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六章 ...

  •   第十七章

      天地开辟之初,世界一片混沌,不辨东西南北,无方向之说,无秩序、理智之说。

      某一刻,混沌中的祂从书中创造了“光”。其名为“创世光”。

      光这种东西不是没有。混沌无限,衍生种种奇特之地并不出奇,演化一些世界残片也不出奇。只不过,碎片终究只是碎片,随时可能在下一瞬间莫名其妙的自我崩解,再归入一锅粥的混沌状态。

      然而,“创世光”是不一样的。祂是有自己的稳定思维,自己的稳定意志,甚至还有自己的传承记忆的稳定的光形态生命体。

      “光”的理性、秩序、规则、法理,来自于最初的混沌神祗(燕小七)。

      “光”是和这种仿佛归墟之地混沌一片的状态是天生不合,自身又是秉承祂的意志而生。

      借由祂曾经推开而未曾真正打开的通往无上之地的‘门’,“光”以秩序为引,拉下来了‘门’之后、无上之地的资讯,以“光”本身的创世之力,在混沌中撑开了天地。

      世界诞生的一瞬间,就已经决定了往后无穷岁月的底层法理规则。

      比如时光,如果在未来会诞生跳出时光的生灵,那么在世界诞生的一瞬间,就一定可以看到这个生灵。

      而这句话,就是一种世界观的底层法则。

      伴随着当前节点的推进,原本的种种未来的可能性会坍塌到现在,不断的通过当前节点分化为过去和可能性。从来没有注定的未来,可能性是无限的,未来也是无限的。

      同样,这也是一种世界观的底层法则。

      在这个光明界域,也有祂自己的底层法则。

      未来是混沌不可测的,而过去的每一个最小的时间单位,都和现在的当前节点是区分开的。过去是死掉的现在,残骸坠入世界的暗面。唯有现在,唯有当前节点,唯有此时此刻,才是真实不虚的。

      作为世界的暗面,和现世既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又因为法理不一样,彼此之间在维度上有着超出想象距离感。

      而思维、思念、意志,是联通彼此的最有效的途径。

      思念过去、沉浸于幻想、想要逃离现世、或者有着现世无法达到的虚幻的追求,是最容易推开隔离现世和世界暗面的“门”的。

      在世界的暗面偶然诞生的可以称之为奇迹的生灵看来,现世是秩序的无穷高处,是本质和体量远超自身所在的无上之地。

      在推开了门的现世的生灵看来,世界的暗面的混沌之地,是比现世的维度更高、可能性更大、更加奇诡瑰丽的至高之界。

      推开“门”,既意味着让自己暴漏在“门”后,也意味着自身收到“门”后,那累计了无穷量级的能量、物质、规则、道理的冲刷,让自己打破现世对于生命界限的限制。

      每一个“推门人”,除了极个别的,大多数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燕小七所观测到现世的记载中,某一任的秦王曾经举起等同于现世一千多公斤的大鼎,且不止一次。

      然而,可惜的是这位秦王在最后一次举鼎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距离推开的“门”太远,最终没能稳住力道。

      “门”在推开之前,在任何地方推开、以任何形式推开,都有可能。

      然而,“门”一旦推开,就会被现世的秩序、法理锁定,固定在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一样东西上,或者某一种概念上。

      这位秦王,就是在距离自己推开的“门”过远的地方遭劫。

      现世,对“门”后渗透出来的力量是有排斥的。虽然“推门人”在自己推开的“门”附近,可以调动“门”后的力量。

      在世界的暗面来看,时光是没有意义的。时光在世界的暗面呈现出来的是混乱,更因为不断的有现世死掉的过去的残骸,越来越混乱,而且还是有秩序的混乱。就相当于不断地打碎玻璃球,再把玻璃球的残片不断的堆到一起。也许在某一个碎片中,还能够延续之前的秩序,但是整体来看,也唯有混沌可以形容。

      然而,混沌又是来自于秩序,混沌中的一切,都对现世充满了同化的渴望。

      推开“门”不只是能够得到现世无法得到的东西,还意味着要承受来自“门”后的未知存在的窥视。

      “创世光”从现世偷渡了一个侧面,以祂的法理为根基,在世界的暗面、混沌之地开辟了一方天地。

      而祂所推开的门,也就自然而然的封锁在这个天地的根源,最核心之地。

      作为“创世光”,在这个以仙王级数的法理孕育支撑底层法则,统合时空倒影的根基法则和分支法则,收纳‘混沌状态’的物质、能量、法则、道则,最终创造出来的时空界、小天地,之内,天然就占据大半的创世位格。

      位格的概念,在遮天的世界观内始终存在。

      如天帝位格,一界共尊的天帝,可为仙王基(小石头)。诸天万界共尊,可为准仙帝(残缺不全的仙帝)。

      此外,还有神族人道信仰神位格,也曾经在天尊仙台所化的古地搅起一片风浪。再有仙古时期走点燃神火封神的至尊之道。

      以位格作为中间产物、概念,虽然不是真实存在的物质或者能量、法则,作为缔结人和宇宙之间的中间概念,仍旧有其巨大价值。

      世界跟世界是不一样的,就想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世界。

      此处的这个位格和上苍之上、高原、九天十地(完整版)等处于同一级数的无上之地,就仿佛是游离在剧情之外的未曾描写的旁白一样,只在描述整体世界观的时候稍稍提过一笔。

      此界的特质,是强化了当前节点,分离了除去当前节点其他的所有物质、能量、概念,汇聚化为了世界的暗面,也可以说是里世界。

      也不知道这个大天地究竟累计了多少岁月的过去,才汇聚出了能够称之为混沌状态的世界暗面。反正过去的也不可追溯,而当前节点也不过是在过去世界的残骸上诞生的新的世界,新的此时此刻。

      也许这个世界本身就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生长、成熟、毁灭,这样的流程,直至现在,登临唯一真界、至高劫、界上界、无上之地这样子的同等位格。

      至于从世界的暗面获知过去,也许可以抓到两三个确实存在于过去的因素,但是想要回溯逆推出来过去的真实外景,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就像是人的眼睛平均是0.14s拍摄一张照片,而八张照片连起来,一秒钟内播放完,在人看来,就是连贯的视频。

      这个大天地的时光就是这样子无数连续间断的时间点共同组成。而当前节点推进,在上一个时间点上衍生演化出此时此刻,原来的时间节点则会坠入世界的暗面。

      时至今日,究竟累计了多少的时间点,已经不可计算了。

      每一个时间点失去当前节点的地位,坠入世界的暗面的时候,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坠入,而是化为无数的碎片、残片,几乎均等概率的坠入世界暗面的每一处。

      无数的时间点叠加,不同时期的不同法则、物质、能量、秩序、理性如同大锅粥一样融汇在一起,最终汇聚出来了“混沌状态”。

      想要在这种混沌状态中找到准确的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是没有价值的。事实上,哪怕是对于真正的道祖来说,混沌状态都是能够时刻挖掘的宝藏。

      也就是路尽,走到了自己大道的尽头,本质上和大天地位格等同,才能够视为平等以待。

      “创世光”虽然不是推门人,但是毕竟是祂所亲手创造的,沾染了一些说不清楚的本质,又在现世拉下来了相当于一个河南省地域大小的一个侧面,借助其资讯、法理作为根基,容纳汇合,最终在这个混沌状态中撑开了一方小天地、时空界。

      小天地确实只是小天地,类似于一个椭圆形的鸡蛋。椭圆的一个圆心封存着祂推开的“门”,另一个圆心则成为了“创世光”最好的孕育完善成长之地。

      小天地并不是很大,但是也不小。宏观上来说,也不过是截面等同三个亚欧板块的大小。但是,也有将近一万六千多万平方千米。即便是按照圆来计算,直径也有两百多万千米。

      一个普通人,一天平均最多走四十多千米,一年也就是最多一点五万千米。

      如果一个普通人从这头走到那头,最少也需要一百三十多年。

      当然,世界是不一样的。对于地球人来说,终其一生也就是最多六七十年,七八十年。这个世界人的寿命则是普遍两百到三百年。

      然而,即便如此,终其一生,普通人也就只能走一个来回罢了。

      而且,这毕竟是在混沌状态中强行撑开的小世界,也许法理在某种层次上来说,要超越了混沌状态的平均状态,不会被混沌状态本能汇聚的潮汐湮灭,但是并不意味着就绝对安全。

      事实上,无可计数的时光、能量、物质、法理、道则、资讯、概念、理性等等汇聚而成的混沌状态,本身就不缺乏奇迹。

      或者说,现在“创世光”所撑开的天地,也不过是和其他奇迹本质差不多的奇迹。

      就仿佛混沌只要无限,必然孕育不止一个秩序之地一样,类似于“创世光”撑开的这种时空界,在混沌状态中的数量虽然少,但是也仍旧如同恒河沙数无可计量。

      然而,都已经称之为奇迹了,本身就是无数孕育在混沌状态中的生命无法企及之地。

      每一个这样的秩序之地在混沌状态中出世,都会引发无数的混沌状态生命前来,成为相当一片宏观范围的中心。

      藏木于林,以这个世界作为掩饰,其他存在再想注意到祂推开的“门”就几乎不可能了。

      小天地撑开之初,是秩序的巅峰,也是单纯、至仁、至善、至净的一种极致。

      然而,来自混沌状态的本能,也会有着时刻粉碎奇迹之地、融入自己的本能。

      几乎就是在撑开天地的那一刻,混沌的非秩序的一侧,就开始从各个层面入侵这个在混沌状态中称之为奇迹之地的时空界了。

      时空界的撑开只在一瞬间,小世界的诞生、圆满、极致,也只在一瞬间。

      这个小世界天圆地方。

      这个小世界只有唯一一块大陆架和周围数十不间断或者间断的岛群,而更外围就是海洋之外的混沌之地。

      混沌之地,和混沌状态接壤,世界的边境、边缘。

      这个天地,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始终有着唯一的太阳悬在天空之上。

      这里的大陆架,分为三大大陆和十三残片。

      三大大陆占了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面积。而剩下的十三块则是以内陆河、海作为分界,分割三大大陆和海外群岛。

      东大陆、西大路、南大陆,就是传播最广、认同度最高的大陆名字。

      当然,一般西大陆的人喜欢自称自己的大陆为神圣大陆。因为有且只有一个帝国,神圣帝国。

      西大路神圣帝国,有两大体系,一则为炼金术士,一则为神圣斗士。

      虽然在现世肯定是练不出来什么名堂的,但是在这个小世界,炼金术士和神圣斗士是神圣大陆几乎所有智慧生命都能接触到的两大体系。

      至于南大陆,则是封神道和修行道占据主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