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 第十二局:烽烟卷起(上) ...

  •   大雍建昭三十八年元月十八日,云阳侯赵劲远任护国军总帅,挥军四万北上助阳谷关,随军主将裴云、赵永祥、云水,其中云水因年纪尚浅军功不足,暂任射林校尉,中护军崔铭冲携往;另督军校尉一名,军师赵永陵。

      那一天清晨,赵永陵与父兄在母亲和妹妹的千咛万嘱之下出征,包裹里是母亲为他们亲手缝制的衣服,还有妹妹连夜做的糕点,连屈平休这些傻小子也赶来将烙饼偷偷塞入他们的包袱里,崔铭旭更是插着腰,对自己的哥哥崔铭冲正色道要保护好永陵哥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太子与三廉王亦前来送行,孟熙烨未敢在众人前与赵永祥说过多得话,可赵永陵却无意瞥到,三廉王那悄悄虚空的手势——待君归期,饮醉天明。

      远方的朝阳徐徐而升,赵永陵回头看了数次,终于在众多人群中寻到一个身影,嘴角不觉上翘,却又将眉轻轻一拧,华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怎地,没看到小容很失望?你老这样,我可不爽得很。”

      赵永陵听到这样直率的话语,不由笑得反捶他肩,“小华为兄弟‘争风吃醋’,若让那些醉青楼的姑娘们知道,可毁了一世英明。”

      华颜畅笑几声,知道时间不多,将一枚红绳润玉放在他掌心,“小容让我给你的,他就不来了,你也知道他心灵脆弱,看不得这样的场面。”

      云水在一旁看得真切,“唉,莫说小华不爽了,我都不爽了,小容连护身符都舍得送,还真是偏心过了头。”

      华颜大笑,将一柄金镶玉匕首丢到他怀里,“甚好甚好,我俩兄弟受了排挤,互相关照才是正理,将这好好收着,让小陵王也嫉妒嫉妒。”

      赵永陵含笑听着,玉握在掌心暖融融的,他上了马,如同每一次出兵那样,随大军扬鞭而行。

      鞭及马身时却滞了一滞,赵永陵蹙眉转头,却是华颜握鞭在手。

      “小华?”

      华颜凝着他,终是叹了口气,“永陵,你们非去不可?军策军略大致已定,这战争并非无你不可,北将有崔大哥,也非云水不可。”

      这时云水已随大队伍行了一段路,并没听到华颜这番话,赵永陵微微一愣,旋即笑道:“原来你也不舍得我们,还笑小容。”

      华颜却没有笑,亦没有放开马鞭,他道:“阿陵,我认真的。”

      在赵永陵的印象中,华颜从来都是一身华服招摇过世,玩世不恭的公子哥模样。他能文能武,却从未想过什么入仕为官报效朝廷,他天资聪颖,却总爱做个闲客,万事漫不经心。这样的人,第一次露出这样严肃的神色,担忧的神色。

      “小华,我也是认真的。”赵永陵微微一笑,“其实我一直都很羡慕,你心在长风意在月,可我终放不下战事,若非我天生体弱,恨不得身逢盛战,与那些兄弟们一起并肩对敌。”

      华颜眸光微闪,终是慢慢松开了手,勉强笑了笑,“算我世俗,不能和你们这些有大志向的有为青年相比,走吧走吧,别扯大队的后腿。”

      “好啦,此次回来,我便与你和那些公子哥一起畅游江湖,让小容小云他们自己一边呆着去,这总行了吧,华少侠?”赵永陵学着江湖人的模样抱拳为礼,朗笑数声,一夹马腹追上大军。

      这一刻,华颜到底还是笑不出来,他凝望赵永陵远去的身影,直到一点踪迹也看不到,才缓缓转身离去。

      高远的天穹下,冬日映射出千万道金红光芒照耀着大军,小山丘上,有人单人独骑,静静的望着这支军队,遥送着他那两个离他远去的朋友。

      容辞静默良久,不觉自嘲一番。他们又不是头回上战场,边关战事哪一次不是因为吃紧才轮到小陵王亲赴,哪一次不是因为援将不足才让云水担任?可偏生这回,竟会如此不安?待到那抹身影快要消散之际,他低低叹了一声:“阿陵,云水,一路保重。”

      马儿骤然嘶啼一声,赵永陵提了几次缰才平复下来,云水一旁讽笑道:“你这马技可得再练练了。”赵永陵瞪了他一眼,懒懒的摸摸马鬃,忽然皱了皱眉,像是想起什么,蓦然回首,一眼便看到了远处模糊的影子。

      尽管看不甚清,可赵永陵在仰头的那一刻,明朗的笑了。也许对方根本瞧不见,可还是忍不住朝那儿挥了挥手,云水好奇的看着自己这三弟,亦转过了身。

      这一天早晨,天朗气清,微风悄柔的拂动着少年们的发丝,柔软而美好。

      很多年以后,容辞每每午夜梦回,晨风如许,这段岁月涌上眼前,那时,他还有这些好友,相伴在身旁。

      ---------------------------------------------------------------------------

      一月二十七日,阳谷关东渠府大营。夜深,大帐之内,赵永陵坐在沙盘前愁眉不展,云水挑帘入帐,见他几案上烙饼仍在,不禁蹙了眉,“大军师,打了胜战也如此愁眉苦脸,连东西也不吃?”

      赵永陵搓了搓冰冷的双手,放在嘴边呵着热气,“攻防数日,这几场缠斗厮杀,我们以寡敌众得以险胜,确是那战略得以发挥作用,裴将军的精兵也将山阳关的粮草尽数烧毁,尽管因他们援军过众让我军放弃了诱敌之计,可爹一早识破了他们水军的偷袭,尽灭敌军五千,纵观全局,亦算是颇有收获。”

      云水点了点头,“华军一千铁骑亦在大哥南军的围困下招降,西门将军已派军将他们压送置于定海岛,迫他们耕种,弥补我军粮缺,一切都在爹的预料之中啊。”

      赵永陵看了他一眼,神色凝重:“可你说奇不奇怪,华军再不济亦余兵近十四万,而我们总共加起来才七万不足,更何况他们还断了粮,照理该争取时机全力攻城。结果呢?除了偶尔的试探军,大部队按兵不动,他们跋涉千里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就这么蹲在关外?他们来干什么的?游山玩水?欣赏大雍边关名胜?”

      云水正在饮水,闻言险些呛住,“为何这么严肃的事竟被你讲的如此无稽。”

      “凡欲兴师动众,必在天时。”赵永陵摇头道,“龙旗彪不肯贪功冒进,他是在寻求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许,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向来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云水,我真恨我自己,往日只为一时喜好研读战略部署,却不知两军交战,伐谋制变方为上层。”

      云水思付片刻,笑道,“三弟,你向来谋定而后动,这次掌握不了必胜的把握,便慌了神么?那些华军再强又如何,要真若大举攻城,我四方统军遇神杀神,遇祖弑祖便是!”

      赵永陵默默的听着,唇边带着一抹苦笑,心中微微一叹。

      云水,你不知道,我担心的,从来就不是他们人多势众,而是人心叵测啊。古往今来,多少豪杰英雄,并非战死沙场,而是丧命在那些玩弄权术之流手中,这个道理,我一直装作不知,一直选择逃避,可这一回,我真的很不安。

      赵永陵没有想到,这份不安,就在第二个夜晚得到了印证。

      是夜,帐内几位大将正在商量战事,一个士兵奔了进来,扑倒道:“元帅,不好了,华军暗派兵三万,突袭晋阳城,晋阳太守已被副将尚渊一箭射毙!”

      众人大惊,纷纷冲帐而出,眼见西南方向的黑空之中火光熊熊,心中大凛。

      大雍与大华以山阳关为界,而阳谷关则是长江入海的喉咙要地,若破此关东渠府,汴京就会危急,也正因此故,大雍将大部分兵力聚以此地,防止敌军侵袭。

      然而,在阳谷关以南,还有一个突破口,晋阳城。

      晋阳城城墙厚实,两面倚山,易守难攻,即便硬闯,亦有天险在外,未料华军此次声东击西,佯攻东渠,意在晋阳,这般舍近求远,舍易求难,不知究竟是何缘故。

      晋阳危急,而东渠府外亦有敌十万大军,断不能开启城门出兵解救,莫非,这就是华国此役的目的?

      赵永陵微微挑眉,华国想以本伤人,看起来的确是条好策略啊,不过可惜,他们也太小看大雍了吧……正如山阳关失陷,真正的砥柱是在阳谷关;晋阳城这个摆放许久的天险诱饵,之后,等待他们的是最精锐的南阳军,是大雍最厚实最坚不可摧的隐藏军。

      南阳军曾跟随大雍最强悍的三大将军——赵劲远、云飞、慕容执南征北战,个个都是士中精英,后来云飞牺牲,慕容执退隐至江湖,朝廷调派赵劲远任护国大元帅,而南阳军,则留守晋阳城后的樊县。

      赵永陵吁了一口气,淡淡道,“这三万华军不知能有多少人越过晋阳天山,不过不管剩多少,仍有两万南阳军等着他们,就轮不到我们操心的吧。”

      西门傲闻言,摇头道:“永陵,南阳军此刻并非驻扎樊县。”

      赵永陵大惊,“这话什么意思?”

      云水与赵永祥亦是大凛,转头看向父亲,赵劲远神色凝重,“此事我和裴将军也是刚到阳谷关才听说,近日东境常有沙漠流寇偷袭,阳谷关兵力不殆,晋阳太守上书朝廷请求让南阳军移往镇守,兵部便允了下来,此刻只怕已赶不急回去救援。”

      “开什么玩笑!那晋阳太守是怎么当的?区区沙盗不过为财,晋阳却是通境关口,现在大华来袭,他还能有心把自己的兵借给别人?”赵永陵大怒,照这么看来,若是华军突破晋阳,我雍军免不了与大华正面交战,只怕到时伤亡惨重,后果难以估量。

      云水见自己三弟对着几位大将军如此叱喝,满脸黑线的推推他,小声提醒一句:“三弟,刚才来报不是说了,那晋阳太守已然中箭身亡。”

      赵永陵这才发现自己的失态,见父兄尤其是大哥瞪着他,连忙以咳嗽掩了过去,赵劲远只做不见,沉声道,“阳谷关外华军十万,我等不可轻举妄动,晋阳天险难攻,此刻既是群龙无首,那便先派一人前去,我北军暂由崔护军暂领,云水,你去。”

      云水抱拳陈诺,即刻启程。

      这场战仍在以这种僵持不下的姿态进行着,赵永陵回帐后彻夜未眠,为晋阳城设计各种守城策略,预备到时让人送去云水那儿,未料天刚蒙蒙亮,便见云水大步踱了进来,赵永陵愣了一愣,惊道:“你怎么还在这儿?”

      云水直接拎起水壶灌了两口,笑道:“晋阳据说来了位新太守,不需要我,我便回来了。”

      赵永陵奇道,“新太守?这战事危急,我大雍能打战的人全部都出来打战了,朝廷哪还有人可派?”

      “诶,你可别小看那新太守啊,他一到晋阳城立刻部署好守城将士,敌军强行攻城,那太守当机立断,竟炸毁晋阳天山的高山险脉,叫那厮进不得,只能退至谷底,结果中了我军埋下的箭阵,三万华军覆没了两万,剩下的也灰溜溜跑咯!”

      赵永陵听得痛快,拍掌问道:“谁这么有才?”

      “你一定猜不到,”云水神秘兮兮的笑了笑,“是小容!”

      赵永陵险些掉了下巴,“谁?”

      云水重复了一遍,“今科状元容辞,在得知南阳军调遣东境后,请缨助守晋阳,他这一战赢了,陛下高兴得很,便封了他这太守之职,哈哈,你说他威风不威风,就这么捡到了个太守之位。”

      赵永陵面色铁青的看着云水,“你觉得这很值得高兴么?”

      云水干笑数声,终于不再勉强,“三弟,我知道你的想法,小容有治世之才却不擅战,你担心他也无可厚非,可你也看到他做得很好,爹常道‘国家安危匹夫有责’,再说了,小容武功好,处事冷静,你何必过分操心?”

      “凡与敌站,若敌强我弱,敌初来气锐,且当避之;敌攻我守,可引至危险之地,请君入瓮;若处天险之地,可使险而甚险,则无有不胜。”赵永陵缓缓地道,“这是小容这回的备战之策,你可记得出自何处?”

      “是……《雍衡论》?”

      “小容从小厌战,不爱看兵法军书,平日里也就听我俩偶尔谈起,你真以为他这回赢得漂亮,是突然开了窍?”赵永陵淡淡地道,“他拿着白染《雍衡论》,便当做了武功秘籍了么?”

      云水茫茫然张开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半晌方道,“阿陵,也许你说得都对,可你不想想,小容为什么要来?你担心他,他便不担心我们了么?将心比心,他坐在京城苦等我们的消息,莫不是更为煎熬?你与他相称是知己,怎会连这也想不明白?”

      赵永陵不再理会云水,他和着衣侧躺回塌上,默然垂眸。云水瞧着他的背影,微微一叹,有时人再聪明,再洞悉世情,也未必看得到自身的盲点所在。

      点击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二局:烽烟卷起(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