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减免赋税 ...

  •   王掌柜看杜袅袅的眼神顿时变得迥然不同。他步伐匆匆往雅间走,丝毫不敢怠慢了。请李师傅去厨房露两手,也是客客气气满脸笑容。

      李师傅不愧是行家里手,厨房就是他施展才能的圣地,煎炒烹炸,做的过程极度让人赏心悦目。
      王掌柜细细尝了尝出锅的菜品,滋味美妙的眯起眼,甚至比招牌菜式原本的味道还要层次丰富,味蕾完全被勾起来。

      这么好的厨子若是来了他们酒楼,那就不只是稳固食客了,酒楼的生意肯定要爆满。

      他忽然觉得,就冲能请来李大厨这一条,给杜袅袅十贯钱也不是不行。

      杜袅袅能说服李师傅竞选,那自然是画了个又大又圆的饼。

      然而,在跟王掌柜就雇佣之事亲切交谈后,李师傅却发现,这个饼,它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圆。

      他私下里跟杜袅袅说:“裕丰酒楼虽说是滑县最大的,掌柜的却是个抠门的主,方才他给出的银钱没比我现在高出多少,我在醉生楼备受器重,那边我也熟了,若是月钱多不了多少,这差事不换也罢。”

      候选人的心思杜袅袅还能不了解吗,她柔声安抚道:“您先稍安勿躁,此事我定会给您一个交代。”

      王掌柜那边还喜滋滋地等着今日将事情定下,杜袅袅走过去将他请到一旁,坦言问道:“掌柜的对李师傅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王掌柜满面春风。

      “他可当得裕丰酒楼的主厨?”
      “自然当得。”

      杜袅袅轻笑着,话锋一转,“似李师傅这样的大厨,须得重金聘之,以安其心,主厨稳定了,酒楼的生意才能蒸蒸日上,掌柜的您说是不是?”

      王掌柜:“……是,是。”

      “我请李师傅时,也向他言明,裕丰酒楼乃滑县首屈一指,当仁不让的美食第一,好比京城樊楼,掌柜的又宅心仁厚,给主厨的酬金必不会低。”

      “嗯……”王掌柜额头开始冒汗。

      杜袅袅缓缓收网,“若是酬金不够,那便是没有诚意,李师傅不满意,不愿接下差事,我也不怕白忙活,总不好叫李师傅吃了闷亏。”

      王掌柜面露难色,讨好道:“杜娘子,不瞒你说,给主厨的月钱顶多再加一成,多的实在没有了。朝廷的赋税太高,酒楼的进账扣除各项花费,实则没剩多少。”

      他擦了擦汗,姿态放低地恳求道:“我们是诚心诚意想请李师傅,劳烦杜娘子再帮忙说和说和。”

      他见杜袅袅沉吟不语,又磨叨半晌,好话说了一箩筐。
      杜袅袅看他还算心诚,也确实有难处,思索片刻,回想起前不久系统推送的颂历新政,里面提到一些今年刚实施的减免税赋的政策。

      杜袅袅:“如果我有办法帮酒楼申请到减税,那王掌柜是否愿意提高主厨的酬劳呢?”

      王掌柜:“减税?杜娘子可说来听听。若是真能省出利润,自然是愿意提高酬金。”

      颂朝开酒肆,最大的一项赋税便是酒税。
      酒自古以来便是成本低利润高的买卖,自先.祖统一天下后,便颁布政令,由朝廷统一管理酒水,所有酒坊酒肆经营的酒水都由官府供应,禁止私酿。

      边远地区政令难以推行,官府便推出了岁课制,只要向朝廷缴纳一年的赋税,便可获得临时酿卖权。(1)
      滑县的酒肆大都采用此法,独立工艺,酿造出品质绝佳的特产酒水,倒成了一块招牌。

      除了酒税外,还有商税,按出售物价的百分之三计收,此外还有不少苛捐杂税,不一而足。

      赋税制度半年一改,去年各地屡发瘟疫、水旱天灾,民不聊生,经过半年的酝酿,年初,京城的都商税院发布了减税的政令,但从京城推行到北方边陲需要时间,两月过去,酒楼掌柜仍不知情。

      杜袅袅利用的就是这个信息差。
      “朝廷规定茶叶要征收翻税和茶税,盐征收盐税,各类食材被行商运送至此还要征收过税,酒楼买这些货品,税钱都含在价里了。现在朝廷出了新政,拿着这些货物的购置凭证,可以申请退税。酒税和商税此前是分开计收,按今春的政令,凡开酒肆者可以合并计收,最高不超过二十贯。”

      王掌柜精于账房,心知她说的这些将带来多少利润,当即双眼放光,拿起算盘噼里啪啦一阵算计,抚掌笑道:“哎呀,如此一来,酒楼每年添利不少,给主厨的月钱可再高三成。”

      “只是……这些政令从未听闻,能否办成尚未可知。”王掌柜犹疑不决,心里打着鼓。

      杜袅袅:“掌柜的大可一试,就算不成也不亏。”

      王掌柜:“是这个理。”
      当下便由杜袅袅与李师傅分说,缓些时日以观后效。

      滑县主管税务的是商税司,京师的政令上月已至,迟迟未推行。减税嘛,晚一月便多收一个月的节余,少上交的那部分都可捞进自家腰包。
      税司的官员们都这么想。

      至于商人们,减税他们都要普天同庆,哪里管得了是何时施行。这新政的通知、调减,不得需要时日,上头若问究起来,顶多落个推行不利的罪责,比起捞的钱来,不值一提。

      若是搁在往日,杜袅袅出的这个主意到了商税司,少不得要被刁难一番,推三阻四不了了之。但这两天,京城来了大官,衙门作风为之一肃,生怕出现纰漏上达天听。

      于是乎,王掌柜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地去商税司询问政令时,还真就成了!

      随着这个消息传来,杜袅袅代替裕丰酒楼向李师傅发出了超高薪的邀约,足比他原定的月钱还高出四成,重金之下,李师傅爽快地辞了原来的差事赴任,杜袅袅也顺利收到了任务奖励。

      系统奖励的八贯加上裕丰酒楼结的十贯,共十八贯钱。
      再站在集市里,杜袅袅充满底气,表现地像是刚发工资的月光族。

      上等的羔羊肉六十文一斤,来上三斤,江里刚打捞上来肉质鲜美的鲈鱼,买上一条,南方运过来的柑橘,二十五文一斤,买!

      “老板,这豚肉(猪肉)怎么卖?”
      “三十文一斤。”
      “那这豚肝呢?”杜袅袅指着案板上无人问津的猪肝。

      这里的人似乎不太喜欢吃猪肉,价格比羊肉低上一半。

      “你要是买肉的话,肝算你八文一斤。”
      “好嘞,我买两斤肉,这些肝都给我包上。”

      这些东西全提回家的结果就是,老太太再次被她的豪横惊呆了下巴。“就是赚了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您不是说我身体弱要多补补吗。妹妹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杜袅袅笑着说,“祖母,我这出去一趟,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您快做饭吧。”

      杜老太太又是宠溺又是无奈,“你这个丫头啊……鲈鱼先丢在缸里养着,明儿个再吃。羊肉我先炖上。”

      杜柒柒听见,漾出甜甜的酒窝,“鱼羊为鲜,这几日都有好吃的了。”

      “这还有豚肉和下水。”杜老太太看着买来的肉,“这可给祖母出了道难题,豚肉我还真没做过。”

      “这个简单。我曾见食坊的厨子做过,可香了。豚肝补肝明目,养血健脾,我专门买给柒柒吃的。”杜袅袅净了净手,“我来帮祖母,保证做出来好吃。”

      前世小的时候,她很喜欢吃小炒猪肝,父母也经常做,高中时期父母闹离婚,组建了各自的家庭,她便再没有和他们一起吃过一顿饭。

      上了大学,除了每月打钱时例行给她打电话问候,其余时间父母都不管不问。她也早早学会独立,自己赚钱,报刊亭里打过工,跳蚤市场摆过摊,家教兼职几乎不断。到了工作后,自己付了首付买下一套房,周末有空也会做饭。

      独居的技能基本点亮,做菜不算精,但也过得去。儿时的味道终究不能百分百还原,但也够了。

      洗着豚肝,杜袅袅的回忆戛然而止,因为旁边摸过来一个妹妹,轻轻抱着她的腰贴贴,“姐姐对柒柒真好。”

      杜袅袅笑了,指挥她,“快去那边坐着,今天姐姐给你露一手。”

      豚肝洗净切成薄片,加盐和清水浸泡去除血水,直至水变得清澈透亮,再放盐、料酒等调味料腌制入味。
      豚肝不受热,在锅中翻炒的时间很短,炒过了入口觉得柴,炒的时间太短又不熟,容易腥,所以须事先将翻炒时的料汁调好备用。

      这个朝代的调味料虽不如现代的丰富,但大抵该有的都已有了,且价格不算贵,挨家挨户都备着。

      杜袅袅这边张罗着,老太太那边也忙个不停。

      肥瘦相间的羊肉看着十分喜人,切的时候就能感到肉质细嫩,做出来会非常香。切好的葱段姜片和羊肉一起浸泡约一个时辰。待羊肉焯水去掉浮沫洗净后,文火慢炖,大白萝卜和胡萝卜去皮切成大小均匀的滚刀块,丢进锅里和羊肉一起煮。

      随着羊肉鲜美的香味飘出去,屋里的人不约而同地滚了滚喉咙。

      杜柒柒欣然地坐在厨房一角,小鼻子贪婪地闻了闻,“好久没闻到羊肉的香味了。”

      杜老太太道:“今儿又是羊肉又是豚肉的,便是大户人家过年也不过如此了。”

      “大户人家都吃豚肉吗?”杜袅袅好奇道。

      “早年都是不吃的,这些年却是听说,有些世家文人喜欢烹饪,但小户人家都不知怎么做才好吃。”杜老太太看了看杜袅袅处理好的豚肝,“还有几分像样。”

      杜袅袅哈哈笑着,“我的手艺自然比不上祖母,不过,保熟。”

      这里没有辣椒,小炒豚肝少了点睛之笔,不过好歹有青蒜苗,做出来的喷香扑鼻,入口尝尝,豚肝鲜嫩不老、咸香爽利。

      “祖母,这一大锅羊肉和豚肝咱们也吃不完,不如分出一些来,端过去给郑婶他们家尝尝,平日里他们也没少照顾咱们。”杜袅袅买原材料时便有此意。

      孙女能顾及这些人情世故,杜老太太欣慰不已。当下便拿出食盒来。

      杜袅袅拎着食盒,又提了一斤柑橘,到隔壁说明来意。郑婶子笑得合不拢嘴,“袅袅真是长大懂事了,快进来坐。”

      屋里几个孩子老早就闻见飘过来的香味,正馋的紧,都围着桌子直勾勾地盯着食盒。菜一端出来,便是“哇”的一声,恨不得立马吃进嘴里。

      郑婶看着筐子里亮油油黄澄澄的柑橘,“这橘子南方才有,运到咱们这不便宜吧。”

      “婶子只管尝尝,要是觉得好吃,改明儿买了再送来。经年累月的,都全靠您家照顾,这点心意不算什么。”

      两人说话间,几个小孩已经吃起肉来。“真香啊。”

      郑婶子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家孩子,转念一想,这香的咧,她也忍不住。
      “邻里间照顾都是应该的。今日这是有什么喜事吗?

      杜袅袅:“也不是什么大喜事,我找了份牙人的差事,赚些银钱补贴家用。往后我不在家的时候,还得麻烦婶子多照顾我家祖母和妹妹。”

      郑婶子一副“这算什么事”的表情,笑道:“放心,袅袅出息了,家里的事,婶子替你担着。”

      有了郑婶子的照顾,杜袅袅多几分安心。
      回到家中,一家人大快朵颐,饱食后舒舒服服地睡一大觉。

      美中不足的是床板太硬,膈得慌,棉被也不够松软,盖着怪难受的。

      早上醒来时,杜袅袅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换掉这床和床品。
      人的一生有一半时间都在床上度过,怎么能不用些好的呢。

      还得从赚钱着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减免赋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