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晋江独发 ...
-
“那老爷爷长什么样子?”元学义继续问。
萌萌便把紫霄仙尊的模样描述了一遍。
虽然私下里是个老顽童,但在对外的时候,紫霄仙尊还是有着一幅唬人的正经人面孔的。
所以听完萌萌的描述之后,元学义和李盼娣都被彻底镇住了。
他们丝毫没有怀疑萌萌的话。毕竟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哪可能凭空捏造出这些话呢?
但也因此,他们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疑似仙人的老者在梦中教授萌萌各种仙法,这听起来比何秀莲还要封建迷信!
见萌萌似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元学义也没再细问,只是抬头对李盼娣道:“过些天我要送咱妈去镇上复查,到时候咱把萌萌带上,给她也检查检查。”
李盼娣有些犹豫:“这……”
“检查完没问题,我们也才能放心嘛。”元学义宽慰妻子道。
元家向来是元学义做主的,见丈夫态度坚决,李盼娣也就点头同意了。
“还有你弟弟的事情……”元学义叹气,“先说说这回到底是什么情况吧。”
李盼娣也叹了口气,缓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说了。
李盼娣的娘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在连生了五个女儿之后才终于生了一个带把的,也就是李志伟。
李志伟从小就被宠坏了,不学无术,好吃懒做。附近村都知道他的顽劣,没有哪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年近三十了都还没个正经对象。
李家费劲心思和钱财,在镇上的纺织厂给李志伟买了个工位。纺织厂都是些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李志伟人高马大,光看外貌很能唬人,竟真有姑娘被他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那姑娘是吃商品粮的城镇户口,家里条件也算殷实。原本在打听到李志伟在村里的名声之后,那户人家是不想结这门亲事的。但无奈自家姑娘太老实,让那李志伟生米煮成熟饭了不说,竟还怀上了。
原本不乐意的姑娘家里,也只能抓紧时间给两人张罗婚事了。
这年头结婚,没个“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是很没有面子的。
李家为了送李志伟去镇上工作已经掏空了积蓄,哪还有钱和票给李志伟置办聘礼?
原本李家父母的意思是,反正人姑娘都怀上了他们老李家的种了,就算没那些个聘礼,她也不可能不嫁。
但李志伟要面子。他知道老丈人和丈母娘不喜欢自己,要是连个像样的聘礼都拿不出来,那他以后在丈人家不就更抬不起头了吗?
家里没钱,但他不是还有五个姐姐吗?
于是,他就挨家挨户开始打秋风。
这五个姐姐里,李盼娣是最特殊的一个。因为当初,何秀莲是花了十块钱把她买断了的,而他自己也在元家吃过不少亏。
前段时间,他偷偷来找李盼娣要过钱,被李盼娣拒绝了。
这一次,他大概是以为何秀莲和元学义都去了镇里,所以就明目张胆地来抢元家的木材了。
这年头结婚需要的“三十六条腿”就是指大衣柜、五斗橱、书橱、梳妆台、写字台外加四把木椅这一套家具。
像镇上那些家里条件好的,都是找木匠师傅包工包料上门制作的。
农村里取材方便,家家户户都有些木材储备,秉着能省则省的原则,一般都是自备材料,付个工费找个木匠来打造家具。
元家从元学义的父亲起就是做木匠的。木匠对木材的需求大,家里自然有木材的存储。
再加上有时会遇上拿木材抵工钱的情况,两代人下来,就积攒了不少好木头。
木头是好木头,但对农村人来说,这些木头除了做家具和烧火之外就没有任何作用,也没人会对元家的这些木头产生什么想法。
虽说元学义平常都会锁着工作间,但那也只是因为担心有人进去弄乱了他的东西而已,他没想到竟然会有人对他家的木材感兴趣,甚至还抢到家里来了!
“做家具需要很多木材吧?”听完李盼娣的话,萌萌忽然疑惑道,“这么多木材,他只有一个人,准备怎么带回去?”
萌萌的发言,让李盼娣和元学义同时愣住了。
“也许是打算用我们家的牛车运回去?”李盼娣迟疑。
“或许他还找了接应的人?”元学义猜测。
这个问题最终也没能得到解答。这几年李志伟其实很少来元家,别说是元学义了,就是李盼娣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弟弟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既然知道了李志伟对家里的东西有所图谋,该做的防护还是得做的。
元学义吩咐李盼娣往后不管家里有没有人,都记得锁上门——尤其是他的工作间。而他自己也准备把那些相对贵重些的木材藏好,那些可都是拿钱和票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还要防止他爬墙!”萌萌连忙补充。
元学义和李盼娣闻言,齐齐看向萌萌。
萌萌眨了眨眼:“是梦里的老爷爷这么教我的。”
元学义和李盼娣同时露出了微妙的表情。
那位仙人,还教这种事情吗?这真的是正经的仙人吗?
不过,萌萌说得也对,的确得防着对方爬墙。
元家这小院儿是当初元学义的祖爷爷当地主时建的,虽说是土坯房,但用料扎实,院墙结结实实地建了个两米高,在村里都是独一份的。
但两米高的院墙也防不住有心人。元学义准备等会儿绕着院墙走一圈,把一些能当踏脚石的东西都给挪走,多多少少能起点防范的作用。
这件事情就算是这样告一段落了。
李盼娣看着仍未苏醒的何秀莲,略有些担忧地看向元学义:“学义,萌萌的事情要告诉婆婆吗?”
元学义摇了摇头,他心中早已有了决断:“一切等萌萌检查完身体之后再说。”
对于萌萌刚才说的那些,元学义都信了。但他信的是萌萌脑海里的确出现了这些事物,而不是相信真的有仙人。
元学义知道,有些人会因为生病而凭空想象出很多东西。
虽然萌萌刚才说的真的都很真实,但仙人这种事情实在是太不科学了。作为一个接受过初中教育、至今仍在不断自学的新时代年轻人,元学义还是更愿意相信科学。
听说要去检查身体,萌萌丝毫没有害怕或者抗拒的情绪。她可不信这个连神魂领域都不曾涉及的世界,能够查出什么东西来。
相反,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对于去镇上这件事情期待极了。来到这个世界两天了,她都还没好好逛过呢!去镇上一定能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吧!
这个世界虽然物资匮乏,但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煤油灯、收音机、自行车……每一样都让她感到新奇。
怎么想,镇上都应该比村里更加繁华热闹吧?也许还能吃到更多好吃的呢!
这样想着,萌萌就对去镇上充满了期待。
到了下午三点多,何秀莲还是没醒,这让元学义不禁担忧了起来。按照他刚才的检查结果,她睡个一两个小时就应该醒了。
不放心的他,去请了村里的张大夫过来。
张大夫年纪不大,也就是三十出头。
他是当年响应政策下乡的知青。
下乡期间,他和村里的老中医的闺女儿结了婚。婚后他经常给岳父打下手,学了点医术。前些年老中医去世了,他就成了村里唯一的大夫。
自知是个半吊子,张大夫行事谨慎的很。小病小痛的他愿意看,但若是大病,那他是绝对不敢医的。
张大夫口中常说的话便是:“哎呦,这我可医不了,得赶紧送镇上去看看!”
以往小河村村民口中的“去镇上”可能是去镇上赶集,也可能是去镇上探亲戚。自从张大夫接替老中医成了村里的大夫之后,“去镇上”几乎就成了去看病的专属代名词。
当初何秀莲受伤的时候,张大夫就只给何秀莲简单包扎了一下,然后就赶紧催着他们送人去镇上了。
因为清楚张大夫的性格和水平,所以小河村的村民多多少少都自学了点医术。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煎点草药也就糊弄过去了。
不过张大夫好歹也挂了个大夫的名头,又继承了老中医留下的医疗器材和医书,像这种自家搞不定的时候,还是会请大夫过来看看。
张大夫穿着件白大褂,提着个医疗箱,看着倒是像模像样。
他先是给何秀莲把脉,紧接着又翻开何秀莲的眼皮瞅了瞅,最后又拿出听诊器听了听。
见张大夫皱眉,元学义紧张道:“大夫,我妈怎么了?”
张大夫困惑不已:“无论是脉象还是心跳都只是睡熟了而已,可是怎么就不醒呢?”
一旁围观的萌萌也很疑惑。
何秀莲最初会晕倒是因为吓到了。但早在何秀莲晕倒之后不久,萌萌就把她身上的情绪团子都吃了。
按理说,没有任何负面情绪影响,她应该很快就会醒,怎么现在……
正想着,萌萌忽然察觉到床上的何秀莲有些不对劲。
她蹭地一下就跑到了床边。
元学义和张大夫注意到萌萌的举动,同时看向了她。
“萌萌,怎么了?”元学义疑惑发问。
萌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床上的何秀莲看了几秒,忽然道:“奶奶要醒了。”
萌萌的话像是预言一般,下一秒,昏睡已久的何秀莲就突然睁开了眼!