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4、大难不死 ...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师弟挨这一箭,也算是避劫了。”帐篷外传来一个声音,方子游听着有几分耳熟,旋即就看见了走进来的人。

      这不是他们在山中遇到的那个脑子有病的乞丐吗?

      肖斩江喜出望外,“先生回来了,可有找到药草?”

      “是找到几味……”乞丐话未说完,而是打量着方子游手里的药瓶,“不过眼下或许有更好的。”

      方子游眼睛都来不及眨,手里的东西就被那乞丐一挥手全抢走了,“欸你!”

      叶鼎之按住刚要发作的他,压低了声音道:“我曾经在东君拜师李先生的时候听说过,在灼墨公子雷梦杀之前李先生还有一个弟子,就是……脑子有病。方才我听他称呼雷梦杀为师弟……”

      方子游恍然大悟,“那不就是他嘛!”

      那厢,乞丐老神在在地检查着那几个药瓶,“的确是我,我就是这一代学堂的大弟子,君玉,谦谦君子,温文如玉的君玉。”

      呃……

      方子游看了眼君玉满身邋遢的模样,他读的书也不算少了,谦谦君子温文如玉这八个字,和他可有半文钱关系,刚才这人还在山里碰瓷他们呢。

      还是脑子有病这四个字更贴合一点。

      君玉挑出一瓶药,把剩下的丢还给方子游,捏着药草和药瓶在雷梦杀面前轻晃,“大难不死啊师弟。”

      雷梦杀小鸡啄米地点头,“可师兄再不给我用药,我很快就能和阎王爷聊天了。”

      君玉哈哈大笑,“不愧是除了李先生之外的学堂第一活宝,还和阎王聊天,阎王都嫌你聒噪。”

      太安帝薨逝,二十七日国丧后新帝登基,为明德帝,对于新帝是景玉王而不是琅琊王这件事民间也颇有微词,但琅琊王远在边疆,文武百官尚且无能为力,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就更没有办法了。开始的几天还有人围在琅琊王府门前,但王府大门紧闭,直到巡防营来驱赶都无人出面。

      不说这些百姓了,就是新帝派人来请琅琊王妃出席登基大典,那大门都没有开过。

      新帝登基的日子放在正月,此后就是明德元年了,南北疆还在打仗,萧若瑾的登基大典很是简朴。礼部尚书本就是萧若瑾阵营里的人,这登基大礼虽然低调但办得没有丝毫错漏。

      听着远方的钟鸣,东方既白摇了摇手里的拨浪鼓,小凌尘使劲地伸出手去抓娘亲手里那个会发出声响的玩意儿,他往上够一寸,东方既白就把手抬高一寸,反正就是让他逮不着。

      小不点眼巴巴地看着色彩鲜亮的拨浪鼓,两条小短腿蹬在娘亲的腿上使出吃奶的力气摇晃着胳膊,“啊呜……”

      “别乱叫,老老实实说话就给你。”

      小屁孩啊呜啊呜个不停,东方既白摇累了不想摇了,把拨浪鼓随手一丢,被劫海精准地接住,随后往上一抛,天上飞过一只年岁不大的雀鹰,一口叼住了拨浪鼓的手柄,然后又甩给身后的兄弟,几只小雀鹰你丢我叼,那鼓声咕隆咕隆连成一片,远方的钟声便渐渐地听不清了。

      “景玉王爷称帝,只有登基大典,没有封后大典,听说……”暮初顿了一下,“是景玉王妃以身体无法受累为由拒绝了。”

      胡错杨的身子最近又不好了,国丧期间皇子家眷和命妇要为先帝哭灵,东方既白不赏脸,其他人也拿她没办法,但胡错杨是景玉王妃,新帝登基之后的皇后,她若不在恐落人口舌,叫萧若瑾本就颇具争议的帝位雪上加霜。

      是以胡错杨并没有告假,而是每日去殿中待上一个时辰,虽然这一个时辰已经比其他人少了许多,但国丧结束她还是病了。

      暮初有些不解地摇了摇头,“其实景玉王妃完全可以不去哭灵的,陛下登基,她也快临盆了,这个孩子既是嫡子又是帝子,那些老臣无比看重新皇登基之后的第一子,加上帝子又是嫡出,他们断不会让朝中起风言风语。”

      东方既白捻了捻手指,“她这是做完自己能做的,日后也好安心。”

      暮初听明白了她的意思,脸色格外沉默。

      “这天启城,接下去还会死很多人……”她幽幽叹道。

      皇宫里,翠珠端着药走进装饰一新的寝殿,就见胡错杨披着狐裘站在窗边,远远地望着太庙的方向。漫天飞雪衬得她身形渺小,格外单薄,翠珠连忙走上去将药碗放在一旁,捧起暖炉塞进胡错杨手里,“娘娘,风大雪冷,还是别吹了罢。”

      “这般雪景,看一眼少一眼,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或许已经不在了。”

      翠珠听着心底一酸,“娘娘别说这话,小主子出生还指着娘娘带呢。”

      胡错杨叹了口气,抚了抚自己高耸的腹部,“我也不知道能陪这孩子多久,我是希望久一点的,但恐怕……”

      “娘娘别说丧气话。”翠珠眼眶瞬间红了。

      胡错杨微微一笑,“翠珠,我自知无法长久,所以要为这个孩子的将来打算,这不是丧气话,我要让他有个依靠。我既决定拼死生下他,就不会让他在这世上孤苦无依。”

      靠这孩子的父亲,怕是会让这孩子走他父亲的老路,这不是她想看到的结局。

      翠珠一想,“娘娘是想找琅琊王妃?”

      胡错杨看着太庙的方向低声喃喃:“既白是当年李先生那般的人物,如今王爷当了皇帝,这世上能够左右他决定的人,已经很少了。”

      登基大典之后没几天,北疆传来战报,迟迟未能赶到北境的镇西侯世子百里成风忽然带着破风军出现在北蛮境内直逼王庭,北蛮铁骑不得不放弃掠夺北离的粮草撤退,给了琅琊军和北疆军大大的喘息机会。而他们也的确不负众望,追赶着北蛮铁骑一路收回了三座边城。

      “你家这个表面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真是让人大出意外。”姬若风来琅琊王府,就看见东方既白手里捏着北蛮的军报。

      这场面可极有意思,如今南北两地的战局说白了都拿捏在琅琊王萧若风手里,凡是边疆发来的战报都有一份发往琅琊王府,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不能说没有实权,但却是实打实地在靠这俩口子保全北离的江山。

      东方既白简单地看过战报之后就丢给暮初,“兵法嘛,虚虚实实,都是诡道。你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突然来府里是为了什么事?”

      “自然是有事要商量。”姬若风大马金刀地往石桌边一坐,“不过得等一会,过会儿还有人来。”

      果然,没多久,李心月来了,又过一会,被李长生留在天启城的司空长风也来了。

      东方既白看着他们仨,百晓堂堂主,心剑传人,还有这个少年枪客,这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组合,“什么风把你们凑一桌?”

      “我喊的。”姬若风道,赤鬼面具挡住了他的脸色,只听得他的嗓音渐沉,“这是萧若风临走之前的安排。”

      东方既白瞥向李心月,后者对她颔了颔首,她又看向司空长风,少年抿了下唇,点点头。

      “这几天百晓堂收到很多消息,江湖上有不少高手在朝天启而来。”姬若风给出了一份名单,“这上面的名字还不是最完全的,但这数量已经不少了。”

      “他们都是不服新帝之人请来的高手,有太安帝的皇子,也有各地的藩王,明德帝迟早要对他们动刀,他们这回也是殊死一搏。值得庆幸的是,这里面没有暗河。”他看向打了个哈欠困意上头的琅琊王妃,后者懒怠的神色和他们三人肃穆的表情截然不同,“萧若风走之前应该把王离天军的虎符给你了。”

      “是。”东方既白点点头。

      “天启城的闭城令在明德帝登基之后就解除了,眼下已经有一部分江湖杀手混进天启,百晓堂会尽快查清楚他们的行动计划。”姬若风的语气净是凝重,“王离天军也该动了。”

      北离新帝登基,边疆战乱,正是朝纲不稳的时候,而恰逢此时,一群穿着黑衣,戴着斗笠的杀手们潜入了天启,他们大肆暗杀朝廷重臣,支持新帝的一派更是首当其冲,礼部尚书一家惨遭血洗,苏府上下一百三十六口无人生还。

      一时间天启城中人人自危,夜半时分常常能听到屋顶有人掠过的脚步声,还有惊起的犬吠和随后而来的惨叫。天亮之后用水冲洗过的道路还未干涸便已带着丝丝缕缕的血迹结冰,镶嵌在青砖瓦缝之中。

      “王妃,陛下又派人来求见了。”暮初在膳桌上布好膳食,退到一旁恭敬地禀告道。

      东方既白抱着好动但不得不乖巧的儿子,拨了拨他两片水润软糯的嘴唇,“快长牙了。”

      啊?

      只见凌尘粉粉嫩嫩的的牙床上冒出了一点白色尖尖,是他的门牙即将萌发了。暮初愣愣地瞅着他们的小殿下,东方既白却想着等儿子长出一颗完整的牙她就可以给他断奶了,到时候把这呱呱叫的小青蛙弄到劫海的鸟窝旁边去,省得晚上再吵她睡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4章 大难不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