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做的美梦先放在一边,沈锦现在是先要为四月的府试做准备。府试四月、院试六月,乡试大多在八月,还不是沈锦现在能考虑的。

      沈烈跑去找他师父帮忙,做书店生意的大多跟官场上有点关系,各地哪个富豪家家道中落,他们往往能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他们手里流传多年的孤本藏书。沈烈没好意思去寻什么孤本,沈家这点家底也买不起,就买手抄的,靠着他师父的人脉和颜面,搞到了一套前朝大儒注释的四书五经。

      花了差不多二十两,这还是花了他师父不少人情的内部价,不然没有百两银子别想。

      没办法,沈烈师父姓董,没儿子,就一个独女,嫁给了大徒弟,现如今两口子在府城生活。沈烈是二弟子,也是关门弟子。

      一般而言,关门弟子相当于亲儿子,按规定,师父没儿子的话,关门弟子是要接掌师父的全部人脉,将来还得接收至少八成遗产的。义务就是替师父养老,将来送终摔盆砸碗做儿子做的事,只是不需要过继后代。

      董老爷子的闺女和大徒弟青梅竹马,两口子感情不错,当初是自愿嫁过去的,还带了不少嫁妆,没要求男方入赘。本朝外嫁女除非长辈要求,否则没有继承家业的权力,不然这继承家业的事就没有沈烈的份了。

      沈青倒是不在意这些,他儿子多,沈烈也不是长子,用不着他摔盆。两家已经说好,到时沈烈继承董家家产,两成已经早早归给族里。以后沈烈帮忙扶持一把闺女那边充当娘家,也算全了一场师徒情分。

      至于董老爷子的闺女女婿会不会乐意沈烈继承家产,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能找个人给她撑腰就不错了,还指望董家家产都给外姓人?

      除非对方愿意给一个儿子姓董,让这个孩子继承董家家业,不然别想!

      董老爷子就是这么刚硬!

      沈锦得了这么一套宝书,如获至宝,病好后天天泡在书房里津津有味的阅读,时不时还去找老爷子讨论论证。等去府城前夕,他便自觉学问又有所增长,自信心大增。

      学问上有进步是好事,等人到了府城,住处成了一大难题。

      客栈没房了!这还是提前了四天来,考场附近居然所有客栈都满员了!

      沈青是有远见的,县试结束没多久便找了关系在府城想寻摸一个小院,哪怕是租呢。可惜,府城堪称寸土寸金,距离考场的更贵,这周边一个百十平的排房都得四十几两银子,更不要说小院了,没有一二百两下不来。

      至于租金,倒是没那么贵,但沈锦他们租的时间也长啊!府试考试三天,出成绩七天,万一孩子或是老爷子生病还得保底拖个七八天,这就半个月没了。如果府试考得好,孩子有信心,没准还可以试试参加院试,那拖得时间更长了,保底三个月。

      一个月租金五两,三个月就是十五两,算上三人衣食住行保底没有二十五两打不住。沈青干了那么多年账房,如今一月工钱也才十八两,一口气一个多月工钱没了,这放别人身上谁受得了啊!

      至于客栈,就算有房,如今一间中等房一天也得两百文吃饭另付,比租小院还贵呢,傻子和土大款才去住。

      正当沈锦三人叹气走在大街上,打算找个较远的地方问问看时,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小锦子!小锦子这边!看过来!这边!”

      呵呵,听这称呼就知道,除了赵子刚会把亲近些的朋友叫成小太监,没别人了。

      果不其然,等三人把目光转过去,赵子刚正扒着一家墙头一脸兴奋的挥手。不过等他看清楚在沈锦身边探头的沈老爷子时,瞬间就蔫了,利索的爬下墙,整理整齐衣服,乖乖跑去恭迎了。

      “夫子,您也来了啊。”

      赵子刚此刻前所未有的乖巧,逗得沈锦憋笑憋得好辛苦。

      赵子刚自称自己是来凑热闹的,奉父命,找个有出息人品好家境却不怎么好的学子做投资的。谁知道正准备寻摸的时候就看到了小朋友沈锦,忍不住就出声了。

      “怎么?是没找到住处?住我这里吧!我爹也在,送我来的,明早就得走。到时候你去考试,我给你打探消息,让沈伯父照顾夫子,你也放心不是?”赵子刚兴致勃勃。

      沈锦和爹、爷爷相视一眼,点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说好,房租可以省,但饭菜钱得实行AA制,按人头算,沈家三个人,赵子刚过了明天加上仆人才两人,平分对人家太不公平了。

      赵子刚默默盯着沈锦,沈锦也毫不客气的回看,最后还是赵子刚输了一筹,小兄弟俩勾肩搭背的冲进小院。

      准确的说是赵子刚搭着沈锦,沈锦搭不着赵子刚,他太高了。

      沈青和自家老爹相视一眼,父子俩全是懵的。他们,到底是怎么分出输赢的?

      现在的小孩啊,太难懂了。

      一行人走进小院,赵父早早就得了消息赶出来见客。跟赵子刚一样,赵父也生的五大三粗,皮肤还黝黑,一双大手粗糙有力,看得出是个不错的练家子。

      沈锦在偷摸打量赵父时,赵父也在打量沈锦。赵父走了一辈子镖,家底不薄,唯独官方人脉上有所欠缺。会选择把儿子送进镇子里的沈家私塾,一方面知道年轻的夫子压不住自家这皮猴子一样的儿子,另一方面是看重沈老爷子一生教学积攒下的人脉。

      赵家根基薄弱,急需一个身上有功名、至少一个举人或是副将的靠山。他会愿意自家幼子得中秀才后考武举也是如此原因,只要有个官员职位,不拘大小文武,就能保住赵家家产。

      本来还挺看好跟自家儿子同窗的这几个的,可惜,最看好的沈锦人家自己就挺有家底,班云庐性子冷淡不说,身体也太差,指不定哪天就得死在考场里,只能算个备选,让儿子以同窗探望为名送了银两和药材。

      陈明按照他儿子的说法是极高傲还嫉贤妒能,这种人比起记恩更爱记仇。冯俊泽那是家底比三四个赵家加一起还厚的富商之子,投资人家不亚于自讨打脸。

      这么一算,赵父索性决定广撒网,只要眼睛够毒,总能找到一个不错的。至于沈锦他们,让儿子自己去维持关系吧,以后人家飞黄腾达了也算是个后路不是?

      当然,他更希望赵子刚这小子自己能出息起来,这样他到地下去也能面对祖先了。

      沈老爷子的到来挺让赵父惊喜。作为一个粗糙了一辈子走南闯北的武夫,他跟沈青更有共同语言,跟沈源这样的知识分子坐一起总感觉紧张。好在沈源也不是那等没眼见的,借口累了,让赵父给安排了个住处休息去了,留下儿子孙子在这里应付赵家父子。

      赵父果然第二天就走了,临走前还把自家不成器的儿子交给了沈青父子“照看”,并送上了不少滋补药材给老爷子。

      无功不受禄,为了配得上这些药材,赵子刚成了“牺牲品”。沈家三人住在小院期间,老爷子会每天针对赵子刚薄弱处进行一对一辅导,认真指数直逼当初在家单独教沈锦的架势。

      别说,累是累了些,赵子刚刷刷刷提升的飞快,据说按照这个进步速度,明年下场,有望一举获得童生,只是名次不一定好。

      这已经让赵父感激涕零了,连夜准备了一批价值不菲的礼物送上了沈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