
      【还是他能比得上隋炀帝在各地揭竿而起时,认为“天下不太平,就是人太多了,想要天下太平,就要多杀人才对”的变态认知?】

      【秦律严酷,尚是有律可依。始皇灭赵坑杀仇人,尚是为了报仇。那隋炀帝只因行船受到阻碍,一怒之下处死上万无辜拉纤民夫,又是依的哪条罚哪条律?】

      【只能说,李唐王朝对这个前朝的评价比较中肯,功过两开,较为公允罢了!】

      这一段讲解可以说暴露了太多的信息,“天卷”前的众多帝王或者即将成为帝王的人们纷纷震惊不已。

      赵政:我统一六国后,二世便亡了?怎么回事?

      隋文帝:我,也二世而亡?隋炀帝?这是那个败家子的谥号?还有,被李唐王朝取而代之?李唐、李唐,姓李的?天下李姓出自陇西,难道是……

      李世民眉头一皱,喃喃自语道:“大隋会被李唐取而代之?”
      正沉吟间,却见一个小兵匆匆来报:“郎君传二郎立即去正厅议事。”
      “现在?”
      李世民一愣,立即看向“天卷”,立即了然。
      看来父亲也看到了。
      “我这就去。”
      说完,一甩袍服,匆匆赶往议事厅。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只因始皇帝曾经焚书坑儒,得罪了全天下士子。但是真正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焚书坑儒”一词出自《史记?儒林列传》,在原文中说的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所以,始皇帝坑杀的并不是儒生,他杀的是妖言惑众的术士。不但如此,根据史料记载,如农牧医之类的书籍并不在焚烧之列,很多诗书也在宫中留下了藏本。】

      【而到了《尚书》和《战国策》时,对这件事的记载就变成了“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和“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是的,就是这样经过一番移花接木,耳耳相传,以讹传讹,三人成虎,术士变成了儒生。】

      【但是真正被坑杀的术士是谁呢?其实是蛊惑秦始皇炼制服用长生不老的丹药,最后始皇帝陛下发现被骗,震怒下坑杀的方士和炼丹人呀!】

      就在这时,画面一转,一个Q版的皇帝小人出现在画面中,而几乎是同事,从画面的右上角出现一口黑色的大铁锅,盖在了皇帝小人的后背上,将他给压趴在地。
      皇帝小人的眼睛变成“XX”状,舌头吐到了一旁,头上更是金星旋涡乱转。

      然后屏幕上歪歪扭扭打出了几个字:千年飞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美强惨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