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葡萄藤 ...
-
二
那日之后,安筝见悯羽无家可归,便请他做梅春阁的乐师,让他暂住华竹房。
半月来,安筝几乎每日都会听悯羽吹曲。她和悯羽是如同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安筝总能理解悯羽曲中之意,如此一来,两人也成至交好友。
悯羽常说:“你给我的乐曲第二次生命。”
如此夸赞,安筝有时便暗暗想,自己或真有音律之才,便求悯羽教其筚篥。
“你真有你是音律之才的自信?”
“我定有!”
“你既如此恳切,我便教你。”悯羽笑笑,“那你得送我几瓶酒楼三勒浆作为拜师礼吧。”
“你还真是...”安筝无奈。第一次见人主动要拜师礼的。
“哦对了,听店小二说,夏集快到了。”
“对,夏集每年八月中都有,市场上有各国珍馐,好不热闹。”
“真的吗?这场面我真想见识见识。”说罢,悯羽看向安筝,“我初来长安,人生地不熟,要不你尽尽地主之谊?”
“嗯?那我要不愿呢?”
“在长安,你须得明白尊师重道之礼。”
安筝:“...”这还没教东西呢,倒先开始摆师傅架子了。
“不知徒儿愿不愿?”
“师傅所言,我哪敢不听呐。”安筝翻了一个白眼:“师傅还有什么吩咐,没什么吩咐的话,我去后厨看看。”
悯羽笑笑:“您忙。”
安筝没有理会悯羽语气里阴阳怪气,转身进了后厨。午饭时分,店里食客众多,又正值乱世,难免有惹事生非之人。虽然自父亲经营此店以来,还未遇到过什么胡搅蛮缠的客人。但安筝明白,这一时之运气,想要生意一直安稳下去,须得先在小事上尽善尽美。
见安筝实在忙碌,悯羽不好多打扰,便欲出门走走,看看长安风俗,再为安筝寻把好筚篥。
西市是来往外域人最多的地方,自是西域器物最多的地方。可悯羽走了两个时辰,寻遍三家铺子,都未得一称心的筚篥,他便想着不如自己做一把来的好。
长安街上的商铺和小摊都有很多精美的小玩意,琳琅满目。
悯羽先是买了一把折扇,上面写着心静如水,他觉得很符合自己;又觉得那把绣有红梅团扇很适合安筝;到了首饰店,他又觉得那些首饰一定会很衬安筝...等快到酒楼门口,他的钱袋已经瘪了下去,但他又看到了一卖铜镜的老翁。铜镜精美,他看中一葡萄纹饰的,正准备拿起来仔细端详,另一双手却先他一步。
“这镜子多少钱?”
“十文钱。”
悯羽循声看去,是一身穿粉衣的姑娘。
“你要这镜子干什么用。”
“我有一葡萄藤,与这镜子的纹路十分相似。”姑娘看看他,“倒是你,要这镜子干什么?”
“想赠予一姑娘。”
粉衣姑娘愣了愣,就把镜子递给悯羽:“我一直不愿坏人好事,你快拿去。”
“那多谢姑娘。”悯羽结果镜子,抚摸着上面葡萄藤的纹路。似是想起什么,他抬头看向不远处的酒楼。“不知姑娘是否听说过梅春阁,里面的美酒,名作三勒浆。我常常觉得--”悯羽看向粉衣姑娘:“此酒只应天上有。”
此时,安筝已在魏黎的马车里。
“前日,于阗国使者进贡了一匹宝马,父皇将此赠予我,你自幼精通马术,我思前想后,想将此马赠予你。”魏黎握着安筝的手说道。
“多谢太子抬爱,但这贵重之物,小女担当不起,万不能要。”安筝颔首。
“这是我曾许诺于你的,你忘了吗?”魏黎看向安筝,眼里像是有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表面看是淡淡的,实则让人难以捉摸,“罢了,你想想马儿的名字。”
“小女学识浅薄,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名字,还是请太子为其赐名吧。”
“叫月黎吧。”魏黎没有推脱。
安筝抬起头,看向魏黎,她突然有许多话想要说出口,可看到魏黎淡淡的眼神,她就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她胡乱的撇开眼睛,望向别处。
她不想继续看着魏黎的眼睛,因为魏黎的眼里好像只有自己。
但她知道,这不是他的全部,她从来都看不透他。
魏黎松开安筝的手,依旧不悲不喜,淡淡的说:“那,就叫月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