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哎哟,沈小公子,你可真是能干,这才第二本,已经能卖到邻省去了。”

      生意做得好了,宋掌柜心情好,跟着心宽体胖了起来,看起来越发富态可亲了。靠着沈锦的这本话本,他这间书坊这几个月的账本前所未有的好看,连带着打压了一向看不顺眼的一个竞争对手,他现在看沈锦跟看财神爷一样。

      “还不是宋掌柜帮忙,我只是个小孩子,要不是宋掌柜抬举,这成绩也不会这么好。

      咱们共赢?”沈锦跟在顾明哲身边学了也有段日子,别的不说气质还是能拿捏的死死的。配上一张粉雕玉琢清俊的小脸,至少没人看得出出身平凡了。

      光是这股气势也压得宋掌柜本能低了一头。

      胖掌柜脸上带着讨好的笑,一双胖手搓了搓,从柜台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木匣递给沈锦。

      “按照咱们说好的,话本出售收益只有前半年,且第一本只有本省收益,以后的看成绩来对吧?

      第一本这个月在本省几乎已经饱和了,收益没那么多了,只有一百一十八两,第二本要好得多,本省两百四十六两,周边三个省买了七百五十两。

      你之前要我帮你收一些那些书,我给你收了一些。孤本诗书三本,大儒字帖一本,都是户部抄家得来的,还有翰林院流传出的四书五经的注释和国子监优秀监生的诗集结册,共花了六百多两。

      呐,这是账册,和剩余的银票,还有这个,是你要的书。大牛,给你家少爷抱好哈!”

      沈锦暗暗嘬了嘬牙花子,有点心疼。当初买全套的四书五经加上笔墨纸砚,也没花超五十两,现在只是买一些所谓的“名人效应”的“高档书籍”,居然就花了好几倍的价格。

      就这,还是靠着宋掌柜是书坊掌柜,可以私下截留一些,不然早就被那些等着的富户和官员抢走了,根本不会有沈锦的份。

      怪不得,民间少有寒门出头的,书都这价格了,谁供得起啊。

      默默算了下自己的小金库,沈锦有些暗叹。随着自己学习逐渐深入,以及与同窗之间的应酬,花销也越来越大。这还亏着自己现在还小,不需要去那种酒局或是“未成年止步”的茶楼,大多时候都是其他学长们请客,自己是捎带或是作陪,省了不少银子。

      之前几个月拿到的报酬,原本以为自己就算算上每月交给家里的孝敬钱,也可以轻松攒够上千两银子,到时候直接在府城买一座大些带花园的三四进院子,把爷奶爹娘兄嫂接过来住。一方面是想孝顺长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府城的医疗条件要更好,可以给奶奶乐氏找更好的大夫。

      没想到,翻过年也就不到三个月,光是收书就花了自己好大一笔钱,更不要说隔三差五回敬同窗和照顾自己的老师顾明哲的礼物,还有自己主仆三人在府城的衣食住行,也数额不少。

      算下来,加上手里这笔钱,自己顶多也就九百多两。

      啧,生活不易,沈小正太叹气。

      哦对了,之前入学时大哥还给了自己租房剩下的银票,大概也有两百多两,当时也算是家里大半的积蓄了。算上这笔银子,应该能拿下一座还不错的院子。

      家里大哥的婚约在五月,还有时间,大牛已经把四周都摸得差不多,找了个风评不错的牙行,花了三天时间才找到一处合心意的院子。

      卖主据说是生意失利,不得已变卖这座位置最好也最值钱的宅院回血,之后就打算收拢生意回老家重新发展。沈锦抓住这一点狠砍了一刀,从九百七十两砍到七百四十两,部分还不错的家具保留,其余卖主运走。元柳找了几个妇女过来打扫,大牛负责采购家具,只是两天,三人便从那间小小的一进院搬去了宽敞豪华的大宅院,美滋滋的住了下来。

      当然,因为是用沈锦自己赚的钱,所以宅院是挂在沈锦名下的,不需要找自己爹娘兄长过户。

      然后第二天,沈锦往家里去了一封信,让自家两个哥哥带着爷奶爹娘等一家子到府城来。

      沈锦往家里去信一般不是贵重物品的话,都是找从府城去周边县城小镇的贩夫走卒,距离不远,只需要给人几文钱,人家就愿意帮你走一趟送个信。

      当天下午,沈恪就收到了自家小弟送来的信件,趁着晚上全家都在的时候宣读,陈氏整个都挺起来了。

      沈锦家信是向来怎么“腻歪”怎么来,先是惦记了爷奶的病情,又问了爹娘的身体,然后说随信带的一些营养品给四位长辈补身子。随后又问候了两位哥哥,还有姐姐沈蓉以及侄女巧儿的女红学习,两个小侄子也没漏下。最后又腻乎乎的说自己一个九岁小孩独身在府城学习实在孤独,身边只有两个年纪差不多的下人,总觉得寂寥。如今自己在府城置办了宅院,希望爷奶爹娘能过来府城住一段时间,让孙儿敬个孝道。也希望哥嫂姐姐带着侄子侄女同去,感受一下府城不一样的人情风土。

      可谓是面面俱到。

      “哎哟,哎哟哎哟,我小鱼儿都有能耐在府城买园子了啊!”陈氏感觉自己腰杆前所未有的挺直。她生的儿子啊!才不足十岁,就有能力买下那么大一座宅院,还要带全家一起去住。

      孝顺老人和父母,友爱和睦兄姐,这么好的孩子,那可是从她陈氏的肚子里出来的!

      沈源也高兴孙子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好成就,虽说正经文人来看,写话本不是正途,但对任何人来说,后代能赚钱养家,至少比那些败家的要好几百倍。

      没必要那么斤斤计较。老爷子对自己孙子要求不高,只要沈锦学业不放下就成。

      写话本又不丢人,沈锦能赚钱养自己读书生活的花用,总比一直靠花家里的钱读书,最后搞得兄弟几个因为钱财不均闹翻要好。

      不过……

      沈源扫了一眼家里两个孙子和孙媳,还是补充了一句:“小鱼儿这院子,花用的钱都是他自己赚的,虽说之前家里在他身上花销也不少,但之前他给家里交的钱也足以补上账本还绰绰有余,所以你们兄弟俩就不用惦记了。这院子就是属于小鱼儿的,以后分家也是小鱼儿的私产。”

      沈恪和沈烈愣了一下,虽然说莫名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舒服,但爷爷说的在理,兄弟俩也为弟弟出息而高兴之余,也松了口气。尤其是沈烈,他现在两个儿子,要说长大也很快,如果弟弟一直读书读不出个名堂,家里就得一直供,直到弟弟自己放弃,或是娶个嫁妆丰厚的妻子继续供。弟弟能养活自己最好,这样自己以后压力也能小一点,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儿子身上。

      沈恪虽说现在还没有儿子,但婚约已定,难免会往一样的方向想,兄弟俩不约而同的想到一起去了。

      唯一有点不开心的就是徐若娘。可能是生了两个孩子气血一时间供不上来,徐若娘母乳不是很充足,两个孩子还没过百日时便吃不饱了,这让新出炉的母亲全副心神都放在两个孩子身上,也为他们计划了很多。

      小叔子在府城买了大宅院,徐若娘也高兴,沈家至今没分家,看公婆爷奶的态度,就算爷奶去世,以丈夫兄弟三人的感情,大概率也不会分家。既然没分家,那小叔子赚的钱难道就不应该交到家里?为什么那么大的宅院要归到小叔子名下?一个孩子而已,他担待的起吗?

      谁都知道府学的教育更好,以后自己的儿子大了读书估摸当曾祖的爷爷是顾不上启蒙的。宅院归了小叔子,跟自家就隔了一层,儿子想去府学求学会不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会不会受委屈?

      徐若娘越想越心慌,一张脸也渐渐发白,要不是心里还时刻谨记老爷子在家的权威,想着为自己儿子争一个好印象,她晕过去都有可能。

      哪怕为此招了公婆大伯小叔的怀疑。

      陈氏可不知道儿媳怎么想,既然小儿子信里说想自己了,陈氏恨不得身上插上双翅膀一路飞到府城去,第二天就催了自家孩子他爹去准备行李和套车。

      奶奶乐氏身子骨一直时好时坏,自然也想多和最心疼的小孙子相处一段时间,免得自己撒手去了却还有一肚子话没跟小孙子说。加上沈源和沈青也想看看自家小孙子/小儿子买的宅院,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说的很容易,但全家出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家里两个老人和两个奶娃娃要照顾的精细,陈氏念及小儿子和两个伺候的年纪小,未必准备的齐全,需要从家里带的东西就一大堆。然后是沈青陈氏与儿子儿媳五个人的私人物品又是几个包袱,家里就一架骡车,人都挤不下更不要说驼行李,所以沈青又去雇了一架马车来运东西。

      沈源夫妻和陈氏带着沈蓉坐自家的骡车,还在车厢里安排了可以供乐氏躺下的铺盖,陈氏带着闺女可以照顾老人,沈青负责赶车。两个儿子带着徐若娘与三个孙辈坐马车,沈恪赶车。一行人锁上院门,浩浩荡荡的在众多邻居羡慕好奇的目光中往府城驶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第 3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