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七章 ...

  •   章同朽曾告诉她,今年乡试的第一场由同考官朱青陌出题,其余考官辅之,生员需完成论、诏、诰、表各一道、判五道。第二场由主考官宋怀州出题,其余考官辅之,生员需完成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三场由宋怀州与朱青陌两人共同出题,其余考官辅之,生员需完成策问五道。

      如此一来,泄题人就很明显了。

      她看向李胜屿,“李大人,你是如何知晓试题内容的?”

      李胜屿一愣,旋即移开了目光,“考试前一日,焦毕伦会将试题透露给我,我答完后,次日卯正再由他带进考场。”

      “这就奇怪了。”

      唐璎踱到他跟前,逼视着他的眼睛,“众所周知,秋闱每场考试的内容都极为繁杂,是以朝廷才给了生员三日的作答时间。其他科目暂且不说,就连试题最少的第三场,亦要求学生完成五道策问...这策问可不好写啊…”

      她俯下视线,眸光清润而犀利,“算上蒋其正和封嗣的两份,李大人在一日之内拢共要完成十道策问,哪怕您是天纵奇才,恐怕也很难做到吧。”

      不是很难,是根本就不可能,在场的读书人都懂。

      如此一来,李胜屿就只能是在考官出题之前就知晓了试题内容,而这泄题人…

      “章寒英——”

      唐璎还想再问,姚半雪打断了她,眼神凛然,“这里是公堂,钦差大人才是主审,何时轮得到你一个仵作插话了?”

      这话委实说的不留情面,她有些着恼,转头看向孙少衡。

      孙少衡倒是没说什么硬话,却也是一副不赞成的神情,“寒英,你先是让封嗣伏了法,而后又揪出了焦毕伦,此番已是帮我们良多,剩下的事就由我来做个了结吧。”

      唐璎明白孙少衡的意思,可她却不想就这么算了。

      这时,宋怀州也出来帮腔了,他一身朱色官服,眉眼苍老而清和,还有一种久经官场的凌厉,举手投足间俱是一股清正之意,“我听小章的语气,她似乎还有点别的意思,孙大人不若让小章把话说完。”

      孙少衡这回却没给他卖面子,提醒道:“宋大人,圣上命我为钦差的同时,还赋予了我一项特权——‘经查处核实,凡罪证确凿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就地处斩。’”

      他的意思很明确,如若宋怀州执意让唐璎继续说下去,他也有权将李胜屿就地处斩。

      李胜屿一听,眼皮狠狠一抖,却仍抿紧了唇不发一言。

      宋怀州默了一会儿,终究还是心软了,转头看向自己的学生,眼带悲切,“昀磊啊…”

      听到老师叫了自己的字,李胜屿双肩一颤,低着头不敢看他。

      “你十岁时拜我为师。你方入门,我便发现你聪颖过人,哪怕再晦涩的书籍,你只需瞥上一眼,便能融会贯通,还能举一反三...每逢读书考订,你总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令其他学子们称羡不已。”

      “你十九岁高中状元那日,从长安街头策马跑过,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你对我说,这只是个开始,你将来要在官场上开创一番宏图伟业,以己之力辅佐贤君,惠及苍生,成为一代名臣,名垂青史。”

      听到此处,李胜屿握紧了拳头,眼眶微红。

      宋怀州摇摇头,神色变得惋惜,“可你自从入了翰林院,却突然变得颓丧,我问你你也不肯说,还成日与那些不思进取的老儒生们混在一起,整日浑浑噩噩的。”

      他叹息一声,苦笑道:“嘉宁年间,三王争位,除了都察院的几个老人,几乎人人都站了队,以求将来能分一杯羹,可唯独你没有。我那时就想啊,你这般颓丧,或许是因为你早已看淡了这官场,不屑与众人为伍,只愿辅佐明君,以证高洁之意。我便想,这样也好,你没权,自然也不会遭人觊觎,时局动荡之时,庸碌度日才是保身之法。”

      说着说着,宋怀州的声音突然哽咽起来,“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你会做出这等丑!你若有苦衷,江临、江非、范大人的性命你尚且可以不在乎,可你有考虑过那些参考的学子们吗?”

      他的目光陡然变得凌厉,“李胜屿,你自己也是读书人,最该了解读书人的苦。你虽从小天资聪颖,读书时却也煞费苦心,从未懈怠过。那江临不如你聪慧,读起书来想必比你更为艰苦,可你却生生夺了人家的魁首...”

      “昀磊,往昔若换作是你的状元之衔被人夺了,你会如何作想?”

      宋怀州吸了口气,惨笑一声:“不说江临,单说你帮蒋封二人占了桂榜这两席,就势必会有另外两个考生落榜,十年寒窗梦,只为一朝入青云,下一次秋闱又要等到三年后,昀磊啊,你有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

      “先生…”

      李胜屿嘴唇翕动着,双肩抖得更厉害了,却依旧不敢抬眼看他。

      见他这副模样,宋怀州失望透顶,看向孙少衡,“孙大人,你依旨办事吧。”

      这是要当街处死自己爱徒的意思了,唐璎心惊之余,也不禁为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御史感到难过。

      御史的职责乃纠察百官,宋怀州和李胜屿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御史与百官的对立关系,李胜屿犯了错,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身为老师,他有管教不力之责,身为御史,他又有失察之嫌。可不论如何,李胜屿终究是他最欣赏的学生,如今见他落得这般田地,他又怎么会不心痛呢?

      宋怀州想处死他,也是对自己的惩罚。

      即使被恩师说了这样的狠话,李胜屿仍旧一言不发,他额头上的血迹早已干涸,洇湿在发丝间,显得有些狼狈。

      堂外小雪飘落,寒意渐浓,围观的百姓却无一人离去。他们大多都没读过书,看不懂几位官老爷之间的暗流涌动,无法理解其中的权谋纷争。他们所知道的只有李翰林协助生员舞弊,并且罪证确凿。

      他们之中,或有人曾参加过科举,却不幸落第,或有人家中就有落榜考生,为了来年再战,日日通宵达旦,孜孜不倦。这些人都是寒窗之苦最直接的亲历者或见证者,他们不走,他们想知道李翰林的下场是什么,他们想要一个公道。

      孙少衡看向围观的百姓们,目光扫过一张张截然不同的面孔,眉中隐有忧色。

      唐璎方才的一席话,虽未明说,却已然引出了泄题之人就出在四位考官中的猜想,稍有智慧之人便会明白其中的关联。而且就此时看来,宋怀州也想一查到底,哪怕要牺牲掉李胜屿也在所不惜。

      时间紧迫,容不得他再犹豫了...

      孙少衡匆匆让李胜屿签字画了押,当堂宣布:“掌卷官焦毕伦,因主嫌受贿,协助舞弊,着令其在贡院门口枷号一个月,徒三年。翰林院侍读李胜屿,除协助生员舞弊外,还涉嫌杀害江临、江非、范乔三人,着令其同焦毕伦一起在贡院门前枷号一个月,而后枭首示众!”

      这只是最初步的判决,至于后续的处决,还是要等天子定夺。

      说完,孙少衡扔下惊堂木, “退堂!”

      他离开后,人群再起躁动起来。很显然,大家对此案的判决并不满意。焦毕伦受财金额巨大,枷号和徒刑的惩罚则太轻,而李胜屿所犯除了协助舞弊,还有杀人一罪,他一人身死尚不足以平息民愤。

      唐璎望着北方的天幕,思绪不由飘远。如今正是群情激愤的时候,孙少衡既然抛出了这块砖,那人的圣旨想必也快到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