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金秋八月,桂子飘香。

      乡试放榜翌日,扬州布政司衙门开设鹿鸣宴,宴请考官、学政各官和榜上有名的新晋举子们。

      李毓秀早早整理仪表,一丝不苟前去赴宴,按照惯常,宴席上主考官格外关注解元,会主动问询,考校一二,并令解元先赋诗答宴,再命亚元、经魁依次作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奏鼓乐,歌鹿鸣,舞魁星。

      巡抚主持开宴,待众位考官、举人依次落座,宴会有序进行,但在场之人,尤其是考生,都被鹿鸣宴上的一位老者吸引住心神,心情激荡。

      何其有幸,竟然在此见到了松鹤先生!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本朝仕林若要找出一位泰斗,德高望重,众望所归。大家脑子里首先想起的,便是松鹤先生了。

      松鹤先生年少以辞赋成名,一篇《集贤赋》出,京城洛阳纸贵,皆晓得先生诗赋一绝,此后,金銮殿殿试,洋洋洒洒一篇《集羽论》,众人才知先生不仅擅长诗赋,也擅长策论,其言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四十年来,松鹤先生文可名天下,为政之举可济万民。官途顺畅,一路至帝王之师,简在帝心。权柄在手时又舍得放手,挂印辞官,归隐乡野,淡泊自然。

      无数人敬佩松鹤先生,见之一面,也就死而无憾了。

      没想到传言是真的,松鹤先生隐居扬州,还亲身赴鹿鸣宴。

      虽说在场谨遵礼仪,不至于满座沸腾,那也都把除外松鹤先生的其他东西抛诸脑后了。

      松鹤先生已过花甲之年,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清瘦干练,唇上一抹胡须,安静在座中,淡然谦逊。

      先生态度极好,见自己被认出,仍然态度慈和平稳,宽慰慈祥如一般老者,道:“淮扬文风兴盛,多有识之士,恰逢鹿鸣之宴,老朽于是来见识见识如今的年轻人。朝廷正待尔等效力,诸君共勉之。”

      松鹤先生平易近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先生已经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一举一动,气度非凡。

      李毓秀列座下方,是在场为先生折服的其中之一,他拜读过松鹤先生文集,读之手不释卷。

      巡抚大人稳得住,等先生话落,便把注意转回宴席本身,巡抚捻须道:“今岁解元是哪位?”

      中举后改换门庭并非一句空话,芳娘、晚秋一并下人这几日都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深意。

      中举前后,天差地别。

      这几日,清水巷上门送礼之人络绎不绝。

      小孩子穿的衣裳,描花绣彩,精致可爱;一枚独山玉印、一盒元宝……

      送来的礼五花八门,还有送美婢的。

      姜瑕扒拉整理礼单,该收的收,该退的退。

      若两家有旧交,东西送得不太离谱,都收了。闻风上来或攀附、或结交的,若礼节太重了,尽数退回去。比如李姓富商送来的一叠银票。还有那什么送来端茶倒水伺候的婢女,看也不看也推辞了。

      拿捏好分寸,姜瑕尽可能避免累着自己,忙出了什么差池,岂非本末倒置?

      她娘、嫂子虽然来帮衬,也只是和姜瑕一道,陪着她添手做些小事,该主人家出面时,还是得姜瑕在场,应对往来。

      夫君中举,是李家的事,夫君虽不介意,但确实没有妻子娘家人来帮衬的说法,又不是上门女婿?

      而婆母还在呢,哪怕她不愿在前厅露面,只在李家隔房的宗亲前来时,老太太才出面见一见人。

      好在,需要姜瑕见面的客人不多。

      挑破新橙,橙子略微带一点点酸味的香气蔓延开来,清香扑鼻,沁人心脾。

      姜瑕在厢房躲懒,素手剥下橙子的白瓤,用了三五瓣便收手了,犹有不舍。

      可肚子里还有一个,芳娘不允她多吃。

      一看门外冲进来的小人,她眼睛一亮,招手说:“旎旎快来吃橙子。”

      旎旎在家从来都是跑的,急冲冲倒腾两条腿,裙摆倒腾出一朵飞扬的花,被抱上炕才消停,嘴里嚼巴橘子,快速而非粗鲁,她掏出一本册子,放到桌上对姜瑕说:“阿娘教我读书吧。”

      哟,太阳打西边出来出来了?旎旎吵着念书?

      姜瑕略感诧异,那是李毓秀专门给女儿编的蒙学书籍,引导她向学。

      可结果难以言说。

      李毓秀给旎旎讲典故,编成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说给她,她爱听,说原文,这姑娘就不愿意了。

      让她背诗,不乐意,让她练字,那更是形同上刑。跟有人拿刀架在旎旎脖子上似的,搬出谁都不好使。

      所以,旎旎小姑娘从小不爱学习。

      “阿娘不会编故事哟。”

      “嗯嗯。”

      “旎旎要背诗哟。”姜瑕继续试探。

      “嗯嗯。”

      “旎旎要练字哟。”姜瑕不敢置信。

      “这样好,我学难的。”

      旎旎干了什么坏事吗?她不会骂人的,是好阿娘。

      还是旎旎看不下去阿娘慢吞吞,“旎旎要读书!”

      得知旎旎想学科举能用到的正儿八经经义时,姜瑕忍不住问,“旎旎能告诉娘,为什么想念书吗?”

      “学爹爹,爹爹书读得好,好多人夸他。”旎旎两眼放光。

      旎旎记事时正处在李父孝期,李毓秀一心守孝,少了许多交际往来,出孝后,更是全力准备乡试,从无闲暇,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是简单。

      旎旎还是第一次见家中来往这么多人,门庭若市,而且,都是来夸她爹爹的,就因为她爹读书读得好。旎旎观察了好多人,看起来读书是顶顶厉害的大好事!

      “旎旎也想被夸?”姜瑕失笑,小孩子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呀。

      小姑娘重重点头,迟疑了一会儿又摇头,两臂张开豪气一挥。

      “厉害!我想变得和爹爹一样厉害。读书好!”

      旎旎直觉夸赞和厉害似乎不能完全划等号,她想变厉害。

      “读书好!”她生怕阿娘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包子脸一鼓,老气横秋说道。

      稚嫩的脸蛋硬做出沧桑的模样,那小表情,精彩极了。

      “读书可不是嘴巴说两句就行了。你爹读书辛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早到晚读书,学了好多年,旎旎受得了?到时候别鼻子。”

      可别是一时兴起,一溜烟的热度。

      “娘,我要变得很厉害,不怕苦的。”

      旎旎直言她能吃苦,以前不知道读书那么棒,现在知道了,她也要像爹爹那样厉害。

      人小口气不小,旎旎斩钉截铁,一鼓拗劲儿。

      心里想,她李之旖可是干大事的人。

      “小娘子志向大。”芳娘听了旎旎豪言壮志,脸笑成了菊花。

      姜瑕亦觉有趣,旎旎从小是个争强好胜的主,因为想变得厉害读书,何尝不是敏锐发觉长远看的胜。

      平日除了原则上的底线,姜瑕大多随她,旎旎才三岁多一点,不念书,姜瑕也不逼迫。如今她自己愿意了,欣然给她安排上,至于怎么个厉害,自己边读书边找答案。

      姜瑕并没有反驳小小年纪的女儿,她爹爹能做到的那份厉害,能在读书科举上走出一条路,是很厉害,但遗憾那条路与她一生没有关系。

      等旎旎自己慢慢发现吧,现在,她娘只想哄她多点读书。

      摆好纸笔,也不翻那本册子,姜瑕一笔一划写着千字文,逐字给旎旎拆析讲解,她饱读诗书,读书颇杂,虽不善经义,但应付一个开蒙小姑娘绰绰有余。

      说来也巧,姜集方几个儿女,儿子都不擅长读书,而女儿却优秀,最后还得嫁到了别人家。

      旎旎还没明白读书为什么厉害,姜瑕已经深刻体会到教子不易,尤其是教想法千奇百怪的小孩儿。

      教书先生古板是有道理的。

      快被问得词穷,隔壁赵娘子上门救了她一回。

      “好了,今天就学这些,旎旎去抄三遍记牢。”姜瑕赶紧走了。

      杨小群又跟他娘来李家,熟门熟路找到旎旎,“旎姐儿在做什么?”

      杨小群虎头虎脑,比表哥表弟更听她的话,旎旎喜欢带他玩。

      这回她让杨小群站好,自己边写边嘟囔,小夫子似的张口教导学生。

      “教你认字,跟我念……”

      写完了娘布置的任务,旎旎才心满意足拉着他去院子玩,“看,我得了个新宝贝。”

      赵娘子满脸喜气洋洋给姜瑕道贺,东拉西扯了两句,说起正事。

      姜瑕之前拜托她的事有了眉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