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朱元璋和刘邦产生共鸣 ...

  •   【有句俗语大家可能耳熟能详,那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进入蜀地是带着自己的军队的,将士们思念家乡,不愿长留蜀地,很多人做了逃兵。这场景,和当初刘邦押送服役人员去骊山结果人都跑得差不多了的情况何其相似。可见刘邦这个人的豁达与大度,换成别的人,底下将士敢跑一个试试。】

      【韩信在刘邦这里不受重视,仅当了个管粮的小官,于是和其他人一样做了逃兵。】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夜色正浓,韩信收拾了包袱,悄悄地离开了营地。

      逃跑的人很多,不差他一个。

      天快亮时,前来点卯的人又少了不少,有人把这一批逃兵的名单送到了萧何这里:“萧相国,昨晚又有一批人逃跑了。”

      “嗯,放这吧。”萧何习以为常,表现的十分淡定。

      士卒将名单放在了桌案上,然后就退了出去。

      萧何拿起名单看了一眼,意外地在名单上看到了韩信,当即放下名单就去追,情急之下没有向刘邦汇报去向。

      韩信已经走了一个晚上,不一定能够追上。

      萧何心急如焚,从白天追到了晚上。由于许久都没有回来,被人误以为他也逃跑了。

      丞相都跑了,自然要向刘邦汇报。

      刘邦进入蜀地之后,手下时不时有将领和士兵逃跑,人都麻了。

      白天点卯的人越来越少。

      因为晚上总有人包袱款款,趁着夜色出逃。

      刘邦心中理解,放任自流。

      这天,有人来报:“萧相国也逃跑了。”

      刘邦听到逃跑的人是萧何,原本葛优躺的坐姿顺间就端正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和惊慌,说道:“什么?!我跑了他都不能跑。赶紧去追,不能让他跑了。”

      萧何是他的左膀右臂,身为相国,居然也弃他而去,这让他很伤心。

      虽然也能够理解萧何的选择,不,理解不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刘邦心绪不宁,失去萧何如同失去左右手,是他的一大损失。]

      刘邦回想起过往,付之一笑。

      他当时是真的以为萧何要逃跑,可把他吓了一跳,还好是去帮他追逃跑的良将了。

      待到萧何追来了韩信,军中有了帅才,反攻项羽的时机也就到了。他怕再拖下去,手底下的将士们都会跑光了,那就真的只能在蜀地当个汉中王了。

      就算没有跑光,时间长了,百姓习惯了安定的生活,将士们就不会再愿意随他去打仗了。

      攻打项羽的机会也就只有刚进汉中还没有安定下来的时候。

      就如萧何所说,趁天下还没有安定的时候,要干什么抓紧时间干,百姓刚刚经历战乱之苦,还没有开始享受和平带来的好日子,正是什么苦都能吃的时候。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我们知道,萧何并不是真的逃跑,而是亲自去追韩信了。这么做一是情急,二是他熟悉蜀中道路,三是只有他能将韩信给劝回来。】

      【萧何很赏识韩信的才华,认为能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必然是此人,结果人跑了,如何能不急?肯定是要把人追回来的,问题是怎么追。】

      【这就要用到地理知识了。】

      【蜀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四川盆地,被高山包围着。古代人要从咸阳进入蜀地,需要穿过秦岭进入汉中,再穿过大巴山进入蜀中腹地,走人工栈道。道路既危险又不宽敞,别说是汽车了,连电瓶车都很难通行,咳咳,别说是马车了,连马都很难通行。】

      各朝各代的众人:汽车?电瓶车?是马车和马的别称吗?

      【诗仙李白在《蜀道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荀彧的大侄子荀攸原本是要去蜀地任职的,因为道路不通在原地停留许久,被曹操收入麾下了。】

      被天幕提到的荀彧:“?”

      【刘邦进入蜀地时,为了让项羽放心,把入蜀的栈道给烧了,表明态度他就准备安心当个汉中王,以此来麻痹项羽。】

      刘邦点头,确实是这样,但这和萧何如何追韩信有什么关系?

      【刘邦攻入咸阳时,其他人都看中宫中的财物,只有萧何看中的是丞相御史府中的户籍、地形、法令等文档资料,掌握了各地的地形,对蜀中的道路那是应该了解的。】

      嬴政看到这里,忍不住赞道:“萧何果然适合做丞相,不为财帛动心,有远见卓识,知道御史府中那些文档资料的价值。”

      此刻,他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萧何。

      之前关注了作者的大臣们并没有出去淋雨,听到秦始皇这话异口同声地道:“陛下,这是天佑我大秦。”

      【韩信跑了,也就成了逃兵。若是派兵去追,这样追回来的韩信还会为刘邦效命吗?甚至当时的情况下,去追韩信的士兵都极有可能和韩信一起跑路。】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朦胧月色下,萧何终于追到了韩信,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韩信看到萧何时惊讶了,“萧相国,你也逃跑?”虽然很难相信萧何会逃跑,但是未带一兵一卒出现在这里,不是逃跑是什么?

      萧何:“……?不,我是来追你回去的。”

      韩信自嘲地笑道:“沛公身边不缺一个管粮草的小官,有我没我都一样。那么多将士逃跑,萧相国不去管,怎么就追着我韩信不放呢?”

      夏侯婴和萧何的推荐,都没能让他得到刘邦的重用,再留在这里也没有多大意思。

      萧何说道:“沛公身边是不缺一个管粮草的小官,但是缺一个大将军。我是来追大将军韩信回去的。”

      韩信不敢相信:“沛公打算封我为大将军了?”

      “对,而且是建一座拜将台,沛公沐浴更衣,斋戒三日,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萧何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把人骗回去再说。

      韩信终于相信了,忍不住露出笑容。

      又是建拜将台,又是沐浴更衣斋戒三日,很明显是认真的,不是糊弄他的谎话,于是决定了跟着萧何一起回去。

      在半道上,他们居高临下,老远就看到了来追萧何的士兵们。

      萧何连忙拉着韩信走了另外一条道路,避免迎面碰见。开玩笑,自己回去和被人找回去情况完全不一样的。

      韩信感叹道:“你对这里的路还挺熟。”只是为什么要避着那些士兵呢?

      旋即他明白过来了,生气地道:“沛公并没有封我为大将军,你在骗我?”

      萧何急忙说道:“只要你跟我回去,许诺你的一一都会实现。”都被人当成逃兵了,再不把韩信带回去,他回去要怎么向沛公交待?

      韩信:“……”估且再信萧何一次。

      天下已经被项羽所得,而他正是弃了项羽前来投奔刘邦的。说真的,离开刘邦他也无处可去,若是去投奔其他的王,有被绑去项羽那里的风险。

      毕竟,敢和项羽争夺天下的人不多。

      萧何劝动了韩信同他一起回去,在刘邦面前极力推荐,果真没有对韩信食言。

      让刘邦建拜将台,拜韩信为将,他做到了。]

      【正是有了萧何慧眼识人,追回韩信,极力举荐。这才有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兵仙韩信,才有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方能夺取天下。】

      【可以说韩信能有成就,离不开萧何这个伯乐。】

      嬴政点头,能舍下身段亲自去追一个管粮的小吏就已经十分难得,更可贵的是慧眼如炬,发现了韩信这一将才。

      韩信能帮刘邦打下天下,想必本领不俗。

      就是不知道韩信年龄几何,可以派到边关去,在蒙恬身边培养一下,守卫边界,抗击匈奴。

      【天下安定后,刘邦分封随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为王,韩信就在其中。萧何帮助刘邦铲除这些异姓王出了不了力。】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两次人生拐点都被萧何掌握,第一次拜将封王,第二次却是被骗入宫中杀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邦与吕雉这一手,不可谓不狠毒,寒尽功臣之心。不知道作为韩信的朋友,萧何问心是否有愧呢?】

      秦始皇:“?”

      对功臣向来都不错的秦始皇迷茫了,同为被天子器重的武将,蒙毅也懵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不是说韩信是大功臣,怎么突然就被骗进宫中,杀了?

      刘邦:“!!!”

      你们懂什么叫坐立难安!杀韩信就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晚年的朱元璋叹了口气:“朕懂刘邦的心情,很懂,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俺也是这么干的。”

      杀开国功臣,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标儿死了,时间太短,皇孙朱允炆年龄尚小,没有能够镇压藩王的能力,他不惜亲自改写自己放言不改一字且已经定稿了的《皇明祖训》,只为了削藩为朱允炆铺路。

      他为儿孙做的够好,只是有点对不起那些开国功臣和与他血脉相连的藩王们。

      赵匡胤对刘邦的做法不置可否。

      相比刘邦,他的手段就柔和的多,没有大开杀戒。杯酒释兵权,皆大欢喜。

      李世民想到天幕上说刘邦屡战屡败,不禁摇头,只有自身不够强,才会忌惮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

      他不但没有杀功臣,连曾为敌对的魏征都没有杀,还像公子小白重用管仲一样重用魏征。

      【韩信,萧何,张良三人并称“汉初三杰”,同为刘邦的开国功臣,一个封王而后又降为侯依然逃不过被忌惮杀害,一个封侯后云游天下,只有萧何安然稳立朝堂之中,甚至在刘邦死后作为托孤大臣辅佐汉惠帝,情商和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当然,仅是这点,他无法被历史铭记两千多年,他的功绩,主要在于两点。】

      嬴政心道重点来了,他主要想听的就是萧何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第一,他制定了汉律九章。

      汉律九章,顾名思义,是一部律法书,一部治国安邦的新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律令之宗,百代不易之道。”荀彧的女婿陈群就是以《汉律九章》为蓝本,制定《魏律》。】

      萧何有点脸红,这《汉律九章》是他在《秦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想不到在后世会有这么高的赞誉,怪不好意思的。

      又被天幕提到的荀彧:?

      【它在秦律的基础上,轻徭薄赋,不劳民伤财。制定休养生息的政策,十五税一。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成为了两汉一直以来推行的税收政策,只除了汉桓帝和汉灵帝这两个增加百姓赋税的败家子,导致汉王朝衰败的罪魁祸首。】

      汉律九章,在后世几经战乱,辗转遗失的孤本,在天幕的强大能力之下,呈现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与文武百官面前。

      盗法、贼法、囚法……前几条与秦律相似,但比秦律更为完善,刑罚方面则更为宽容。后几条,又新增赋税,徭役,户口等等,对比秦律非常完善。

      天幕之外,嬴政看得极为认真。

      治国安邦?

      他惯以法家治国,认为家国律法必须要严苛,在一统天下后继续采用重典治世。他本以为如此严厉的律法之下,大秦本该海晏河清,传承万世。后世却告诉他,他的想法从根源上就是错误的。

      只有适当的放宽,才能在乱世后保证社会的安定。

      各朝各代
      百官们看到失传已久的孤本再现,俱都兴奋不已,天幕说的不错,他们如今的律法都是在这本上增改而来,里面有些条款如今看来虽然有弊病,但在秦末汉初的时候能想到这样的律法,萧丞相实在有爱民之心,高远之见。

      被天幕特点的汉桓帝、汉灵帝涨红了脸:“……”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天下都是他们的,加点赋税怎么了?怎么能叫败家子?给他们桓、灵这样的谥号过分了啊。

      两人因为国家财政困难,确实有过增加百姓赋税的行为,自觉地对号入座。

      天幕上的汉律九章消失了,众人无不扼腕叹息,原版怎么就没保存下来呢。

      “导致汉王朝衰败的罪魁祸首?”西汉的皇帝们一致想要暴打汉桓帝和汉灵帝,这两个不肖的子孙后代。

      这两个败家玩意儿不会上十大败家皇帝榜吧?丢人!

      刘秀:“……”汉桓帝和汉灵帝不会是他的子孙后代吧?他丢不起这个人。

      被天幕点名批评的汉桓帝和汉灵帝承受着百官苛责的眼神,有怒不敢言:他们可不是亡国之君,肯定不会上“十大败家”皇帝榜的……吧?

      【第二,保护了典籍,传承了文化。】

      【我们大家都学过这段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统一思想,实行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愚民政策——焚书坑儒。这一政策,是丞相李斯提议,秦始皇采用下令的。】

      【焚书是指: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等技术相关的书籍,除秦朝的史书以外,其他六国的史书以及各处流传出来的书籍,全部都要烧掉,而且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借古讽今的诛灭全族。】

      【焚书指令下达后,“诸子百家,百家齐放”的时代彻底过去了,民间有关先秦时期的典籍化为了灰烬,只在皇家图书馆内有一套藏书。】

      【坑儒是指:术士侯生、卢生骂秦始皇滥用重典,贪念权势,生性残暴的话被秦始皇知晓了,于是秦始皇将说他坏话的术士、儒生活埋,以免他们妖言惑众。】

      天幕出现秦人焚烧书籍、坑杀儒生的画面,触目惊心。

      【这一举措,在当时是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因为秦一统天下,必须要统一思想、文化等等,否则天下很快又将四分五裂。

      但这一手段太绝对,太粗暴,以至无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宝贵典籍均被焚毁,我们的璀璨文化传承出现了让无数人扼腕的残缺。】

      【我们处在祖龙当时的境地,可能也没有办法做出更好的决策。但是几十年之后,另一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刘彻,在面对相似的境地时,交出了一份更为温和、也让王朝稳固的答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幕之外,秦始皇嬴政良久失语。

      后世之人肯定了他做出这一举动的原因,却批判了他的手段。历史也给与了他最直接的反馈,他的大秦就要亡了。

      不对啊,他不是留了一套书籍由皇家保管吗,怎么会残缺?

      刘邦:“!!!”他老刘家也出了千古一帝,啊哈哈哈哈哈!

      刘启:“!!!”我儿出息啊,给祖宗长脸了!

      刘彻:“!!!”朕果然是能够媲美秦始皇的千古一帝!哈哈哈哈哈哈!!

      文武百官:“!!!”

      【扯远了,刘猪猪的功绩咱们以后再说。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祖龙焚书后,其实很多典籍是有备份的,放在咸阳宫的皇家图书馆里。然而项羽进入咸阳宫后,一把火将咸阳宫给烧了。宫内珍藏的六国史书以及众多典籍,被项羽付之一炬,烧的干干净净。里面的典籍,都没有了。】

      天幕上出现了火烧咸阳宫的场景。

      大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烟尘滚滚,混着梁木的倒塌声和人们的哭喊声,珍贵的典籍逐渐被大火烧成灰烬。

      刘彻的大笑戛然而止。

      他听到了什么?刘猪猪?猪什么?什么猪?什么猪猪?!

      嬴政:“……”体会到了心痛的感觉。

      焚书之举,功在当代,罪在千秋。现在多备份一些,交由官吏们保管还来的及吗?

      手不释卷的赵匡胤长叹一口气:“哎!”

      先有秦始皇焚书,后有项羽火烧咸阳宫,先秦的典籍就这样付之一炬,未能流传下来。

      秦始皇焚书是政治举措,项羽瞎凑什么热闹?这项羽是不是一介武夫,没有读过书,不知道书籍的重要性?

      武夫当道,可真是一场灾难。

      不重视文化,如何能坐稳江山?他略带嘲讽地想,项羽如此目光短浅,难怪会被刘邦打败。

      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想到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场景,义愤填膺,忍不住批判,这项羽怎么跟个外人似的,对别人的珍宝肆意破坏?

      他不知道烧的是自己家吗?

      好歹也是名门之后,在咸阳城烧杀抢掠,与土匪强盗何异?还不如出身低微的刘邦,攻入咸阳城后约法三章,不杀害百姓抢夺财物。

      所以刘邦才是天命所归啊。

      【所以萧何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典籍没有了,怎么办?好在当时避世的大儒不少,他就请来有学问的人,将典籍都默写出来,收录保存。】

      【他这一举措,为历史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古籍,虽然后来又多经战乱遗失,但思想与文化却留存下来,深深影响着后世两千年来的文人们。】

      听到此处,嬴政对萧何更加的赞赏,还好本来就是他秦朝的官员。

      这样的人才,他一定要提拔重用。

      大秦正是缺人之际,张良、韩信,以及天幕提及的所有人才,能寻到的,都要想尽办法招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