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县试 ...

  •   “倒是比自己想象中更加简陋……”
      看着周围的环境,林萧算是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将考场叫“考棚”了,真是名副其实的棚子。
      青白色的石墙,长宽大致约一米,高约两米,一排五间,像鸽子笼一样被分隔的四四方方、整整齐齐。
      搭配上那久经风霜的黑色瓦片,给人历经沧桑之感。
      林萧叹了口气,看着由两个长木板平放而组成的桌椅,先将考篮放到桌子上,随后用手指轻轻点了一下桌子,发现没有沾上灰尘。
      “看来这考场昨天应该被打扫过。”他暗自想到,倒是省了自己打扫的功夫。
      林萧随后一手撑着桌子,腰腿合一,一发力就轻松的翻了过去,潇洒自如的进入了自己的位置。
      他这利落的身手,也引起了周围考生的注意,毕竟与其他文弱书生笨拙的动作相比,林萧这个小孩子倒是显得身手格外灵活敏捷。
      林萧完全没注意其他人的反应,而是坐在位置上,神情专注的开始收拾起自己的考篮来,打算为考试做准备。
      因县试每场只考一天,隔数日考一场,共考五场,且人数逐渐递减,所以林萧今天带的东西并不多。
      考篮共分为两层,下层放笔墨纸砚,上层放吃食茶碗,倒也条理分明。不过让林萧不高兴的是,上层的馒头经过衙役文书的暴力检查后,已经被破坏的七零八落,看着一个个碎馒头块,林萧顿觉食欲全无。
      还是大意了,下次带些小薄饼好了,他合上考篮,想着眼不见为净,随即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铛~”
      “铛~”
      “铛~”
      清脆的铜锣声,宣告考试开始。
      经过简单的点名确认后,林萧接过衙役分发的试卷,回到座位后开始边认真思考,边用笔仔细的填答了起来。
      第一场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此外还会考经纶、律赋等。
      写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格式和字数,考试文以三百至七百字为最佳。
      除此之外,所写文章和所作诗词不能犯庙讳(已故皇帝名)和御名(当今皇帝名)。
      林萧在写前仔细数了数,发现共有卷子十数张,此外另附空白草稿数张。卷面有坐位号,交卷后姓名弥封,看起来十分正式规整。
      不知别人感觉如何,整个做题过程,林萧感觉如有神助般顺利。
      也不知是不是因新朝伊始,需要大量的官员,所以试题较为简单,还是因此地距离京城甚远,经济也比较落后,所以文风并不昌盛,林萧感觉试题的难度并没有自己想象中大。
      认真做题的时间总是格外的快,除了有时感觉所坐的木板因他人离座和落座时不时的晃动之外,林萧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基本上一无所知。
      很快,太阳缓缓地升起,又慢慢的爬上中天。
      光线变得愈发温暖和强烈,不觉已经到了正午。
      林萧虽不知具体的时间,但见烈阳当空,腹中空空,便晓得现在应当已经是正午十二点左右了。
      摸了摸扁扁的肚子,林萧决定先吃点饭,祭好五脏庙后再继续答题。
      将试卷小心的整理好放到旁边后,找了个镇纸压好后,林萧接着将考篮从地下拿上来。
      因馒头已经变成碎块,林萧犹豫了一会儿,终究是过不了心里那关,决定先不吃它。
      索性除了馒头之外,雅殊还帮他准备了一大盘片好的腊肉,因片的薄如蝉翼,在阳光下都可以透光,所以它才免遭毒手。
      再加上雅殊知道林萧是个不折不扣的肉食动物,因而给带的分量很多,咸淡也十分适宜,所以林萧在品尝了一个后,感觉很符合自己的口味,遂将其吃的一干二净,混了个七八分饱。
      因他的位置在房子中间,所以在吃饭时,他正对着的是一堵斑驳的石墙,加上两边的墙也堵的很严实,所以除了能听到咀嚼食物和时不时响起的咳嗽声外,林萧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
      再加上时不时经过的衙役,若不是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这环境林萧高低都想来首铁窗泪应应景。
      想必牢房的犯人住的房子都比自己现在待着的鸽子笼大吧,林萧不无心酸的想到,以前只听说科举考试多难,现在自己亲身经历了之后,才知道确实很困难。
      考一天就这么难熬,想想今后有的考试还得待八九天,到那时吃喝拉撒睡都在考场,自己得早做准备,多拿些东西进去。
      吃的差不多的林萧,又放空脑袋,胡思乱想了一会儿以作休息后,便接着做起题来。
      “早做完早出去,这鬼地方,自己一刻也不想多呆了。”
      林萧暗自对自己这样说道,急于出去的心情使得他做题更有动力了。
      “沙沙沙~”
      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息后,不仅林萧这样想,整个考场的考生,无论年龄大小,都抱着争分夺秒的信念这样行动了起来。
      四处寂静一片,除了笔尖与纸摩擦的声音,鲜少有其他声响。
      考生们也神态各异,有满面愁色的、也有信心满满的,更有表情平静无波的,还有极个别动作慌张的。
      与考生的肃穆不同,考场上四处巡视的衙役们的神色就轻松许多了,除了他们外,最轻松的就是县太爷了。
      只见一位文士模样,身着绿色鸿雁官袍,头戴乌纱帽的中年男子领着两三个人,在考棚前走走停停,转转悠悠的很快就来到了林萧这一排。
      认真做题的林萧并没有注意到这一行人,而这名男子也没有对考生进行过多打扰,在考棚边停留了一会儿,就又满脸轻松,十分悠闲的去别的地方巡视去了。
      这幅姿态说实话挺招人恨的,就像大学时期的学长,到新生军训队伍前吃雪糕喝奶茶一样可恶,幸好这场景林萧没看到,否则他肯定也少不了会吐槽。
      时光如流水,很快就到了下午,林萧试题也做的差不多了,周围也有考生陆陆续续的开始交卷了。
      林萧见状并不着急,因为现在离天黑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原则上来说,要是你晚上没有烛光也可以写字答题的话,你可以一直在考场呆到半夜。
      但是由于考场并不提供蜡烛,县试也不允许带着烛火进考场,所以一般天一黑,无论你做没做完,都要交卷,不允许考生在考场过夜,这也是在大邺约定俗成,沿袭多年的一种科举考试的潜规则。
      诸如此类的潜规则还有很多,比如说,就县试而言,第一场考试是最重要的,也是刷人最多的一场,往后的几场考试范围和内容与第一场差不多,只不过题目更加精深一些,而一旦将人刷的差不多了,后面的几场很大程度上就只是走个形式。
      就拿云水县来说,假如该县今年共有三百人来考县试,那么大致会录取三十个人左右的考生成为童生,虽说各年的人数有所变动,但基本维持在十中取一的范围,因而想要成为童生还是比较容易的。
      那么就会有人感觉很疑惑了,既然成为童生很容易,为什么会有“老童生”这一说法,讲到这就不得不提府试了。
      众所周知,只要考过了府试,就可以成为秀才了。但是与县试不同,每年府试的淘汰率堪称恐怖。
      就大邺而言,每个府所辖大致有六七个县,每年的往届考生少说也得有三四千,甚至更多,为了防止官员队伍过度膨胀,府试的要求极为严苛。
      每年的录取率基本上维持在三十取一左右,在文风鼎盛之地有时甚至达到四十取一、五十取一,全看当地考生的水平和当年试题的难易程度。
      基于这种难度,所以童生们也将“府试”称为“府关”,林萧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时感觉很有意思,这种比喻让他想起了鲤鱼跳龙门。
      对童生们来说,府试又何尝不是一种龙门?只有跳过的人,才能享受秀才的种种特权,如见官不跪、免徭役、免赋税等,优秀的秀才还能得到政府发放的银两和米粮补贴。这种种好处,也难怪老童生们执着于科举这条道路。
      再有与现代考试不同的一点是,交完卷后考生并不能自己单独一人离开考场,而是要凑够一批人,之后被分批放出考场,谓之“放排”。
      林萧现在正亲身经历这一场景,第一次接触这种离开考场的方式,他感觉充满了新鲜感。
      交完考卷后,他本想和旁边那个和自己一起等候出考场的青年男子聊会天,但看了一眼周围寂静的环境,多长了个心眼的他最终还是没有先开口,而是暗自用眼睛观察了起来。
      同整个考场一样,这个房间也静悄悄的,不过比起自己的考棚,这里倒是大了许多,木制的房间感觉放进去十个人也不会觉得拥挤。
      现在整个房间,除了自己和青年男子外,还有两个衙役在门口守着,或许一会儿能给考生引路,或许也起到监督考生,让他们不会乱跑的作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