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家信 ...

  •   四月末,前线传来捷报,道景王所练的“神机营”于云中城外大破鞑靼,一路屡战屡克、尽俘其将,鞑子皆畏若神鬼。皇帝龙颜大悦,连连犒赏军中,几乎是与此同时,薛家也收到了薛时祁的第一封家书,笔迹神采飞扬,显然在军中过得不错,在给薛明琬的私信中还特意提到她曾提醒他不要轻看小卒奴仆,而军中果有人出身寒微却才能出众,许可如汉长平事。

      不出意外的话,那个秦赫后来最信任倚重的骠骑大将军已经入了军中,而薛时祁想来已经与他相识,悬了数月的心终于可以暂放下了。薛时祁虽还未加官进爵,但消息灵通者都知薛七郎如今在景王军中甚为得用,来日平步青云不在话下,在这辈子侄多功名不显的当下可谓鹤立鸡群,基于此,不仅薛氏主家的人对薛兆琯一脉愈发热情,一些旁的亲戚也寻着各种关系想要同他们来往,意欲趁着他们声名未显时搭上这条青云梯。

      薛兆琯为官有清名,虞氏又是有名的温柔和善、长袖善舞,平日里同这些亲戚不曾结怨,如今找来了虽不能一概推却,却也要分轻重缓急:譬如虞氏的母家永宁虞氏,此番虞家人以看望虞观为由进京,实则一到长安便直奔薛家而来,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帝昔年力主联姻,有自江南嫁过来的,自然也有从关中嫁出去的,虞观生母便是关中大族京兆王氏之女,王氏早逝,又续弦如今的虞大夫人顾氏。顾氏出生会稽顾氏,也名列江南六族,进门时虞氏已经出阁,兼之又隔了一层堂亲,更无什么来往,但她既找上了门来,虞氏少不得要客客气气招待。

      会稽顾氏出美人,这顾氏夫人比虞氏稍长两岁,然颜色鲜丽,若春桃袅娜,竟是还胜了虞氏两分,她本是同虞氏在院中饮茶,见薛家姐妹二人出来,笑色更鲜明了些:“这便是七娘的两个女郎罢?果然美貌知礼,可见家学。”

      美貌便罢了,夸她们家学渊博便是连虞氏带薛兆琯一并夸了,并且不出意外,这话题很快便要转到薛时祁身上了。果然,虞氏一听她夸赞家学,让姐妹二人到一侧吃果子后,自不免拉了几句韩城薛氏的家常,待到提及初代梁国公后,顾氏自然而然便提到了薛时祁,夸七郎是如何少年英雄,将来前途无量云云。

      一提薛时祁,虞氏原本还带笑意的脸孔登即愁云密布,她稍捂了心口,叹息道:“你们都说七郎此去必然飞黄腾达,然儿行千里,我这做母亲的如何不忧虑,只盼他能平安回来就好。”

      “听闻七郎是跟在景王帐下的,景王何等身份,七郎岂会不平安?”

      薛明琬指尖微动,便戳破了软酪果子的面皮,还没等她细想顾氏为何耳报如此灵通,又听虞氏道:“大嫂也是这般宽慰我的,说来李大郎是她嫡亲侄儿,比阿观同我们还亲近一层,难为她自己忧心,都还记挂着我。”

      “文昌侯夫人常同七娘往来吗?”顾氏眼眸微亮,道,虞氏这下也看出她心思,含糊道,“若是大嫂寻我吃茶,我自是要去的。”

      昔年武兴十八公虽并列国公,却也有高低之分,如汝南周氏、平阳卫氏、河东裴氏、颍川韩氏、陇西李氏五家追封为王,国公之位自然是世袭罔替,余下十三家虽是世袭递降,但如南阳叶氏、京兆王氏能得今上恩诏册长孙为世子,自是当前的新贵,仍不可为人轻视,余下如韩城薛氏者便是既非功臣之首,又无得用之后,祖父去世后降爵为文昌侯,但因家声尚在,到底比寻常官宦人家强上许多。

      梁国公有四子,薛兆琯行四,而长子薛兆瑜的妻子李氏正是昭慧皇后的嫡亲妹妹,李登的亲姑姑。薛氏分家分得早,长房与四房除却年节来往并不多,近日因着李登和薛时祁现下都在军中,反而渐渐熟络了。

      虞观乃王氏所出,兼之自幼来到长安为景王伴读,与顾氏这个继母并不亲密,顾氏若想要为她的儿子谋官位前程,便只有通过虞氏曲折找上李氏。

      父母之爱子,必为计之深远,不可谓不是机关算尽,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连她自己亦为其所累。想到那一日的刀光剑影,薛明琬仍心有余悸,瞥见眼前笑颜如花的顾氏,轻轻别过头。

      她不认为她能扭转顾氏的想法,索性便远远避开,但她身为薛氏女,躲过了虞氏这遭,也躲不过薛氏主家那遭......

      她心绪浮沉,忽听虞氏道:“李家大郎的家信往往是同军报一起递回来的,不晓得此番是出了什么事,竟迟了好几日也未送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