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荷花酥 ...

  •   习惯了早早地鸡鸣而起,即使于倩楠昨天下午睡了一觉,吃饱喝足后睡得比平时晚的多,早上也按时照着生物钟醒了。她看天色还早,窗外只有些健身遛弯的老人,大部分还都静悄悄的,从冰箱拿出昨晚剩的粥,加了些肉末又喝了一顿。

      吃完早饭,她清点了一下厨房给的粮食,基本生活可以说一应俱全。请人帮忙自然不能空手上门,于倩楠昨天已经盘算好做盘中式的点心带过去,她现在身无分文,想买什么礼物也不可能。

      鉴于手边食材,她准备做一份荷花酥带过去,样子漂亮,味道也不容易踩人忌口。

      前一晚已经泡好的红豆做成豆沙馅料冷藏。起火先炼好猪肉,苋菜焯水去味做食用色素,再加面粉细砂糖揉出水油皮备用。另取一份面粉与猪油混合,抓揉成团制作成油酥,冷藏,待与水油皮硬度差不多时取出。

      紧接着包酥、压折、松弛,如此重复两遍,包入做好的豆沙馅,用小刀切出六瓣花瓣。起锅小火慢炸,用筷子将黏连的酥皮分离开,待到花瓣炸硬便可捞起。

      收容所只提供了没有花纹的白盘,一只只精致绽放的荷花酥摆在盘中倒也显得干净。于倩楠折了纸盒,将荷花酥先垫一层油纸再放进纸盒中,既保证卫生又能不沾手漏油。

      做完这些天色已经大亮,她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将荷花酥装进纸袋,准备拎去对面。

      于倩楠本来打算敲门,还没走到门口,只在花园处就被一种看不见的障碍挡住。她原以为那些白色的小篱笆只是花园装饰,好奇的蹲下来观察,发现篱笆尖都在涌出一股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细细的蓝色液体。

      大概是和门口的那种防护相似。于倩楠心下了然,真是高科技产品。

      收容所的人员流动密度到底很大,加强防护也会有监管不到位的可能,这种防护的设计能保证每家每户的住宿安全,出门在外家里孤身一人都不用担心。

      她在门口仔细的扫视了两圈,终于看到一朵过分寻常的风铃花——每栋箱子前都有一束风铃花,只是颜色大小各不相。她拿手碰了碰,果然听到清脆的铃音。

      连个门铃都设计这么别具特色。

      门口弹出一块悬浮着的电子屏投像,跟科幻电影里那种无实物电子屏几乎别无二致,于倩楠看的有点呆了,连马瑛问谁啊都没听见,对方又问,“是谁啊?怎么不说话。”

      于倩楠反应过来,赶忙拎起手中的纸袋,咧起过年走家串户送礼常有的那种笑容,“马姐好,我是对门的于倩楠,昨天刚进来住。”

      马瑛恍然大悟,连连哦了几声把她放进来,“你怎么还带礼物来啊,不用这么客气,大家以后都是邻居了。”

      于倩楠进屋,马瑛拉开鞋柜,给了她一双崭新的拖鞋,又拿去帮她把衣服挂好。

      她今天在家,似乎是刚起床,短发还有些乱,穿着一套收容所统一发放的普通睡衣,招呼起来随意又松散。

      于倩楠很不好意思,把纸盒一个个在餐桌上摆整齐打开,“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我也没钱,就是自己做了一点老式的糕点,也不算太好,就是个心意而已。”

      粉红色的荷花酥摆在桌上,展开的酥皮层层叠叠,薄如蝉翼,透出内陷豆沙的一点红。马瑛哇了一声,“这全都是你亲自做的?”

      于倩楠点点头,马瑛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惊叹道,“这也太好吃了吧,你从哪学的这种手艺!简直可以出师了。又漂亮又好看,你都能做成这种手艺,怎么来收容所的。”

      “这个搭配本来就好吃,我做的水平也就是正常而已。”于倩楠只当她在夸她,对方这么给面子,她也觉得很高兴,“你喜欢就多吃一点,我以后可以常做。”

      “这多不好意思,做这个很麻烦吧。”荷花酥毕竟是纯面点,空口吃起来嘴巴发干,于倩楠给她倒了杯水,马瑛就着水三口吃完一块荷花酥,嘴巴这么说,眼睛还炯炯有神的盯着。

      于倩楠笑了笑,“还好,不是很麻烦,正好我也没什么事做,下次还可以给你尝尝别的点心。”

      有人喜欢吃还捧场,厨子当然乐意做。

      点心迅速拉进了两个人距离,马瑛非常热情的说那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帮忙,于倩楠不知道是场面话还是真如此,心理扭捏了一下,到底想着她还有重要的事,“那我还真有事找马姐帮忙。”

      “什么事?”

      于倩楠把自己没有身份证明的事跟马瑛说了,问她怎么办理身份证明,马瑛直接拉着她就要出门,把于倩楠吓了一跳,“现在就去?”

      换马瑛奇怪了,“当然是现在就去,身份证明很重要的,没有这个,你在这里通行都会很不方便,越早办理出来越好。”

      于倩楠还是有点犹豫,“但我没有身份证明,去办理的话……没有什么问题吧?”

      她心知肚明自己就是个黑户,一睁眼凭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以前他们世界经常有偷渡者,跟她的性质差不多,但那些人至少还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被遣返也能有个去处,于倩楠却是连自己身世都没法说清楚。

      说她是穿越过来的?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科技有没有高端到能让人穿越的地步,别让人把她当精神病看待。

      没想到马瑛却说,“没关系啊,没有身份证明就办理就好了,虽然大部分人都是从出生就拥有身份证明,但我也见过没有身份证明的人,国家不会刁难女性的,放心吧。”

      听她说也见过跟她一样没有身份证明的人,于倩楠稍微安了安心,没有注意到她话语里多了个奇怪的“女性”。

      现在正好是这里的春天,天气尚暖,马瑛简单洗漱了一下,换了一套休闲的外套,准备出门,又看见于倩楠一身已经磨破褪色的衣服,从衣柜里拿了一套新的给她,“我看你也跟我差不多体型,穿我的应该差不多。”

      于倩楠连忙摆手说不用,马瑛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把衣服塞到她手上,“没关系,这都是收容所发的衣服,只是你刚来,又没有身份证明,他们没来得及给你送,穿我的也一样,都免费的。你要实在过意不去,到时候发了新的还我就是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于倩楠也不好拒绝,况且她想自己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穿出去说不定对方还嫌丢人呢,进屋换上了。

      别说,虽然这是收容所统一发的衣服,但面料都是仿绵般柔软的质地,穿上去非常舒服透气。于倩楠珍惜的摸了摸身上的衣服,心想这新世界果然有钱。

      她换好衣服,跟着马瑛去办理身份证明。

      他们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只能走去公共交通站乘坐公共交通,路上有一段距离,马瑛就给她介绍周围的各个东西。于倩楠搪塞她是失忆了,但没有身份证明可不是失忆能说得过去的,不过马瑛虽然好奇她为什么对这个世界一窍不通,也很知趣的没有打听。

      在路上马瑛告诉她,他们前去办理身份证明的地方是北山事务总局,但平时如果只是需要更新身份证明,有更改或者对此有一些其他问题的,不需要到事务总局,在北山的居民分管中心就能解决。不过现在全国上下正在进行对居民生活便利的整改,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社区试点了,要不了多久,这些事情只要报给社区就能解决,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解决所有问题。

      于倩楠边听边点头。她以前的世界也有类似举措,但远远没有这么方便,而且由于山高皇帝远,有些地方政府踢皮球的问题还是很严重。

      不过据马瑛说,这里大数据网络应用极为普遍,空间上的距离已经不再是监管难的问题,而且所有办公和决策都保持透明化,随时都可以受群众监督。

      公共交通站说近不近,说远也并不远,他们边聊边走,很快就到了地方。

      这里跟于倩楠想象中大相径庭,她以为公共交通站是那种类似公交始发站的模样,或者跟地铁差不多,没想到是一个个分隔开来,类似于的房间构造,外边有警卫和电子巡逻看守。

      马瑛拉着她推门进入房间,点了一下门上的标识,于倩楠还没看清上面写的是什么,眼前已经一转,房间响起清脆好听的女性播报音,“您已到达地上车站,请注意脚下,不要拥挤,有序乘车,祝您生活愉快。”

      拉开门,地上车站像是地铁跟轻轨的结合品,长长的轨道铺设,旁边零星有几个领了号码牌正在等车的人。

      马瑛向她解释,“这里是地上车站,不过为了人们舒适度,等车的车站都是建在地下的,只是会在地上行驶。我想你应该没到过北山,想让你看一下风景,不过地上列车跑的会比地下慢点,我们回来的时候可以坐地下的感受一下。”

      于倩楠点了点头,谢过她这么用心。马瑛带着她去领车牌,因为她没有身份证明,还要专门去人工的地方交涉。

      于倩楠看马瑛去要的时候有点紧张,毕竟一个黑户这么大摇大摆实属不多见,但她很快就发现这种紧张完全多余,这里的人好像不太在乎什么黑户不黑户的,身份证明也只是代表身份的一种便捷东西而已。对方只是给她拍了一张照片,又像之前一样给她扫描了一下静脉,就给于倩楠发了乘车的一次性车卡。

      甚至不用缴费。

      马瑛说,“地上和地下交通的费用都是国家承担的,居民乘车不需要额外缴费,也算是给居民的一种福利。”

      别看交通费只是一块两块的小钱,全国那么多人跑那么多车,而且天天都需要运作,加起来可一点不少。于倩楠对这个国家的富裕认知更上了一层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