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

  •   田妧说不过二人,又在外宅待了几日便走了。

      她也明白,正如二人所说,总归是要回去的。

      来原州田家,本是因田老爷子仙逝,君上念及太上皇与田老爷子袍泽之谊,特令王室天师相助,超度往生。

      田老家主地瘦栽松柏,从乡间到三元及第,再到朝堂奏对,怼奸佞,焚诏书,助太上皇继位,其仕途正盛亦舍之,后急流勇退,立誓后代不入朝堂,赢得生前身后名。

      原州多读书人,也多商贾,是连通南北的重要枢纽。

      弃官后,田群回原州从商,一路顺遂,生意遍地开花。

      待年迈,长子田礼温继任家主,经商天赋更甚,玉石珠宝布匹皆有涉及,数年间,原州一代巨贾,底蕴深厚。

      而今君上令天师前来,老天师身体抱恙,便由其徒弟代为作法。

      至于五殿下,桀骜不驯在南越是出了名的,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硬是跟来原州。

      道场法事时日一到,便带着年幼的小天师出关,游山玩水,惹出祸事,险些丧命。

      好在吉人天象,二人无恙,田妧只知二人被绑,至于在山中发生了什么,她不敢去问五殿下,私下偷偷问了几回小天师,对方笑颜如花,扯七扯八,避而不谈。

      不过依稀听护卫谈起,似乎是五殿下冒充其胞弟,得以脱身,田妧虽疑惑,但也明白其中知少为妙,探究之心终是被压了回去。

      很快,王都传来消息,乌禾该启程了。

      临行前,回主宅同田家拜别,又见田家家主。

      田礼温四十出头,人到中年,神色沉稳,一双眼眸格外明亮。

      身后家眷不多,一妻一妾,一儿一女。

      黄衣束发少女怀中抱着一幼猫,目中含泪,分外不舍。

      另一身穿绫罗绸缎衣的小公子看上去较为文弱,立于家主身后安静不语。

      在田家人相送下,马车如来时般,绸幔包裹,四角风铃叮叮作响,驶离原州。

      ·

      王都离原州不远。

      走大道,马车前行,半月可到。

      连着几日赶路,车队在一城边稍作休憩,所处之位,侧方不远处,便是一陆驿。

      马车一停,为首的绸幔帘子掀开半边,探出一银边面具。

      她一手拉着帘子,一手搭在马车窗沿,阳光入眼,打了个哈欠,接着左右环顾,张望四周。

      从城上观,近处烟柳轻拂,杂英飘香,远处阡陌纵横,碧野青山,一派旖旎风光。

      从岸边观,有妇人浣衣,孩童玩闹,不远处搭了几个茶水摊子,有不少人在歇脚。

      过路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行家,讲述着各自旅途中的奇闻异事。

      一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从官道驱马而来,到了一茶水摊,下马休憩片刻,顺道打探去徽州的路途。

      摊主同此人说道:“客官去徽州,走小路绕道费时,走直道只须沿大道一直北行即可,但须翻山,越翊崚关,翊崚关原是陆上进入徽州必经之路,只是近年来常有一伙匪徒出没,可要小心。”

      汉子皱眉。

      摊主见对方面露难色,又道:“客官来店之前,刚过去一伙车队,是由徽州一镖局镖师们护送,客官何不追上车队?结伴过关,兴许安全些。”

      汉子问:“不是听闻前些日子山头着了大火,匪寨也清了好些?”

      “我只知官府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板苦笑一声,叹道,“听闻此事者甚多,官府未见回应,也不知是真是假。”

      汉子道:“原来如此。”

      休憩片刻,此人上马赶路,驱马北行。

      中年汉子走后不久,又来一人。

      一老者背着木箱走近众人。

      扫了眼众人,放下木箱,从箱中掏出一些事物,白布一铺,两三下支了个摊子。

      他捋着一尺白髯,身着古朴雅致的道袍,手中拿着一书卷,开口讲诉南越近年来的奇闻轶事。

      老者的音色浑厚有力,同他那佝偻的年岁身板不符,周遭虽吵闹依旧,却掩盖不住老者的声音。

      讲着讲着,嘈杂声逐渐小了。

      除却一些聊到兴头上的,大部分人的目光投向了老者。

      “话说二十年前,自南宫兵变后,南越新王登基,新王年纪虽轻,却以铁血手段,迅速镇压朝堂之上谋逆之人,清其余党,威慑心怀不轨之徒……”

      随行护卫目光时刻停留在车边,留心着来往人流,偶尔听说书的说两句,视线稍稍转向,下一息又转回马车。

      车上的人倒是耳听八方,这边说书人一开口,她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

      老者缓缓道来:“十五年后,南越天师收养一女,龆龀之年,自幼聪慧,天人之姿,无师自通上古道经……”

      “其十岁救下道门青牛,十二助王室重立天命旗,惊才艳艳,为人却不骄不躁,亲民温善,堪称当下王都达官贵人子孙效仿的典范……”

      “嘁。”

      话音未落,一道不屑的冷哼从后方的马车里飘出。

      声音极小,旁人难以听清,却瞒不住前车那位耳聪目明之人。

      面具下的乌禾也不恼,当没听见,笑眯眯的,颇有兴致继续听那说书人言语。

      她不禁回想起每日申时初刻,各地瓦舍酒肆,只要是稍微大些的地,设了台的,便会有讲书人上台说书,内容大致为南越趣事或国家政史。

      只是往往说到后头,总会牵扯出慈悲圣洁的南越天师生平历程。

      大致是一顿猛夸,将天师形容的神乎其神。

      乌禾作为下任天师,年龄较轻,经过好些时日的宣扬,虽不及老天师那般神仙化,好在身上也发生一些事,经历不少,谈资足矣。

      再加上讲书人日复一日的渲染,半真半假,逐步夸大,也落得个深入人心。

      瞧着这说书人不似都城那般熟练,估摸着是想挣点闲钱,套用都城讲书那些话,在周边过路之地有样学样,吸引些目光。

      ·

      放下帘子,头戴毡帽的少年冷眼坐于软榻。

      侧面坐着一比他年幼些的药童,正小心打量着这位太医院的年轻医官。

      踌躇半天,还是没有开口。

      “何事?”被打量的人早便发觉。

      “杜医官……”小药童有些犹豫,终是好奇大过胆量,问出心中疑惑,“莫不是和小天师大人有什么过节?”

      “没有。”杜羽回的果断。

      “那为何……”

      方才那声冷哼,他也听见了。

      再加上这段时日在其身边帮手,偶尔见到小天师大人亲临,素来行事沉稳,少年老成的医官姿态颇为冷淡。

      杜羽睨了他一眼,似乎猜到对方心思。

      他问:“土方,你以为医者如何?”

      土方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杜羽又问:“道者又如何?”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二者可见高下?”

      土方愣了下,“医道同源,本是相通,只是......”

      药童闭口。

      他心里念叨,只是当下南越王室重道轻医,大兴炼丹之风,民间道门无度,滥竽充数者不计其数。

      以至从医看不起从道,从道瞧不上从医的局面。

      原是如此,土方明了,却见杜羽摇头。

      “虽如此,但我并非看不上丹道学派。”

      少年缓缓道,“道医道医,以大道为本,以济世救人为略,易、道、医、儒均博通融汇,不拘一格,是为医者上品。”

      既非看不上道,那便是看不上人了。

      土方汗颜:“杜医官,我听闻小天师从小聪颖过人,未从师却自学识字,性子温和,与人为善......”

      怎会如此不待见?

      又听杜羽冷声道:“物有正反,人有两面。”

      土方不懂,继续道:“我还听闻,小天师怜悯众生,莫说世人,便是宫中那青牛遗失,几番周折,性命堪忧,终是于生死关头将其救下。”

      “青牛......”

      不说则已,言必有中。

      此话一出,药童只觉对方头冒凉气,咬牙切齿。

      “那牛就是她弄丢的!”

      土方大惊:“啊?”

      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

      当今君上喜用神为木,圈养一青牛于太医署旁棚户。

      身为医正亲徒,成长于太医署,杜羽自幼喜爱五虫,时常取带露水的青草喂之。

      久而久之,多有不舍。

      青牛遗失,最为难过者,莫过于其。

      土方道:“不是听闻找回来了?”

      “君上宽容,未见怪罪,如今的青牛是后来在民间寻了只相似的。”

      杜羽道:“不过当时她的确去找了,费了些时日,直至一屠行终有所获。”

      土方疑道:“她没救?”

      杜羽道:“救了。”

      他顿了下,面无表情。

      “救了二两。”

      土方:……

      ·

      南越王都的初秋,一片萧萧的赤色,叶落归根。

      一白发长须的蓝袍老道在宫人指引下,行至帝王寝宫。

      正殿前未见宫人侍卫,门虚掩着,宫人轻推开门,伴随着沉重的木门声,初秋的晴好阳光照进大殿。

      一中年男子端坐于椅上,双目紧闭,五心朝元,明黄色的长袍上绣着九条金龙,雍容华贵,气吞山河。

      老道径直走到大殿之前,扬了扬手中拂尘,对着大殿作揖一拜。

      “君上。”

      殿上之人闻声缓缓睁开双眼,其面容坚毅,眉目间隐含威严之气,显然久居高位。

      “免礼。”

      低沉的声音在大殿回荡,晏玄抬手,角落一隐着的宫人轻移,递上一个金纹檀木盒。

      乌长生起身,拂尘一挥,搭在手肘,双手接过,又看了眼殿上,接到示意后打开。

      略微扫了一眼盒中之物,眸光一亮,合上木盒躬身道。

      “老道恭贺君上,金丹可成,寿与天齐,国之大幸。”

      “长生,毋须多言。”晏玄出声,面上难得流露淡淡笑意,“既已备齐,孤且问你,丹成还需多久?”

      乌长生稍稍思索,回道:“百日即可。”

      “好、好!”

      殿上之人重重拍了下扶手,了却多年心愿,心情极佳,忽闻殿前传来两声轻咳。

      他眯了眯眼:“长生,你这湿邪可染上好些时日了。”

      老天师苦笑不语,苍老的身形弯的更低。

      晏玄忽然想起什么:“阿禾回来了?”

      乌长生道:“算下时日,约三日后到。”

      晏玄道:“此番南行受了惊吓,可要好生休养,莫要留下病根。”

      乌长生拱手:“老道替徒儿谢过君上。”

      晏玄摆手,让其收回礼态,接着道:“四年将至,明年岁末招祭也可由她代之。”

      乌长生闻言叹息,“君上,老道这顽徒年岁尚小,恐难以当此大任。”

      晏玄道:“如何不行?若孤没记错,阿禾明年十四?”

      乌长生道:“正是。”

      晏玄道:“这岁数,若是王都寻常人家的小女娘,快成家了。”

      乌长生道:“她不是。”

      “她不是,有些事就该担着。”

      南越君王低声重复,语气意味不明。

      少息,他看向立于殿下的老者。

      “长生,你湿邪未滁,难以上行,阿禾又向来聪慧,往年招祭巡街,她伴你左右,看得多了,便是看也看会了。”

      乌长生道:“小徒顽劣,老道恐又生出什么事端,牵连王室,至使羞愧于心,有负君上重托。”

      话中隐含,上位者面色微变。

      这倒提醒他了。

      晏玄冷声道:“孤那不成器的小五,私自出宫,惹是生非,禁闭半月算是轻了,若不是念在伤愈不久,定要重罚让他长长记性。”

      话里有话,意不在此。

      老天师心下长叹,不再推托,应声接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