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一统秦两汉(九) ...

  •   “酒泉的名字如何而来呢?有人相传此泉如醴,有人说这是金泉,味如酒。”

      “流传甚广的一则民间故事是这样写的,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武帝赠御酒一坛,犒赏霍去病。但是,酒少人多,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故称此泉为酒泉。这是一个温情美好的故事,符合大众心理,最为百姓喜欢。”

      “实际上,酒泉郡的开设时间,应该是武帝元鼎二年,张骞出使西域十三年东归长安这一年。带来了月氏乌孙人无意东归的消息,但也带来了游历西域诸国的详细见闻,令中原的人们对于陌生的西域有了充足的了解,汉朝的西域,就是今天的新疆以及中亚地区。”

      “而且,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霍去病少有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事多此类。可以看出霍去病的行军风格,追击敌人时从不怜惜受伤的人马,只以严格的军令约束将士。一将功成万骨枯,正是霍去病的写照。”

      “传说中军队上下级同乐的情况,不足为信,但百姓们仍然对这个传说津津乐道,是因为霍去病打败了当时汉王朝最大的敌人——匈奴。”

      “是的,汉朝历经七十余年,四代君王,走过七国之乱版本的汉朝迎来了新版本——匈奴压境。”

      ——

      “汉朝的西域,就是今天的新疆以及中亚地区?”大汉财政部长桑弘羊疑惑不解,“仙人是在教诲身处后世的凡人吗?”

      当看天幕久了,凡人不再战战兢兢,就忍不住唠嗑起来。

      好比和人一起看电视,总是有那么些槽想要当面吐,有那么多激动、疑惑的心情,希望分享倾吐。

      “我曾闻,有道士于洞中顿悟仙机,升仙后仍在凡间行走,救助孤苦,教诲凡人,修行己身,以传播自己的道义。”

      “这二位喜神,可能也是为修行历练,特此做出天幕,教诲世人。”

      “教什么?”

      “动动你的脑子,教‘以史为鉴’!”

      垄断朝堂的权贵世家们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听仙人这谆谆善诱的语气,竟是要让他们所有的凡人都能知晓历史吗?”

      而且他们这里,也是上至君王贵族,下至黎民奴仆,都仰望着天空,感受从未有人教导过的知识的甘霖。

      “百姓无需懂得何为天下,皇帝无为而治,士大夫共治天下才足以令国家安稳,这些后来的仙人真是……荒唐,实在是太荒唐了!”

      来我们这儿科普教化,问过我们地头蛇的意见了吗?

      表面推崇黄老之道的权贵士族无能狂怒中。

      因为别具一格考核提拔制度才能跻身于朝堂的儒家学者,则是欣慰微笑:“人人皆能学史,大善。”

      希望天下百姓开智之后,最好多学一些我们儒家经典,培育有生力量。

      现在人手实在太少了,在朝堂上就算干架都干不过这些魑魅魍魉。

      手握三尺青锋,武德充沛的大汉儒家学者如是想到。

      ——

      秦始皇听到此时眉头狠狠一皱,他关注的是:“匈奴又来犯边。”

      大臣们脸上也凝结出了嫌恶:“匈奴每来犯边,犹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但又打杀不尽,这些小虫子着实烦人。”

      将军王贲拍拍自己的雄伟躯干,道:“仙人说我大秦一拳击退匈奴,想必凝聚我大秦最强兵力,也能打得那些胡儿抱头鼠窜!”

      “但也要小心调兵边境,国内空虚,此时需要从长计议……”

      现在大秦的首要任务就是一个字——稳。

      稳住,别浪,别翻车。

      没看汉朝七十年才解决匈奴吗?而且还是祖辈父辈攒下了大量钱财的情况下,我们大秦如今说穷不穷,说富也不算富,比那刘彻不足,比刘邦有余。

      “臣有一计,若匈奴也能看见这天幕,那必然知晓他们无法抵抗我秦国精兵悍将,战场上军中士气甚为关键,即使将领不信鬼神之说,但只要在匈奴军中散布所谓天命……”

      “此计甚妙!”

      “对国内百姓也可以改良一下使用,此乃阳谋,妙啊!”

      眼看陛下都兴致勃勃认真观看汉王朝的故事,大臣也渐渐放开讨论:“反正不是秦朝天下,也会是汉朝天下,和六国没什么干系,总不会成为他们的天下!”

      “只要再控制住刘邦!现如今,刘邦也别想趁乱起兵了。”

      “甚至,若我们说各个郡县皆有叫刘邦之人,人人称自己是未来的汉祖刘邦,你说那些反贼又会信谁,依附谁?”

      大臣们畅快大笑:“你真他仙人的是个鬼才!”

      你的刘邦,我的刘邦,好像都一样?

      真假刘邦,属实是脑洞大开,又十分具有实践性。

      最后还是嬴政一锤定音:“这些,都做!”

      “是!”

      他们稳住了,国内的六国残余势力也没有什么太大办法闹起大波澜。

      荫蔽的茅屋内,方寸之地,挤下了数十人,这些六国之人听着天音,心中更为彷徨。

      “难道我们要这么一直藏头漏尾下去?”

      “就算六国真的未来复辟,也没过多久就是汉家天下,我们所作所为真的有意义吗?”

      张良环视众人,只觉得这一屋子人的心气都散了。

      他叹了口气,制定了战略方针,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字——苟。

      苟一苟,活到九十九,苟一苟,说不定他就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主公刘邦了呢?

      此时的张良没有想到,这世上还有几十个对他和蔼可亲的未来主公“刘邦”,正等着他上钩。

      ——

      “酒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这首来自李白诵酒的诗,实则讲述了酒泉的特别。”

      “汉高祖刘邦下的禁酒令十分严苛,三个人及以上无故一起饮酒就要受罚,但可以看到,汉武帝时已经不是如此谈酒色变。”

      “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北郊发现了一件西汉早期的墓葬,在出土的一件青铜盅内,得到了大量液体,经过检测竟是25斤的汉代美酒,同样在湖北省荆州市在文帝时期下葬的墓葬中,也发现了大量酒器,说明汉文帝在位期间,禁酒已没有他爹那会儿严苛了。在陕西,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京师仓遗址,经测量长度超过一千米,宽度达五千米,可以容纳超过六百万石的粮食,足可供应关中二十年之久,作为汉代中期最大粮仓。”

      “社会经济繁荣发达,家有余粮,安居乐业,都是因为文帝经济改革成功。之前的百姓饿怕了,他们是最朴实的,谁让他们不饿肚子,他们就拥戴谁。自此,天下百姓无比拥戴汉王朝。”

      小酒:“我知道那个,就是,缇萦救父?”

      白白:“对,文帝废除了肉刑。”

      小酒:“那如果是个坏蛋,不受肉刑真是便宜了他。”

      白白:“也不是减轻刑法,肉刑没了,这人要是犯重罪,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亲,这边建议直接死刑哦!”

      小酒:“……”

      白白:“汉景帝他老爹汉文帝给他留下了怎样的财富呢?那时候据说民间商贾巨富,连皇帝皇后的衣着都比不上商贾家的婢女——当然,在后来汉武帝收紧盐铁酒官营以及偷税揭发抄家政策之后,许多巨富都拿来填军费了。”

      “汉景帝时期经历七国之乱,平定了同姓王,也至少解决了汉王朝内忧外患的‘内忧’,令软刀子削藩,温和解除分封制的推恩令得以顺利实施,也让汉武帝可以把战略眼光投向遥远的西域。”

      ——

      嬴政:……朕,酸了。

      早死的老爹啊,你看看人家的爹。

      仙人对文景之治的描述使得大臣们产生无限憧憬:“家有余粮,安居乐业,只要我大秦能够做到,天下百姓也会无比拥戴秦国,不再以六国遗民身份自居,不再怀念旧主。”

      比较接近基层民生的大臣道:“百姓黔首都很实在的,谁能让他们不饿肚子,有衣裳穿,谁就是好国君,他们怀念旧主,无非是觉得以前日子更好过罢了。”

      也有人反驳:“六国战俘和黔首怎么能和老秦人相比?难道要让他们享用我们忠心耿耿老秦人一样的权利?只怕到时候,喂出一群白眼狼!”

      “什么都学只会害了你!”

      这便是大秦根深蒂固的秦民大于六国遗民的阶级制度了。

      高高在上的皇帝,已经在思考,是否要做出改变。

      老大臣摸摸胡子:“这个推恩令,感觉值得一学。”

      “若真有用,勉强立个韩王、赵王做做场面也不是不行,反正都是要削的。”

      “但是仙人只顺带一提,好似是那时候凡人人尽皆知的一件事。”

      仙人啊仙人,能不能展开讲讲?

      可惜他抓耳挠腮,他的想法也无法传到仙人耳中。

      放现代,那就是看视频不能发评论和弹幕!

      这是何等人间疾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一统秦两汉(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