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羁縻 ...

  •   哥伦布从西方朝着西方走,梦想到达东方的印度,以为人生转了一个圈还可以回到起点,只是他不知道这人生的中间还有一个美洲。
      在哥伦布开始海上探索的一千六百三十二年之前,东方的人就开始了朝向西方的探索。
      只是很多的事情,还未开始,就走到了一个尽头。
      比如哥伦布,比如张骞。

      或许汉帝国的陇西之地还在烽烟所及的视线之内,而他的旅程也才只是刚开了个头,就已经被匈奴截断。
      或许一开始就明白,那汉境之外是匈奴的强大势力,只是未曾料到,这样的结局来的竟如此之快。

      史书上张骞呈给武帝的各种陈诉中,言辞间是难能的客观铺陈,鲜见华丽的辩才。张骞受困后被押解到匈奴军臣单于帐中,与军臣单于有过短暂的争辩,但似乎也只是用他无力的言语来衬托了对手的雄辩。
      张骞说,他只是想穿越匈奴境到西边的月氏进行普通的礼节访问。
      单于答他:“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1)
      原来匈奴人也并不是汉廷所设想的那么愚昧而无知。

      军臣单于固然不屑于汉廷的借口,然而也没有按照惯例杀掉张骞一行。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想用汉人俘虏来炫耀帝国的实力,或许只是单纯如史书所言——“(张骞)宽大信人,蛮夷爱之”(2)。
      事实究竟如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张骞因此在匈奴过了和汉地不一样的十年。

      十年,可以改变的事情很多。
      对于本非汉人的甘父而言,或许只是对从前生活的一种怀念。后来的史书不提甘父的信义,只是惊讶甘父野外求生的技能,夸他“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3)——这实在是汉族文官养尊处优、少见多怪。试问战场上杀敌的将士,哪一个不曾野外自觅食物?如果帝王的恩泽可以普度到玉门关之外,又何需征战。

      “清啊清的昆都仑河昆都仑河哟
      我在那里饮过马哟
      连绵的大青山大青山哟
      我在山下放过牛羊噢”(4)
      本是蓝天白云下平淡无奇的生活,只是试若主语换成了汉人,在没有大米没有猪肉的茫茫草原上辗转游牧,还能持节且不死,就实在值得拿出来大书特书、大叹特叹。
      所以正史上方有张骞,有班超,有苏武——方有不靠他人供其饮食,把汉节作了赶羊的棍子,“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5)。
      原来匈奴人也同意这样的观点:脆弱的汉人到了那游牧的生活中也就死路一条。

      或许张骞真的曾经把象征汉臣的使节树在自家帐篷的门口。匈奴人也大度而不以为忤——甚或在匈奴人看来,这不啻为另一种荣耀,看看汉廷想要送到别国去的仪仗,如今只能立在匈奴人的眼皮底下。就像两千多年后,敦煌的辉煌灿烂,被定格在了伦敦雾中、塞纳河畔。
      而张骞就守着这唯一象征身份的汉节,娶了匈奴妻子,有了混血的孩子,一晃就是十年。

      史书上看不到太多张骞对这十年的回忆。或许对于一个想要出去闯世界的男儿而言,这十年,不过是平淡生活换了一个地点,柴米油盐的琐事换了一个时间。
      可以说什么呢?说这十年的艰辛,没有了郎官的固定俸禄?说这十年的改变,学会了牧羊挤奶?
      如果只是个普通的平民,这样的生活又未尝不是幸福?没有战争的干扰,没有政治的险恶,没有税赋兵役的重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良妻爱子。作为一个给不起太多承诺也没有做出太多成就的男子,还能再要求几多?

      “使有伯什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6),老子所谓“小国寡民”(7)的快乐,其实很普通。

      ———————————————————————————

      1,班固,《汉书 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2,同上
      3,同上
      4,《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吕远词曲
      5,班固,《汉书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6,《老子》
      7,同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羁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