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竹篮 ...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刘壮把自己关在了厨房后面的杂物间里。那里面堆满了家里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一些蜘蛛网和虫子。

      经过一番简单收拾后,刘壮带着几把大小不一的刀还有剪刀走了进去。每天除了刘旺背着一捆竹子进进出出外,连饭和水都是送到门口,谁也不知道刘壮这两天到底在干什么。

      何氏是最好奇的,可当她问起时,刘旺却只会笑着说,过两天就知道了。何氏便红着眼骂他一点也不知道心疼儿子。刘旺急了,一边要帮儿子的忙,一边又要哄妻子,过了两天苦哈哈的日子。

      终于两天过完,刘壮主动打开了杂物间的大门,拄着拐杖走了出来。他看起来两天两夜没睡过觉一样,眼睛发红,眼下都是青黑,却笑着让三娘她们进来看。

      阳光从杂物间的木窗格里透了进来,照在墙边摆放的两个竹篮子上。

      这两个竹篮一大一小,分别做了两个提手。小的那个做的精美些,纹路也漂亮,更重要的是非常轻巧,就连小甜这样才四岁的孩子都能轻松提起来。

      何氏看儿子累成这个样子,心疼地拉过他:“不就是做两个竹篮子吗?村头刘洋就会做,你要是想要,咱找他买两个就是了,何苦你废力气又废眼睛,累坏了可怎么好?”

      说着便让赵三娘赶紧把刘壮带回去睡觉,别把人累垮了。

      刘壮却让刘文去厨房取了一瓢水来,由他亲手浇在了大小竹篮里头。

      一瓢水没过竹篮的底部往上涌。刘壮又让何氏亲自提起其中一个篮子:“娘,您走两步试试。”

      何氏一头雾水地提着篮子走起来。

      赵三娘眼前一亮。刘文也惊讶地喊了出来:“娘!哥编的竹篮怎么不漏水?”

      “哎,还真是奇了怪了。”何氏抬起竹篮凑到眼前,又伸手往竹篮底下一摸。入手是竹子的清凉感,却完全没有漏水湿手的痕迹。

      刘壮凑到赵三娘跟前,见她好奇地盯着另一个小竹篮,不无得意道:“怎么样?”

      赵三娘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可是涂了什么特殊的材料?”

      刘壮摇头笑笑:“就算有防水的材料,哪里是咱们买得起的。你们说这竹篮拿到集市上去卖,能卖多少钱?”

      刘旺早就把这个问题想好了:“按照刘洋他们家的定价,一个这么大的竹篮材料加人工费怎么也得二十文钱一个。咱壮哥儿做的这个能防水,我看…我看能卖二十二文。”

      何氏立马就把丈夫的话否决了:“我儿辛辛苦苦没睡觉做了这么久,这么中看又不漏水,我看能卖三十文。”

      “四十!”刘文大胆出价。

      “五十!”刘小甜听不懂大家在说什么,跟着往上加。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三娘,仿佛在等她定一个最终的价钱。三娘对那个小一点的竹篮子爱不释手,正一寸一寸地摸着细看,见大家都看向她,她先看了眼刘壮,慢吞吞地说:“要不就取爹和娘折中的价钱吧。”

      折中便是二十五到二十六文。刘旺和何氏都很高兴。大的卖二十六文,小的就便宜点卖二十二文便很好了。

      刘文和刘小甜留在杂物间里清理竹屑,赵三娘则赶忙扶着刘壮回房去了。

      两天两夜没睡,就算是铁打的人也该熬不住了。

      赵三娘给刘壮盖上了被子便想出去,却被刘壮拉住衣袖。

      “陪我躺会。”刘壮平躺在床上,那双透亮的眼睛对着赵三娘一瞬都不愿意离开。

      “我还有许多活。”赵三娘为难地看了看屋外。

      “你陪我躺会我睡得快。”

      最终赵三娘拗不过他,躺到了床的里侧。她担忧刘壮的身体熬不住,于是打定主意一声不吭,等他睡着了就出去。却没想到刘壮一躺下就精神了。

      “我看你挺喜欢那个小的。”他指的是那个较小的竹篮。

      赵三娘嗯了一声:“小的做的…比大的好看。”

      “小的本来就是做给你的。”

      赵三娘有些不敢相信,指了指自己:“我?”那么小巧精致的竹篮,如果能摆在像宝荣木匠铺那样大的店面里,应该可以卖出好几个二十文来。又怎么会是专门做给她的?

      刘壮见她不信,拉过她的手捂在怀里,闭着眼睛道:“那只大的你明天拿去集市上看有没有人买。那只小的你摆咱们屋里来,给你用的,我在提手上刻了你的记号……还好当年师傅教我打猎的时候,要我勤练手上功夫,求的就是一个手快手稳,好赖现在还能用这手艺赚点钱……

      他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传来阵阵鼾声。却一直没有松开握着赵三娘的那只手。

      不知过了多久,赵三娘终于松开他的手走出屋外。一大一小两只竹篮都摆在中堂的木桌子上,散发着浓郁的竹香。

      她心里一动,想起之前刘壮说过的记号,拿起了那只小的竹篮。小竹篮的提手尾端,用重重的痕迹刻着三横。她没上过学,也没有人给她启蒙,并不认字。却知道两横短,一横长,正是一个三字。

      是她的名字呀。

      到了赶集这天,刘小甜哭着喊着说什么也要去赶集。一直说二哥上次跟着嫂子去了,她这次也要去。

      何氏板着脸就要训她,却被赵三娘拦下了。何氏无奈极了,只得一个劲叮嘱刘小甜不要哭闹喊累,不能让哥哥嫂子抱着。又嘱咐三娘不要太着这两小的,这才让他们三个一齐坐车去了。

      赵三娘这次带的东西并不多,一只竹篮,几双鞋底,一个蟹笼,都是要拿到集市上去卖的。

      张和大叔是个和蔼的人,总是笑眯眯的,还格外喜欢刘壮的这两个弟妹。见他们也要坐车去赶集,特意在驴子拖着的板车上多垫了几层稻草,好让他们能坐得舒服些。

      今天去赶集的,除了赵三娘她们,麻芬,丽婶和她儿子刘海外,还有卖豆腐的寡妇白玉华。

      麻芬原本高高兴兴地和丽婶说着话,在看到白玉华后,马上板起了脸,又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竹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