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与小道士的桃色传闻【已修】 ...

  •   定亲后的日子,过得是平淡如水。

      柳娘子与柳小公子在郡主府又住了几月,在腊八前向郡主告辞回了柳府,为来年成亲做准备;徐家父母则是到处炫耀自家儿郎与郡主定了亲,却绝口不提柳娘子,而徐沐然则是应承了最为繁琐艰辛的古籍校对一事,一头扎进书堆里不理旁人;秦恒也逐渐接受了心爱的娘子已经定亲的事实,但仍旧还是不肯议亲,而是跟随一位大儒,去了江南的白鹿书院,皇后与秦源也盼他早日走出来,未曾阻拦。

      而对于瑞阳来说,最好的消息便是她的闺中密友终于要来京城了。这位是她姨母的女儿,名唤罗芷凝,自小长在江南,在她幼时突逢大难后,被辗转送到外祖家养了几年。当袁家举家迁往京城时,才又回到袁家,因此那几年她都是同阿凝一同长大的。

      表妹前几年与江南巨贾李家的长子定了亲,年初刚完婚,听闻表姐好不容易才定了亲,便匆忙携了夫婿赶来京城,准备多呆数月好参加婚宴。

      城门外。

      瑞阳已等了好半天,但还不见李家的车马队伍,心里都琢磨着阿凝这丫头不会诓自己吧。这才见着远处一个娘子骑着马风风火火地飞驰而来,后面则是她的夫婿正奋力追赶。但显然阿凝的骑艺比自家夫婿,高得不是一点半分,她都到城门口好一会儿了,李公子才勉力赶上,整个人还都散了架似的,趴在马背上喘息。

      笑话了夫婿两句,阿凝就把人抛在一边,赶忙往表姐的马车上钻,“佑娘,佑娘!快让我看看最近怎样了,两年多没见也不知来江南瞧瞧我,我成亲这般大的事情,你居然都不来,可太教我伤心了。“

      见来人便知她一路奔波,一身尘土不说,发髻散乱,衣裳歪歪扭扭,唯有那双眼眸亮得惊人。

      瑞阳也喜笑颜开,毫不嫌弃她一身灰,就张开双臂和来人结结实实地抱个满怀,还不忘替自己解释道:“这不是圣上不让我出京嘛,我可是写信让长兄替我出席了,我的礼金也是封得厚厚的,一路坐船送到杭州府了,你可别想赖上我!”

      可阿凝则是嫌弃表姐怎么又瘦了,抱着忒硌手,说从江南带了一车队好吃的,定要给她好好补补。

      瑞阳这才反应过来,问道:“那如何是你二人骑着马就来了,车队呢?”

      “车队大约还要明日才能到吧,我刚给你送完信说今日会到,就碰上大暴雨,耽搁了两天,我算算日子,若是带着车队,紧赶慢赶也赶不到,我就只好自己先骑马来了。李润止那小身板可真不行,我在路上等他好些回,他都没能追上我,看我日后不好好训训他。”阿凝十分理所当然地解释道。

      此时,缓过气来的李公子下了马,至马车外问了好,又问自家夫人何时随他一起回京城的李府。她从马车的窗户中探出了脑袋,有些讨好地冲他笑,道:“夫君辛苦了,就先回府休息吧,我这几日就先住郡主府了!夫君也知道我与表姐好些年没见了,就让我们多聊聊嘛。”

      瞧她的发髻乱了,眼下被风吹得四处飘散,李公子就顺手替她理了理发丝,回道:“好,都依你,待车队到了我就让他们把你常用的物件,以及给郡主的礼物送到郡主府。不过你可别乐不思蜀,徒留我一人,在府里盼你回去。”说完还捏了捏阿凝的脸,这才告辞离去。

      坐在马车里目睹一切的瑞阳一看便知小表妹可没她说的那么厉害,还能训自家夫婿,她这个爱笑爱闹的表妹可是被人家给牢牢地吃定了。

      郡主府内。

      这些年阿凝与瑞阳一直互有通信,也早知表姐不想议亲,因此在江南听说圣上赐婚后,生怕她一时冲动,冲撞圣上,还特意派人快马加鞭送信,劝表姐千万冷静,不可抗旨。后来虽得了只言片语,只知此事是愿意的,但阿凝却还是不明缘由。

      事情有些复杂,瑞阳也不好告知前因后果,就挑了最直接的理由解释道:“皇伯父给我们赐婚,是要我们成亲,可又没逼着我们过日子,全个名份罢了。你看现在如此,我既成全了柳娘子和徐探花,我又不用再被圣上催促,一举两得啊。”

      得到这般答案,阿凝的八卦之心却越燃越烈,连忙问道:“那小道士呢!就是你刚及笄那两年倾慕许久的小道士呢!这些年你没派人去寻他嘛?他若是知道了你眼下要定亲,可怕是要伤心了,要觉着山下的女人似狐狸,都是说话不算话的,你之前明明说有了心上人绝不议亲的!”

      郡主听了这些话只觉着头大,她记着明明同阿凝说过数回,自己并未倾慕小道士,只是为了应付圣上与皇后找的借口,但这妮子是听过就忘,一心觉着她对人家情根深种。

      “阿凝,我再同你说一回,这可是最后一回了!我并未倾慕于那位小道士!那年我刚及笄,秦恒就跑去找大伯母说要向我提亲,我自然是一口回绝,皇伯父和伯母他们虽并未强行将我俩凑作一对,但也动了要给我议亲的念头。还好秦恒那大堂哥秦源给了我灵感:秦源早年就定了娃娃亲,但因战乱年代 ,那户定亲的人家四处搬迁早不知去了何处,也不知是否还在人世,但秦源就以心有所属、一心待他的未婚妻为借口,至今都未曾另外议亲呢!”

      “我那时就想效仿于他,寻一个爱而不得、爱而不能的人做幌子,直到那日去城郊清风观上香,遇见道长讲经,有位小道士就站在一旁,虽然看着也就十五六的年纪,可那气质可真是如高山、如流水般温润如玉,容色虽未彻底长成,也难掩潘安之姿,这可不就是完美的幌子嘛!”

      那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瑞阳犹记得那日日头毒烈,但来听讲经的少女仍络绎不绝,她站在人群的角落望向讲经台,一眼就看见了小道士,愣神良久,而他抬眼看向她所在的方向,都教她似被人捉住般连忙低头。

      回府后,她便打定主意要拿他做幌子,偷偷放出了些许传言道:瑞阳郡主倾心俏道士。这种带些艳丽色彩的传闻,自是最受欢迎的,再加上她时常前往清风观听经,不管小道士是否会在,都在人群的角落待足一上午方离去,似乎更印证了传闻几分,闹的是沸沸扬扬。

      阿凝听她的解释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但还是精准捕捉到了她的夸赞之词:“都时隔这么久了,佑娘你还记得那小道士容色甚好、温润如玉?我看你就是见色起意,人家可是出家人,被这种桃色传闻沾上,可是要破戒的。”

      瑞阳如今怎会不知,只是当年她年龄尚小,考虑事情并不周全,只道教自己过了眼前一关就好,并未考虑过他在道观的处境,在这传闻闹大之后,小道士就不再出现在众人面前,而她为了印证传闻仍旧月月前去听讲经。

      这传闻闹了颇久,清风观实在招架不住,出来道静渊已出门云游,再不会回京,方将自己摘了出来。而她就借此推脱亲事,言自己已有心上人,不肯耽误了他人绝不议亲,此后更是年年生辰去交罚银,摆足了情根深种的模样。

      虽京城还时有对她的议论声,但另一位主人公都已离开了这是非地,怕也不再会被影响,瑞阳一直打算若日后还能碰上他,便再行补偿,只是她不得离京,小道士云游天下不再回京,怕这一世也不会再见。

      阿凝见她不甚愿意再提他的样子,便问起她为何圣上突然要给她赐婚。郡主叹了口气,道:“还不是因为秦恒那小子。要是光我不肯议亲,纵使与律法有悖,凭我父王、母妃与长兄的功劳,加上我平日也并未有过失,还时常救济百姓,那言官御史也不会闲着无聊盯着我一人死命参,皇伯父还能将将压下来。可是我不议亲,秦恒就不死心也不肯议亲。”

      “虽然如今是秦恒父亲贵为镇北王,但镇北王府仍是他爷爷当家。若秦恒一直不肯议亲,抛去三房同样不肯议亲的秦源不说,他家二房的几个孩子可是都成了亲有了后的。你没瞧见秦恒都二十又二了,还长在皇后身边,这世子之位都一直没封。圣上如此着急命我议亲,怕是镇北王那里给的压力不小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与小道士的桃色传闻【已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