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方法论 ...

  •   《浅谈灵气吸纳与人体转化作用机理——归一修炼法应用》
      第一作者:姜铁花 通讯作者:遥青仙尊

      摘要:近年来,伴随灵气开发与灵石矿脉探究技术的不断进步,修士在修行过程中利用天地灵气的方式取得突破进展,依托于广大宗门悉心探索,五行相依修炼法作为修行基础方法论得以在九仙洲快速推行。然而,目前的研究方法中,修士多采用经验归纳法总结前人修行规律,对天地灵气吸纳以及人体对灵气的转化作用机理、转化效率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且在实际修行过程中,五行相依修炼法因机理不明,易导致修为尚浅的修士出现道心不稳、走火入魔、修为停滞等情况。对修士群体整体素质提高,和九仙洲普通百姓生活都产生了极大威胁。
      因此,本研究以修士对天地灵气的吸纳方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对照分析法,与传统修炼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实地测试仙洲前五大宗门的宗门秘法,从灵气吸纳速率、人体转化效率、修为提升能力以及修行方法安全性四个角度综合衡量修行方法优劣,探究灵气在人体中的转化作用机理,揭示灵气与人体经脉、三魂七魄、五行命格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归一修炼法。

      关键词:归一修炼法、灵气转化、五行相依修炼法、道心

      0.引言
      灵气是修士修行必不可少的能源。在九仙洲一万九千八百二十三年的历史中,伴随着灵气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灵气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升。从混沌初开之时,灵气与混沌元气相混,到气归两极逐渐分开。道祖通过将天地灵气引灵入体发现灵气对人体的淬炼作用,以及对器物的巩固增强作用,并将修行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个阶段。目前,修士修行类型多样,在生活方方面面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正宗十三修以及其他细分类别。但由于不同领域之间灵气作用方式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传统的五行相依修炼法对灵气的高效运用均存在局限性,故而以论道、淬体、炼心、破石等途径感应灵气并转化灵气的方法出现。其中因九仙洲灵石矿脉分布极广,破石修炼法成为诸多修士在修炼过程中的首选方法。
      当前,灵气应用呈现出多方向、多类别、多媒介的“三多”新特点,向传统的灵气修炼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依托中间介质转化灵气并发挥效用的方式仍是当前灵气应用的主流方法,但由于中间转换过程的不确定性、理论的模糊概念表达以及微操控制困难等原因,导致介质转换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剑修、器修、乐修最为显著,修士修行过程中极易产生道心不稳、走火入魔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探究灵气在人体中的作用机理、揭示灵气与人体经脉、三魂七魄、五行命格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现有功法、文献资料记载,已有大量研究证明,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修士修为有显著增益作用并能极大程度降低风险,因此探明机理对整个修士修行体系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此外,面对目前灵气应用的“三多”新特点,单纯依靠传统归纳总结法进行概括的传统理论,已无法应对目前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灵气从获取、运输、提炼、转化到应用是一个全链条的新应用,全链路灵气转化体系需要解决链路长、处理环节多、关键技术复杂等相关问题【1】。而依托传统五行相依修炼法而生的修炼功法目前在应用的精准、快速方面效果仍不够理想,面对精细化应用还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其方法调整仍需要大批量修士案例的持续观测,效用低、效果差。因此,探明灵气在人体中的转化作用机理,并探索一种能够快速完成灵气转换过程并具有高度泛用性的灵气修行功法迫在眉睫。
      “归一修炼法”是在综合各大门派修行功法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探究灵气转化、作用过程之后,集修行基础理论、体术基础、器物应用以及气修外化为一体,是目前鲜有的,在前人修炼功法之上的创新。
      本研究面向灵气机理以及灵气应用精细化的迫切需求,综合运用控制变量法、对照分析法,与传统修炼方法进行对比,探究基于归一修炼法对修士修行的提升。通过实地测试仙洲前五大宗门的宗门秘法,从灵气吸纳速率、人体转化效率、修为提升能力以及修行方法安全性四个角度综合衡量修行方法优劣,探究灵气在人体中的转化作用机理,揭示灵气与人体经脉、三魂七魄、五行命格之间的关系。以“归一修炼法”搭建修行功法基础框架,作为修炼功法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发展,增强修行功法的泛用性和适用性,促进修真界修行功法的改进,加强修士对灵气的认知能力和应用挖掘能力,降低无气感者入门门槛,推进不同类别修士之间的各异化发展,增强灵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九仙洲商贸繁荣。

      1.研究概况
      1.1五行相依修炼法
      五行相依修炼法是九仙洲流传已久的基础修炼法,该方法通过将灵气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别,依据人体对不同类别灵气的亲和力,将人体修炼潜力分为五大灵根,并根据不同体质对灵气吸纳能力的不同划分为天灵根、单灵根以及双灵根等,其中因五行灵根感应五种灵气,但对每种灵气的吸纳、存储能力不足,故而又有“废灵根”之称。五行相依修炼法作为修炼基础方法,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应用到修士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又具体分为“顺五行”和“逆五行”两个体系,顺五行依照相生关系,以金为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2】,在实际应用中以相生关系为依托对灵气应用效果进行加强。“逆五行”则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3】,不同于顺五行体系常应用在日常生活和阵法增益领域,逆五行通常应用在克敌、破阵领域。在部分文献资料中查阅到有上古时期大能诸如揽月道君、洞胤真人等都对该两种体系做出简单概括与总结,并简单归纳为“顺则凡,逆则仙”【4】以及“转逆为顺,化克为生”【5】的规律。
      《五行大义·论五行及生成数》中即有“万物虽多,数不过五”的论述,认为生数里五为最大,成数均是在生数上再加五,至十为极。因此也可将九仙洲自古以来对“五”的崇拜、以“五”为尊的方式总结为“五为数祖”,其中,根据数衍理论以及命修中对于数理、命里、天衍的探究,又可将其解释为:天数五,一三五七九是也;地数五,二四六八十是也;天数二十五,五其五也,地数三十,六其五也;小衍为十,两其五也,大衍五十,十其五也。故又曰五为数祖【6】,也有莫出五行之外的说法。因而“五行相依修炼法”应用在修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涉及天文历法、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在天有五星,在地有五方,在灵有五神,在人有五脏,在君有五帝,在礼有五祀,在罪有五过等【7】。
      五行相依修炼法在文化衍生基础上成为目前各宗门派修炼的基础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发展,出现如较为繁荣兴盛的正宗十三修等。

      1.2正宗十三修
      正宗十三修是指目前九仙洲之上具有完整传承功法和相对稳定修炼体系的十三种修士类别,九仙洲之上排名前十的各大宗门中,基本囊括覆盖十三种类别,部分特色较强的修士种类因整体数量过少,存世功法及修炼体系不完善,故而并未归入正宗十三修范畴。
      目前,正宗十三修为术修、剑修、丹修、佛修、灵修、医修、法修、符修、阵修、乐修、武修、器修、命修(排名不计先后),还有部分诸如御兽、混元、炼魔等修行体系因实战应用不足、修行人数过少以及修行风险过高等原因暂不在十三修行列。

      1.3功法革新现状
      目前在五行相依修炼法的基础上,正宗十三修以及其他类别修士均在各自领域对修炼功法有所发展,但其中各异化现象明显,缺乏明确、统一的理论。其中在各理论体系中主要对灵气的不同应用方式加以探索,但对作用机理以及转化的关键节点描述不足,因而处于“黑箱”状态。其中以丹鼎派丹修理论而言,人有三神,即“元神、阳神、阴神”,又称三魂,丹鼎派丹修通过萃取植物中的五行灵气并选用特殊器物对丹药加以淬炼,在反复平衡丹药中不同灵气含量以及丹药入体后灵气激发方式,达到刺激三神的目的。但由于灵气激发方式不明,对三神的作用机制不明,修行过程中因人体无法短时承受灵气激发而饱受痛苦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在前人基础上,结合太一宗固有修行方法,本研究充分探究前有研究成果,将修行理论归纳为“归一修炼法”。

      1.4归一修炼法
      归一修炼法,意为万法归一。在实际修行验证中,本研究经过大量实例验证,探索修炼过程中各个环节易出现的风险,并对修炼功法进行反复调整,搭建扎实的基础理论框架,尽力规避传统修行功法革新中不可避免的偶然性结论。该方法在经过实地验证后,可作为基础修行理论不断延伸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日常修炼,炼丹、炼器、阵法、符箓、问灵、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等各个领域。
      基本功法诀窍为:“虚灵顶劲,抱元守一;无法无相,混沌归一;胎光固守,生魂无极;爽灵拘心,因果相契;幽精常思,人魂相依……”具体内容可参见附录《归一诀》。

      2.作用机理
      2.1三魂七魄
      根据功法记载三魂七魄,始见于灵修、丹修、医修、命修及法修的修行体系之中,古法中称三魂为“胎光、奭(shì,ㄕˋ)灵、幽精”【8】,认为三魂存在于精神之中,当肉身湮去,三魂归三路。并将三魂划分为天、地、人三魂,分主无极、因果、往生。其中灵修认为认为只有三魂归三路,在了无极,全因果,聚往生之后才能再度轮回,三魂重聚。并认为三魂是与灵气性质相似的能量结构形式。法修则认为,三魂为生、觉、灵三魂,主生息、意识、智慧,认为三魂为生命的表现形式,是天地固有法则。
      七魄则指伏矢,尸狗,臭肺,非毒,吞贼,雀阴,除秽。在医修体系中,七魄为人体七处感应天地灵气的重要关窍。丹修则认为七魄为丹药入体后灵气激发作用人体的七重效果。
      归一修炼法中将三魂七魄视作人体部位,三魂主精神,七魄主体格。并将灵气视作能够对精神、体格加以强化的能源基础,结合医修的经脉作用理论,达到强化修行的目的。归一诀认为,万事万物由物质构成,对天地灵气存在天生的感应,不受灵根资质限制。不同属性灵气皆可进行炼化利用,且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在不同的七魄节点可进行相应的转化反应,对身体素质进行特异化开发。其中针对修士类别不同以及应用领域不同,可针对性对三魂七魄的不同层面加以强化,具体强化作用方式可参加附录《归一诀》。

      2.2人体经脉
      人体经脉为医修所提出的基础修行理论,指人体气血运行、灵气运输的通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其中正经十二脉主气血运行,奇经八脉主统率、联络和调节正经十二脉,是修士修行最为重要的关键节点。结合三魂七魄,七魄节点分列奇经八脉之上,成为灵气入体后发生转换的关键反应中心。
      在传统修行理论之中认为人体经脉对灵气的存储能力存在天生上限,依据修炼潜力不同决定修士修行的终点。但本研究在实际验证过程中发现灵气入体后,在紫府内可进行提纯操作,提纯后的灵气浓度更高。在相同的经脉条件下,经过两魄节点转化的灵气浓度是普通灵气的五倍,但存储能力可以达到后者的十倍,且能够在实战环节中以自身为反应中心不断进行转化。大大提高了修士灵气恢复速率以及对敌效率。且灵气可以以压缩形式包裹人体经脉形成外防护,增强经脉的抗冲击能力。同时外防护也可作为相对低浓度灵气的存储位置。

      2.3 转化依据
      灵气本身与木柴、水等能源物质并无区别,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修士的利用与转化,可以衍化出多种利用手段。依据归一修炼法中的理论,五行灵气本身之间就可以完成相互转化,并衍生出新的变化。本研究详细剖析不同灵气之间的差异,通过更加微观的观察角度进行解释。
      灵气可以被感知的基础条件是其在环境中处于游离以及活跃波动的状态,故而通过加强生魂感知可以对游离的灵气进行捕捉。这种感知,在修士修行中通常称之为气感或灵觉。该能力可通过后天锻炼或外部条件进行加强,在本研究中暂将该能力称之为灵觉。常见的五种基础灵气在游离状态下会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特性,人体灵觉对不同波动的捕捉能力不同,因此最初的修士将这种对灵气波动的感知能力称之为灵根,在这里可以将该种能力理解为灵气亲和力。
      在五种常见基础灵气中,火灵气的波动特性最为活跃,因而也成为环境中最容易被捕捉的灵气元素。因而使用火行的修士在仙洲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火灵气以燃烧为表现形式,在灵气应用中呈现出激化特性,能够加速灵气反应。土灵气的波动特性差,但极其稳固,虽然分布广泛但难以捕捉利用,但土灵气本身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在实际生活中用处颇多。木灵气相对稳定但变化、表现形式多样,特异适应性强,但在人体中具有轻微的易失控特性。水灵气是仅次于火灵气含量的灵气元素,在游离状态下其波动特性呈现出外部稳定但内部脆弱的特点,其灵气形式变化多样,通过控制灵气本身的内部结构可以完成诸如冻结、控温等,其反应本质与火灵气具有相似相通之处。金灵气本身具有坚固特性,但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身波动特性,同时金灵气是维持所有灵气反应的基底元素,因此在经脉中极易受到其他灵气的影响而改变自身特性,为修行者带来风险。以剑修为例,目前在十三修中,剑修的攻击力、杀伤性最强,但同时由于金灵气的不稳定特性,剑修也是所有修士中最易发生走火入魔情况的修士。
      在诸如水灵气与火灵气相互碰撞,并引导可以生成风。火灵气本身存在的燃烧特质可在高浓度燃烧情况下可以产生诸多变化,其本质为以火灵气作为反应条件推动物质从化学能向热能转化,达到使目标物体产生放热、放光、放电等情形。且燃烧过程中,由于其燃烧温度不同,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影响,强烈的燃烧会在不灼伤物体表面的情况下破坏物体的内部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同理其他四种灵气也可以此进行衍生应用。
      归一修炼法本身不在于提供具体的灵气应用方法,而在于搭建灵气应用、转化的思路及体系。明确对于修士修炼而言,灵根不是限制上限的唯一条件。旨在通过多重手段方法,解析灵气作用人体的条件机理,以及应用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由不同类别修士自行演化特异性用途。

      3.应用前景
      归一修炼法在传统的依靠单一灵气的修行方法之外扩展了灵气利用思路,具体剖析不同灵气特性,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灵气元素为例进行论述。增强了修士对不同灵气的掌控力。依据不同灵气的特性可进行排列组合以及随机搭配,增强灵气在日常修炼生活中的泛用性。
      目前,可应用于灵矿应用、阵法设置、丹药炼制、实战操演等多个领域。

      4.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本研究中归一修炼法对于目前灵气应用领域的“三多”特性能够做到针对性解决,多方向问题可以通过组合、搭配不同类别灵气进行灵活应用,以解决目前修士类别众多,但功法理论探索困难的现状;多类别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灵气之间的相互反应进行改善,如水行与火行之间的反应可以实现风灵气浓度增强,以及在特异反应条件下产生稀有的雷灵气;多媒介问题,归一修炼法体系中依托人体作为反应中心,在明确灵气的反应特性条件下,可以针对不同媒介特异性强化三魂七魄不同节点,实现对媒介的充分利用。
      本研究提出以人体作为灵气存储及反应中心,其中需要极大强化修士意识对灵气的掌控能力。在通过实验验证之后,发现剑修在刺激不同七魄节点后,实力具有不同层面的表现。具体体现为在激发散魄之后,剑气影响范围提升58.67%,激发四魄之后,单剑劈斩力度增加123.54%,五魄之后速度提升72.69%。但更高阶的激活情况以及在其他类别修士中的应用效果还需要在更多应用场景中进行进一步验证。

      4.2结论
      根据归一修炼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观察、统计结果可知,以归一修炼法为基础体系可明显加强修士的实力。且作为基础理论,归一修炼法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此外,该功法在提供应用价值之外,同样提供了五行灵气及变异灵气的作用原理,能较好地应对日渐多样的实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智能遥感解译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报告.
      [2]孔子.《二三子》.
      [3]逆五行的命理特征.
      [4]《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5]班固.《白虎通义》.
      [6]郭教礼.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评注.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5.
      [7]韩诚,郭蕾,张俊龙,秦亚莉,赵雨薇.《黄帝内经》五行学说的源流及应用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486-4490.
      [8]《抱朴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方法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