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一统秦两汉(五) ...

  •   “项羽入咸阳,大家也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身为个从小用仇恨灌溉长大的楚国遗民,从小支撑着他成长的力量就是国仇家恨——项羽领兵西进,屠戮咸阳,杀秦王子婴,焚秦宫室,劫掠关中,收缴财宝、劫掠妇女向东而去。”

      “可惜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以及在胡亥疯狂收割兄弟姊妹之后幸运地苟住一条命的其他秦氏宗族,全都被杀。”

      “之前,好财好色的刘邦进入关中,都整顿军纪为了在关中老百姓面前做样子,收买人心。而项羽呢,才不在乎他今后能不能在关中立足,他自小压抑的仇恨被宣泄,看任何地方觉得是罪恶之地,秦宫室越繁华,他越愤怒,无论雕梁画栋,还是书籍经典,俱是一把火焚烧了个干净。据说大火三月不灭,从此咸阳成为废墟。”

      “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呐!”

      ——

      秦氏宗族,全都被杀!

      轰隆!嬴政耳边犹如惊雷作响。

      有那么一瞬,他脑海一片空白,说不出想到了什么。

      是奋不顾身战死沙场的老秦人?还是六国遗民仇恨的目光?

      仙人箴言,犹如惊雷,负手而立嬴政突然觉得心口一痛,捂着胸口,喉咙一甜,嘴里尝到了血腥味。

      “……”他默不作声地抹去血迹,但还是被察觉了。

      扶苏看得心惊肉跳:“父皇!”

      他失了风度,扭头吼道:“传太医令!”

      “陛下!”“父皇!”场面一时混乱。

      “无事,朕要听下去。”眼看长子眼里是化不开的濡慕与担忧,嬴政心下一暖,拍拍他的手道。

      继而,他对面前的重臣们道:“天幕昭示大秦亡于项羽之手,最近国内必起动乱,汝等务必警惕,着重监视六国遗民动向。”

      “项羽、张良……呵。”声音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是!”此等危难关头,臣子纷纷表态,定与大秦同舟共济,抛头颅洒热血。

      既然已经从天幕得知大秦灭亡的原因,臣子们当然不能就站这儿干看着仙人讲故事,纷纷行动起来,或拟诏书,或搜寻文书,或出宫打探监视,或调兵遣将、严防治安。

      他们都受到如此冲击,想必六国那些乱民知道六国能够复辟后,潜伏在大秦中如毒蛇一般的腌臜之辈必定也坐不住了!

      这是危机,也是机遇,若真能一举解决六国遗民问题,大秦未来与仙人所言定然不一样了!

      嬴政命人继续誊录仙人的言语,及时汇报,迈步回殿中让太医令诊治,

      “对了。”他步伐一顿,目光逡巡过身旁围绕着的或大或小的萝卜头们,这些是最尊贵的秦宗室血脉,未来都是下场悲惨的小可怜。

      他面色冷淡地吩咐道,“把胡亥抱回去,没有我的吩咐,禁止出房门。”

      这是不让胡亥看天幕了。

      好一个秦二世。

      孝,真的是太孝了,哄堂大孝,都快把你老爹我孝死了!

      自己宠爱的小崽子是个“孝子”,气得老父亲肝疼,还是先禁足,眼不见为净。

      小宦者躬身:“诺!”胡亥被抱着就走。

      小宦者边走边想,要不是陛下亲子,公子胡亥或许也会被打入牢中吧?

      在父皇面前,胡亥乖得像只鹌鹑,但离开了父皇的视野,他的脾气又回来了,可惜小宦者任他闹腾不理他,双手好比巨钳牢牢箍住他,等传了陛下的禁足令,宫殿里的下人们态度谦卑恭敬却也坚守,胡亥震惊:他竟然真的一步房门不得出!

      自小嚣张的胡亥很是闹了一通脾气,对自己最好的赵高被下狱,母亲不帮自己,胡亥终于敏锐察觉到不详的气息,惶惶不安起来。

      当自由在的时候,我没有珍惜,现在失去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说四个字——天幕害我!

      小小的人儿嚎啕大哭。

      另一头,秦始皇一个劳模怎么可能休息,一边诊治,一边就继续开展秦国一统天下后第一届重大会议。

      这场会议的议题已经从《如何治理秦朝——郡县制与分封制终极掰头》,演变成了《如何治理秦朝——不要让大秦亡得那么快》。

      什么大秦万万世,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先苟一苟吧,能超过那什么汉朝四百年,就不丢人了。

      ——

      许许多多的时空,早在白白说出第一句话时,就有人运笔如飞誊录“仙人”的每一句话。

      有些人没外出错过了如此奇景,倒也不影响仙人箴言的传播。

      白白可不知道,径自喟叹:“弑主的恶名,屠城的恶名,真实的项羽是这样一个恶名昭彰的人。李清照在宋朝,在乌江畔有感而发吟出这首诗,难道她只是在怀念项羽吗?”

      小酒:“李清照是在乌江写的这首诗啊?我一直以为她挺崇拜楚王的。”

      白白:“上学的知识点都忘光了?你还记得这首诗的手法吗?表达了什么?提醒你一下,李清照是哪个朝代的?”

      小酒灵光一闪想起来,恍然大悟:“南宋的啊!是北宋到南宋的时期!”

      南宋二字一出,甚至不用解释,就能明白为什么李清照怀念以一敌百的霸王项羽了。

      白白道:“北宋末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其丈夫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的时候面对叛乱,不但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当初赌书泼茶的恩爱夫妇,从此冷淡疏远。次年,李清照夫妇向江西逃亡,行至乌江,站在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面对浩浩江水,吟就这首诗。”

      “诗人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讽刺南宋小朝廷投降逃跑的懦弱,表达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至少,项羽仍有虽死不屈气节,而后来人,站在乌江边,有多少人回望故土,有多少人夺命南逃……”

      “为什么我那么爱看历史小故事呢?回望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那么从武德充沛到飘泊无定,我们经历了什么?”

      ——

      北宋。

      宋徽宗赵佶听着天幕的声音当小曲,沉浸在挥毫泼墨的快意之中,只稍片刻,瘦劲灵动的瘦金体便跃然纸上。

      恭候一旁的童贯连声赞叹:“官家,好字啊!”

      赵佶也对今天的作品非常满意,亲自洗笔时笑着问自己的心腹:“你领军西征打下西夏大片土地,居功至伟,此番出征北伐燕京,凯旋后希望有什么样的封赏?”

      童贯连忙表忠心:“这都是官家教导有方,微臣在西夏只是监军,一路上严格践行官家教诲,每当疲困,想到为官家开疆扩土,只觉浑身充满干劲,恨不得提刀上马,打得西夏奴有来无回!”

      好一派君臣相得的场面。

      赵佶道:“郑相(郑居中)那些人,煞是烦人,总畏手畏脚,百姓们加些劳役怎么了?打下燕云十六州才是重中之重!现在辽国皇帝荒淫无道,女真趁机兴起攻城略地,辽国将要灭亡。如果趁此机会攻打,辽国人一定会不战而降。否则将会让女真人捡了便宜。”

      童贯谄媚道:“官家何必理会他们?”

      赵佶心意已决:“久居汴梁,这些大臣目光短浅了不少,是该调出去出去活动活动。”

      然而,赵佶畅快的心情没过多久就被天音破坏了。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仓皇南逃?”

      赵佶深深地皱起眉头:“实乃荒谬!怎么可能?”

      赵佶自认为身为大宋难得英主,文治武功,可比肩秦皇汉武,治下繁华,几乎恢复大唐天.朝上国之气度。

      而自从大军西征西夏大胜,他又收复了湟州、鄯州、廓州,扩大宋朝版图万余里,野心无限膨胀——那被石敬瑭割让、令我历代先皇心心念念的燕云十六州早晚也要被我收入囊中!

      细细数来,嗯,我真不愧是明君。

      赵佶高兴一瞬,但立刻忧愁,忖度着:我这偌大鼎盛王朝、精兵强将,竟是哪个败家子孙能被打得仓皇南逃?也太丢我大宋的颜面了!

      他思索着,迈步出殿外,希望仙人能透露更多未来玄机。

      正因此事,令他想起不成器的儿子赵桓,心下隐隐升起不满。

      看来该考虑其他的继承人了……

      童贯侍奉在一旁,听着天幕所言,面露思索。

      须臾,他忽然道:“李清照?微臣记起似乎哪里听过这个名字了,官家是否记得大观元年,蔡相贬官许多人里有个赵挺之,他有一儿名为赵明诚,其妻子就叫李清照。微臣有印象还是因为其父李格非特别能写书,写文章快是出了名的,而他的女儿也有才女之称,人笑言有其父必有其女。”

      “李清照?嗐!”赵佶摆摆手,“重名之人何其多,而且女子闺名道听途说口口相传怎么作得准?”

      即使有点耳熟,但是赵佶坚决不承认:我这么明君,哪来的亡国之相?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赵佶抬头,还对天幕不满:“你看仙人,大宋不说,怎么又说道唐朝去了!”

      ——

      白白:“李清照是一位女诗人,诗句中却流淌着家国情怀,天独厚其才,朱熹评,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便是我们学的宏观看待历史长河。纵观历史,刚学‘一统秦两汉’的口诀时,我只以为秦朝灭亡了就是汉朝,没有意识到自秦一统,再到汉朝初立,之间是屠城放火、劫掠杀戮、民生凋敝,沃土不存……要不汉朝开局怎么穷得要命呢?汉高祖可以算史上最穷皇帝之一了。”

      “每一个朝代的变更,几乎难免战乱,但是贵族们不会注意的,因为百姓就是倔强生长的野草,割了一茬还有一茬,总能长出来。”

      她越说越激动:“作为一个被割的、成熟的城市,即使被杀空了,总会自己生出人的。”

      “各路将领打仗的时候,屠城又算得了什么呢?总得一层一层刮地皮,犒赏将士吧?”

      “即使自己劫掠不了财宝,那也不能让别人占了便宜,放一把火,烧了算了。”

      “十三朝古都长安,九朝古都洛阳,都不知道被烧了多少次。”

      “甚至曾导致中原万里,荒无人烟。”

      “但百姓又是顽强的,像女娲在地里种了种子似的,总会在中原大地长出来。”

      她举杯高声拍桌:“真正读到这一段历史,才能明白鲁迅的那一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喂,你是不是醉了?!”小酒惊恐,“张养浩和鲁迅都要气得半夜背着棺材板来找你谈心好嘛?!”

      ——

      下一刻,天幕又开始闪烁起了雪花。

      “第几次了?算了算了,我地里晒干的庄稼还没收呢,赶紧回去收了,这天我怕是要落雨。”

      三个月来,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天幕时不时闪两下,仙人出现了,他们就跟着看个热闹,仙人不在,他们就埋头继续生活。

      但总觉得日子变得开心了不少,多了不少趣味,与邻里之间也多了许多的谈资。

      他们甚至自己开始猜测编纂传说,现在民间流传的说法最广、最有理有据的是——仙酿只要一滴就能使凡人醉上千年,仙人喝仙酿也会喝醉,一喝醉,法力一不稳定,就在天上时隐时现。

      逻辑完美!

      ——

      西汉初年。

      仙人调侃汉高祖的话音刚落。

      “噗嗤!”在长安的汉高祖刘邦的心口好像中了一支箭,“穷得要命……”

      “以后不会盘点历代皇帝提到我说着这个穷鬼吧?”

      虽然他脸皮厚,能看仙人议论自己的故事看得乐呵,但也不想要个穷鬼皇帝的称号啊!

      宰相萧何纳闷看他一眼:“放心吧,你身上最大的尊称是老流氓。”

      刘邦:“……”

      他转移话题:“仙人好像特别看重百姓?”

      “显而易见。”萧何数年时间都花费在修订汉律,此时受仙人话语的影响,也在考虑制订律法是否应废除一些对百姓严苛的条款。

      平民、贫民,人口似乎比想象中更重要。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作顿悟状:“我悟了!”

      萧何:“……”你又想干嘛?

      自从当了大汉丞相,日渐觉得俊美的容颜、挺拔的身姿、飘逸的秀发离我而去。

      我辅佐的这个皇帝,他在当一种很新的皇帝……

      ——

      而在大唐,李世民兴奋异常,示意魏征:“爱卿,你看到了吗?仙人引用吾之圣言!”

      魏征:“……看到了看到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一统秦两汉(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