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数日前,秦王嬴荡兴致勃勃地从咸阳出发,前往洛邑成周,只想着从周王手里光明正大地取走九鼎带回咸阳,达成通三川,窥周室的壮举。

      然而,凭空出现的神秘天幕,搅乱了秦王荡所有的计划。

      想着白天发生的事情,秦王嬴荡坐立不安,若是天幕晚出现那么一刻,他就真的因举鼎而死,心中生出一丝后怕。

      樗里疾进入殿内,就看到秦王荡对着他的手发呆,唤了两声还不见反应,又加大了音量,“大王!大王!”

      “什么事!”秦王荡终于回过了神,只见樗里疾笑眯眯的一张大脸地凑到跟前,他眉头一皱,“你后退些。寡人交代你的事情,可处置妥当了?”

      樗里疾赶紧后退两步:“禀告大王,臣已经弄清楚了,这天幕似乎有范围,不是人人能见。所有能看到天幕的人,当时都在明堂广场上,而居于明堂之下者俱不可见。”

      秦王荡若有所思:“这天幕实在古怪。右丞相,你说是不是有人在故弄玄虚?”

      “若是真有人故弄玄虚弄出天幕来,那也只能是,”樗里疾若有所思地指了指头顶,“天上的神仙所为。大王,依臣看这恐怕是上天的昭告,天幕昭示公子...大秦统一六国,正不说明大秦乃天命所归。”

      秦王荡自然注意到樗里疾话里的“公子”两字,他睨了两眼樗里疾,而后大笑道:“左丞相说得正是,若不是有天幕相助,寡人今日恐怕就丧命于此!”

      想到这里,秦王荡内心的郁气一扫而空,大喊一声,“此乃天助我也!只是,”秦王荡话锋一转,看向樗里疾,“寡人应如何处置嬴稷?”

      对于这个弟弟,嬴荡并没有太多印象,也从来没把嬴稷看成是威胁。

      秦惠王后宫中的妃嫔众多,嬴稷的生母芈八子只是一名并不受宠的楚国姬妾。为秦惠王生下了三个公子,在后宫中位份始终是不入流的八子。

      秦后宫姬妾共有八个等级,分为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嬴荡的生母是秦惠王名正言顺的王后,所以嬴荡犯不着把一个八子所生的公子放在眼里。

      然而就是这个毫不起眼,被父王送去燕国当质子的弟弟,居然在他死后成为秦王,还完成了灭周的大业,这实在令他意想不到。

      如今他因天幕避免了举鼎而亡的结局,那么要怎样处置嬴稷,是杀还是留,这实在是一个难题。

      樗里疾偷偷打量秦王荡的神情,见秦王荡神色几变,就猜到了秦王荡的想法。

      作为秦国宗室成员的樗里疾,看多了因权力产生的明争暗斗,丝毫不意外秦王荡有此想法,若秦王荡没有想法那才是意外。

      毕竟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

      所以即使现在的嬴稷,只是在燕国为质的伶仃公子,但只要他存活在世一天,于在秦王荡心里就是一根刺。

      至于这根刺要不要拔,全看秦王荡的想法,他还是别插手的好。

      樗里疾没有正面回答,秦王荡抛出的这个问题,他搪塞道:“大王,这件事臣也不知啊。”

      “还有你樗里子不知道的事情?下去罢,容寡一个人想想。”秦王荡挥手让樗里疾退下,一个人坐在铜灯前愁眉思考,直到深夜。

      成周王宫的另一头,周王的寝殿内,周天子和秦王荡一样彻夜难眠。

      此时此刻的周天子姬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为何周亡于他手,他该如何是好!

      自从平王东迁以来,居于成周的周天子过得一代不如一代。不仅实际占有的封地越来越少,就连从各路诸侯获进贡也越来越少,到现在几乎没有诸侯愿意进攻,周王室的日子过得越发紧张,更别提两边的东西二周国整天打打闹闹,不得安生。

      周天子姬延无比同意今日天幕里说的,周兴于分封,也亡于分封。

      年少无知时,他也曾问过大父周显王,为什么在成周土地已经少得可怜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分封,一直到分无可分的地步。

      还记得那时,大父周显王摸着他的头,长长地叹了口气:“延儿,你知道大父为什么给你取名‘延’吗?”

      姬延点头:“延者,长行也。”

      “是了,大父希望你将成周长久地延续下去。可是啊,”周显王指着头顶上横着地梁柱道,“整个天下就像这根巨大的梁柱,分封就是将梁柱一刀一刀切掉。一开始这些被切掉的梁柱,还愿意合在一起支撑房顶。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变得不甘心,一个个离心离德。没有梁柱支撑的房子注定会坍塌,这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

      姬延不懂:“可是大父,既然知道切掉梁柱,房子会坍塌,那为什么还要切?”

      周显王默然良久,最后看了眼懵懵懂懂的孙子,叹息道:“大父只希望,延儿你不要经历这些。但愿姬周王室能在这片土地上,多存在一天。”

      时至今日,姬延才明白大父显王那日的话,历代周天子怎么会不知道一直分封下去,会导致周王室权力衰微。

      当初武王分封,一方面是出于安抚功的目的。周能灭商姬姓宗室和异姓功臣都出了很大的力,功劳苦劳俱在,若不分赏恐怕难以安稳吞下灭商的果实,土地无疑是最好的赏赐品。

      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仅靠着周王室,无法管理偌大的土地。并且在周的四面八方,还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外部威胁存在。由其他诸侯代为管理,不失为一种治理稳定手段。

      所以对当时的周王室来说,分封不仅是必行之事,也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在分封之初,就有周臣看到了分封会产生的后果。

      周公旦不辞辛苦制定周礼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固分封的成果。他希望全天下遵循礼乐制度,稳定社会持续,诸侯都奉周天子为尊,好让周王室一直延续下去。

      只可惜,礼法压制不住野心,再完备的周礼,在权力欲望面前都会被摈弃,最终礼崩乐坏,诸侯并起,天下大乱,九州之内掀起一场场残酷的吞并战争。

      一定程度上,周公旦最初的想法失败了。

      即位之初,年轻的周天子姬延不是没有想过重振成周,只是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让他彻底明白大父和父亲当初经历的困难。

      如今的周王室要兵没兵,要钱没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土地面积都不比上隔壁秦国的一个郡,是半点发展的机会都没有。

      更别提,周围的诸侯还要时不时路过一下成周问鼎轻重,吓唬吓唬他这个周天子。

      而今日出现的天幕,更是令姬延几欲崩溃。

      此刻的他,仿佛是一个四肢残废,行将就木的老人,知晓他和周王室的结局,却无能无力。

      世上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吗?

      就在这时,太师颜率突然深夜求见。

      太师颜率是周王室的三朝元老,为三代周王鞠躬尽瘁,而颜率最出名的经历,莫过于以一己之力保住了九鼎。

      在上一任的周慎靓王时期,秦惠王兴兵于周欲取九鼎。危急关头,太师颜率主动站了出来,献出了一计。

      颜率先是秘密入齐见齐宣王,暗示齐宣王若出手救周,周王愿意将九鼎献给齐宣王。

      齐宣王想着救周不仅能得一个好名声,而且还能将九鼎名正言顺地带回来,何乐而不为。

      于是齐宣王大手一挥,让陈臣思领兵五万前去救周。秦惠王不愿意因九鼎与齐国产生冲突损兵折将,于是下令撤军。

      还没等周慎靓王松口气,到了成周的齐将陈臣思,开口就问他要九鼎。

      周慎靓王心里自然不肯,当初颜率入齐说给齐宣王的话,只是迫使齐国出兵相助的权宜之计罢了。

      但兵临城下,周慎靓王又不好直接反悔,对陈臣思说我不想给了,传出去实在丢脸。

      这一次还是颜率出面解决的问题,颜率假意告知齐宣王,周王会履行承诺,并状若关心地询问齐宣王:“成周和齐国并不接壤,齐王可想好这运九鼎要借哪国的道,以及要用什么方式运送?九鼎不同于凡物,需谨慎行事。”

      然而齐宣王绞尽脑汁想出的各种方案,都被颜率一一否决,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方案里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颜率的话,弄得齐宣王心头烦躁又无法反驳,一时间也没了主意。最后齐宣王迫于现实的种种考量,只能放弃将九鼎带回齐国的想法。

      靠着颜率的计谋和口舌,周王室得以保住九鼎。

      “天子,可是因今日出现的天幕而烦恼?”

      周王延点头苦笑:“岂止是烦恼。颜卿,予和周室就像知晓命数的垂死之人!”

      “臣知道天子心里的苦恼。但是依臣看来,天幕并非是凶兆,而是吉兆。”

      周王延扭头发问:“何来吉?”

      颜率道:“天幕告知秦王荡死后,由其弟公子稷继位为秦王,所以秦王荡绝不会向外透露天幕之事。”

      “如今天幕预知周的未来,天子应以此为警醒,振兴周室才是!”

      周王延一脸无措:“振兴周室?予应当如何做,请太师指点。”

      “如今知晓天幕的仅有秦周,所以天子应与秦王合作,先稳住秦王。而且......”

      颜率的声音低沉了些,“天幕最后曾说‘一周后再见’。‘再’者为多,而这个‘一周’应为某个固定的时期,周而复始。所以天幕必定会再次出现在明堂上空,而秦王荡作为一国之君,不可能一直待在成周不回咸阳。届时天子可用天幕上的内容,与秦王交换得利。”

      太师颜率的话,让周王延皱了一晚上的眉头终于展开了几分,心里也有了想法:“予听太师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