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对第5章的修改 ...
-
最近看了丰子恺游记里的一个章节,章节名‘蜀道奇遇记’,讲的是一对母女在战争期间分开,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母亲嫁给了一男子,女儿嫁给了该男子的父亲,当时四个人均不知道这里面的亲属关系,后来男子约父亲到他的地方来方便照顾,重逢后才发现这种关系,章节很短,作者本人描述得比较生动,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让我有感触的是里面每个人对于伦理这件事的看法,或者说世人对于伦理这件事的看法,这种看法我认为在今天还是一样并未改变。
在文章结尾,写了两家的相处办法作为结局,两家是分开来住各自的房子,“听说两家不往来的”,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顾忌外人的说辞。若果是真的,战乱年代,分开的亲子好不容易团聚,却因为不必要的顾忌而不能享受珍贵的时光,倘若是假的,也合理,自己那关过了,还要过世俗眼光的关。
在文章开头,作者认为这是战争的原因造成的,我的看法相反,这是战争带来的积极方面,我本人完全无意为战争洗地,只要每一段关系里的两个人是平等地位的,完全不会存在心里上的膈应,这是社会对于不平等的关系强行赋予的一种道德定义和洗脑,实际完全与道德本身无关,战争摧毁了这种规则。
在长久以来,中国(似乎国外以前也是这种情况)都是父母地位大于子女,婆婆地位大于媳妇,渗透在每个家庭里的权力关系,很多时候也是照此彼此相处,造成每个人内心的心理变化,当这种规则被打破时,就不知道如何,可能外部环境带来了转变的契机,但人的思想仍旧未变,还对压迫剥削人的制度持拥抱态度。
这也让我想到著名的话剧雷雨,其强烈的戏剧性情节很多也是来于此。因为打破了人们以前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被社会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