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 ...
-
序:背景,两位君主,咸丰与洪秀全
1861年8月22日,即咸丰十一年7月17日,史书记载清帝爱新觉罗•奕詝于承德避暑山庄魂归离恨天外,终年31岁。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真够长的)皇帝,庙号文宗。然而,在习惯上,我们更喜欢用他的年号――咸丰来称呼他。
很多人谈起咸丰,都不免先入为主有个无能的印象。的确,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枪炮声逼近北京,他便以“避暑”为名带着老婆娃儿抬腿跑到了热河,丝毫不管当时的承德已秋意逼人。此后,便是一系列中国人至今都难以释怀的不平等条约,更不用说之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的被毁。但很少有人知道,咸丰即位之初却也是一位朝野内外一致看好的皇帝,甚至有“小尧舜”的美名。他也曾锐意进取,但处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和“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的夹缝中心,他可谓有心而无力回天。
所谓皇帝,最忌讳的乃是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但放眼咸丰的大清江山,自他接手之日,便有一股势力自广西边陲崛起,几年之内席卷东南半壁,并定都金陵,改名天京,国号太平天国,和他唱起了对台戏。注意,这只是最大的一股,但并不是唯一的。究竟有多少起义军在咸丰的统治下揭竿而起,大概连咸丰自己也没有确切的统计过。当咸丰打开清帝国的地图,只看到上面星星点点,密密麻麻,都插着起义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旗帜。
“江山是一床华丽的席梦思,上面爬满了虱子。”咸丰叹息一声,颇为小资的说道。
错了,如果以虱子的大小定义某些造反者的话,他们还没有资格爬上咸丰手上那份地图,能在上面留下姓名的,最小也得有家猫那么大体积。有些人物,BH如太平天国扫北大将林凤祥李开芳之流则差点爬到了属于咸丰所有的席梦思床上。他们其中之一的林凤祥,甚至没有想过要先洗掉脚上种田时留下的泥。
注意,当林李二人的扫北大军逼近北京的时候,还是咸丰锐意进取的前期,他并没有如几年后那样,扔了园子和百姓,撒丫子跑到承德避暑,而是誓与孤城共存亡。在当时北京城十室九空,就连官员们也大肆逃亡的时刻,咸丰摆出了一副烈女的pose,手持利刃,宁为玉碎,也要“国君死社稷,礼也”。
外国记者根据不确切的小道消息认定咸丰要逃走,并把这条假新闻邮电到了欧洲,马克思看了顺便写到了自己的著作中。很多年后,“马说”影响了不少中国无产阶级史学家。他们从一开始就把咸丰定位为一位懦弱无能的君主以反衬下文即将出场的某人。其实,咸丰是可以找马克思要名誉损失费的。
不能否认,咸丰即使经历了无数次打击和失败,最终心灰意冷,开始以酒色自娱的时候,也是位相对来说比较勤快的皇帝。但有时候,没有天份和运气,光勤快并不足以力挽狂澜,成为一代明君。就像考上北大清华的大多是勤奋的学生,当然有些神人玩儿一样的考上在此忽略不计,但勤奋的学生并不是每一个都能考上北大清华的。
在咸丰的爸爸道光还在位的时候,广东花县有一位客家籍的孩子,他非常非常用功的读书。有多用功呢,就像后来咸丰用功当皇帝一样的用功。但有时候,只有勤奋没有天分的话,是注定吃不了这碗饭的。咸丰的刻苦并不能使得他处理错综复杂的局势,从而成为后代人口中的好皇帝,而这个读书的孩子也无法用勤奋考取功名。他甚至连考上秀才的天分和运气都没有。他的天才和运气用在别的方面,那就是造反称王,把个看似平静实际暗流汹涌的清王朝搅个天翻地覆。
此人便是洪秀全。他以宗教“上帝教”起家,借用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对外宣称其为上帝次子以号召民众,尤其是“苦寒之家”的人心,并召集一群英雄,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高举反清大旗,并最终建立太平天国的政权,成为可以与咸丰抗衡的君主。
在这里,我称呼洪为君主是因为按照太平天国的制度,只有洪秀全虚拟出来的天父阿爸爷火华(耶和华)才有资格称“皇”或“帝”。即使是他的二儿子洪秀全(大儿子是耶稣)称呼也只就到天王这儿。但滑稽的是,洪秀全读书考秀才相当投入和勤奋,甚至因为付出和回报不平衡而发疯并坐下了终生的病根,但他当天子则并不用心。奇怪哉也!
洪秀全成为天王后,便有了能考试录取天下读书人的权力,不过考不上秀才也许是他终生难忘的痛。我曾经有名高中同学,在考上大学之后,把所有的高中课本统统烧掉,并带着火苗一本本从二楼往下扔。可见,读书人对应试制度的痛恨古今皆然。后来,洪秀全把自己考不上功名的愤懑发展到恶趣味,虽然可恶,但从洪本人的经历来看,却也不难理解。
把咸丰和洪秀全放在一起比较是件极有意思的事情。
咸丰生于1831年,生于1814年的洪秀全要比他整整大上十七岁,在不提倡晚婚晚育的清代,以洪天王的年岁足以诞下咸丰那么大年纪的儿子了。然而,年长的洪秀全手下的干部大多年轻化,而与太平天国对弈的湘军集团主要成员则很多比洪秀全本人还要老朽。
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开始比较双方领袖的年龄:
早期的杨秀清(1823)+韦昌辉(1826年)+石达开(1831年).vs.江忠源(1812年)+曾国藩(1811年)+胡林翼(1812年);后期的陈玉成(1837年)+李秀成(1823年).vs.曾国藩(1811年)+胡林翼(1812年)+左宗棠(1812年)。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年轻人指挥的老年人与老年人指挥的年轻人博弈。当然,这种年岁的比较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最终的成败只能再次印证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这句俗语。
洪秀全虽然最终国破家亡,但比起咸丰,究竟谁笑到了最后真的很难说。
首先,洪秀全生的比咸丰早,却挺到咸丰的儿子上台,也就是同治三年六月才离开人间。他比咸丰享有更长时间的生命。其次,尽管洪秀全的88位娘娘经常被坊间揪住,作为他荒淫无耻的证据,但我们如果不被事件表面所迷惑,深入了解一下历史的话,那么,无论是从洪秀全入南京后子嗣的数量、他在南京居住的时间、他的终年(50岁)还是他最终的死因(吃草导致消化不良)来分析,洪秀全都应该拥有节制而健康的性生活。而比较起来,野史记载咸丰因天下糜烂不可收拾而以醇酒妇人自戕,不能不说,年轻人毕竟不如老年人稳得住。再次,洪秀全直到死去的那一刻,都拥有着极为强大的信念。忠王回忆录中称,湘军兵临天京城下,危城旦夕不保,李秀成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洪秀全不怕,“朕铁桶江山”,“朕之天兵多过於水”。他自信着呢!
一个是无力回天者在清醒中无奈的沉沦,一个是疯子在火堆即将燃尽身躯前如嗑药般幸福的迷乱。因此,比起咸丰在内忧外患中怀着对祖宗基业无尽的愧疚咽下最后一口气,洪秀全死的舒坦和满足。
但是,话又说回来,咸丰也不用羡慕洪秀全。如果二人交换一下位置,洪秀全不一定能比咸丰干的好,但起码不会比他差很多。因为处在咸丰所在的乱世,无论领导是昏庸的洪秀全还是心思细密的咸丰,应该都是一样没辙。而咸丰如果降生在洪秀全的家庭呢,他肯定不可能白手起家,成为一名天子。但,他应该能够实现洪秀全一生也无法企及的梦想。以咸丰本人的诗文手迹来论,考取个秀才应该富富有余事情。
在某些方面,洪秀全确实比咸丰不易。洪秀全出生在平民人家,他走上天子这条路可谓白手起家,在他造反伊始,可以说除了皇帝道光外,当时中国4.3亿人都可能是他的竞争对手。而咸丰生来便是皇子,比起洪秀全,他离皇位仅仅一步之遥。因为他的哥哥们和弟弟们早夭的早夭,年幼的年幼,他只有一个竞争对手,便是皇六字奕訢。野史记载,道光始终在两个儿子之间举棋不定,奕詝在这场皇位的角逐中最终获胜,是因为背后有个师傅杜受田给他出谋划策。可见,即便只有一个对手,咸丰也是险胜。
说道光选嗣,忍不住再多嘴说两句,其实就这件事上咸丰和洪秀全可谓同病相怜。因为他们背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强大对手危及宝座的稳定。坊间众口一词,说道是如果当初道光选择了奕訢则如何如何。而太平天国,无疑的也很多人同样认为,如果南王冯云山,东王杨秀清甚至翼王石达开无论哪一个当了天王,则天国乃至□□的命运都会不同。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红白玫瑰之说古今亦然。
不过上面提到宝座的竞争者,忍不住再比较一下,洪秀全的竞争者无论从数量还是从逼迫宝座的狠劲上,都远胜咸丰的竞争者。咸丰受到最大的惊吓无非是太平天国北伐军和英法联军逼迫北京。但二者都还没有进入咸丰个人所在的城市。而再看看天京之变,前有杨秀清“逼封万岁”后有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乱杀文武大小男女”(李秀成自述)。可以说,在当时,洪秀全的天王府外是处处血肉横飞。后来,韦昌辉竟然率部攻打天王府,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洪秀全个人所受到的惊吓,则远非咸丰可比。
也许正是如此,当大乱初定,翼王回京主政,人心慢慢稳定之时,洪秀全才对石达开有诸多猜疑,并封其无能的兄长洪仁发、洪仁达压制翼王。翼王一方面为环境所迫,另一方面也可惜自己的大才未能施展,乃离京出走,从此不再回来。
翼王远征,万里行程,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可惜最终覆灭于大渡河畔。
下面一章,便从石达开远征后期,大军入川前,湘西会同普寺脚一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